一句讖言下的兩漢三國 魏晉藉此篡國 司馬昭之心 非篡魏 是要承漢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野心已經非常明顯了,隱含的意思自然是這個人的狂妄自大。

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是曹魏的第四位皇帝曹髦,當時司馬一族把持朝政,妄圖效法曹魏代漢之事,於是年不到二十歲的曹髦就對部下說, “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 《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結果就是司馬昭弒君殺死曹髦,而後司馬晉代曹魏一統天下。不過,司馬昭之心,想改朝換代是肯定的,只不過他想的可不是篡魏,而是想著繼承漢朝。這可以從他選擇“晉”作為封國之號一事略窺端倪,而這也離不開三國時期十分暢銷的一句漢武帝酒後讖言,“代漢者,當塗高也。”

因為一句讖言 袁術就成了三國第一個稱帝的

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估計“代漢者,當塗高也”應該是最有名的一句讖言了。讖言說白了,就是一種預言,就跟前些年流傳的瑪雅古人說地球在2012年就會滅亡似的。而中國的讖言最流行的則是在東漢,讖緯之術屬於官家認可推崇的學術。

“代漢者,當塗高也”這話出現在《三國演義》裡,是因為袁術這個三國最大笑話,他就因為這句讖言,就認為自己天經地義該當皇帝,而且奮不顧身地就自立為帝了。

一句預言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蠱惑力呢,因為據古人說,講這句話的人太太太有名了,就是漢武帝劉徹。


一句讖言下的兩漢三國 魏晉藉此篡國 司馬昭之心 非篡魏 是要承漢

漢武帝獨尊儒術 讖緯之術走上前臺

漢武帝一次大宴群臣,說,

“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假託班固所著《漢武故事》)

雖然他在大臣惶恐勸阻之後說自己說的是醉話,可這話,到了後來,就被兩漢三國時期的野心家們利用起來,用各種方法破解,說自己就是那個“當塗高”。三國時,不只是袁術,曹魏、司馬晉同樣盯緊了這句話,因為他們謀國需要一個飽含天意、證明自己正當性的藉口。

劉秀還為了這句讖言急急忙忙和人辯論

代漢者,很好理解,就是取代漢朝的。當塗高,稍微介紹一下,塗在漢朝時通“途”就是道路的意思,袁術之所以認為自己該當皇帝,就因為他名術是做城邑中的路講,而他字“公路”,路就是途就是塗。而高,就是高大,袁術家是東漢朝第一高門,所以他認為當塗高就是指的他。當然他的理解是錯誤的,所以他死了。

同樣和袁術按照自家名字解釋這句讖言的,還有公孫述。公孫述在王莽篡魏西漢滅亡後稱霸蜀中,他也認為他的“述”有道路的意思,通“塗”,所以自己是天命之主。當然還有別的理由,《後漢書》比較詳細地介紹了一下,

述亦好為符命鬼神瑞應之事,妄引讖記。以為孔子作《春秋》,為赤制而斷十二公,明漢至平帝十二代,歷數盡也,一姓不得再受命。又引《錄運法》曰:“廢昌帝,立公孫。”《括地象》曰:“帝軒轅受命,公孫氏握。” ——《後漢書·卷十三·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


一句讖言下的兩漢三國 魏晉藉此篡國 司馬昭之心 非篡魏 是要承漢

公孫述自稱白帝 死後當地人建白帝廟

當時已經稱帝的劉秀為了統一天下,專門寫信跟公孫述辯論這個事,劉秀說,“圖讖言公孫,即宣帝也。”就是人家說的是漢宣帝和你公孫述沒半毛錢關係。

至於當塗高,劉秀的解釋是,“姓當塗 , 其名高也 。”意思是就算有這麼個人也是叫當塗高,和你公孫述不挨邊。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劉秀是在和公孫述辯論,而沒有否定這句讖言。

因為劉秀本身也在研究這個讖言,不過他盯著的重點是前半句,“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解釋說,這句話的本意是,漢朝在十三代後會遭到一次覆滅,但是肯定會有一位劉氏皇室子孫擔起大任再建漢朝。呂后立的兩個傀儡不算,西漢還真是十三代而被王莽篡位。

劉秀在爭霸過程中,很嫻熟地利用了讖言的力量,諸如

“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 “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後漢書·光武帝紀》。

當然這種讖言應該就是現編出來的,就像是李自成的“十八孩兒主神器”一樣。

而劉秀為何挖空心思要搞讖言呢,這就不能不說說讖言在兩漢的社會地位了。

現在看來不靠譜的預言之術在東漢是顯學

讖言的來源就是讖緯之術,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但只算是儒家流派的一種。《河圖》和《洛書》就是代表性文獻,記載有大量神秘預言和占驗內容。


一句讖言下的兩漢三國 魏晉藉此篡國 司馬昭之心 非篡魏 是要承漢

河圖洛書是讖緯代表文獻

讖是預示吉凶的隱語、預言,作為上天的啟示,向人們昭示未來的吉凶禍福、治亂興衰。

“緯”即緯書,相對“經”而言,是儒生假託古代聖人制造的依附於“經”的各種著作。緯書一般託為孔子所作,常把經義的解釋與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之論及各種方術迷信雜糅,以言吉凶。

直到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了,將偶然發生的事神秘化的讖緯之術這才走上前臺,甚至在統治階層的推崇下逐漸將其看成是關乎社會安危、天下興亡的決定原因。

這主要是因為董仲舒為了迎合漢武帝而用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來解釋儒家經典,居統治地位的思想為確保自身是不容懷疑與改變的,就需要將其神化,儒學自我神化的結果就是向讖緯演變。讖緯神化劉姓皇權,奉孔子為宗教主,將儒學發展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學體系。

當人力不足以勝天時,人類自然跟現在比要愚昧得多,所以十分迷信那些被神秘化的力量,而掌握了話語權的統治階層正是掌握這種力量,使之為自己服務。

光武帝劉秀就通過讖言再三強調自己統領天命,治國安民統治的正確合理性,對讖緯學說大力推崇、提倡,成為東漢的顯學。

由於預言性質的讖緯的隨意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編造讖緯來達到自身目的。一旦時逢亂世,野心家們也就盯上了讖緯。“代漢者,當塗高也。”這一句就分外引人矚目。

曹丕篡漢也離不開這句讖言

東漢末年,袁術不過是個跳樑小醜。同樣使用這句讖言為政治工具但最先取得成功的就是曹魏。


一句讖言下的兩漢三國 魏晉藉此篡國 司馬昭之心 非篡魏 是要承漢

還未三分天下時 就有人說代漢者魏也

就像現在流行的星座一樣,巧合是避免不了的。最先將“代漢者,當塗高也”解釋為曹魏將代漢而立的,並不是曹操手下之人。而是遠在益州的大儒周舒。

時人有問:“春秋讖曰代漢者當塗高,此何謂也?”舒曰:“當塗高者,魏也。” 鄉黨學者私傳其語。——《三國志·周群傳(舒之子,任官於劉璋)》

《三國志》記載的第二個說代漢者為魏的,也是蜀人,名為杜瓊。

問曰:“昔周徵君以為當塗高者魏也,其義何也?”瓊答曰:“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類而言耳。”又問周曰:“寧復有所怪邪?”周曰:“未達也。”瓊又曰:“古者名官職不言曹;始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使言屬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三國志·杜瓊傳》

當然,何瓊所處時期雖然三國未定,但曹操的強勢十分明顯,所以很可能是先認定魏公曹操能奪天下,而後才用結果反過來驗證讖語。

最後一錘定音的還是曹家的臣子。在曹丕繼承魏王后不久,臣子就上書勸他代漢稱帝。

“ 許昌氣見於當塗高,當塗高者當昌於許。 ”——《三國志·文帝紀》

許芝還在解釋了他的這句話“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

在去往都城的路上有兩個高大的觀景樓,當時人稱之為“魏”,魏在古時候通“巍”,高大的意思。

按照這個解釋,路上的“當塗”也有了,高也有了,魏代漢就是理所當然了。有了篡位的合理性和天命,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

“晉”的國號是很有說法的 篡魏不如承漢

風水輪流轉,曹魏一代不如一代,最後朝政被蒸蒸日上的司馬氏把持了。既然曹丕能篡漢,羽翼已成的司馬自然也可以篡魏。

前面說,最先說“代漢者魏也”的是蜀中大儒周舒。周舒的生平沒有記載,但是《三國志》說他兒子周群曾拜蜀中楊厚為師。楊厚是公元153年去世的,也就是周舒解釋讖言時東漢並沒有亂成一鍋粥。

而曹操進魏公是在213年,就此推斷的話,曹操選擇“魏”就很可能是信了周舒的說辭。

258年司馬昭被封為晉公。一般的解釋是,因為他老家屬於晉地,因此才封他為晉公。但是,這個“晉”應該是司馬昭自己挑的,自然也與讖言有關。

《說文解字》,“晉,進也。”司馬昭得封晉公,是從哪裡進一步的呢?自然是從侯到公,而他侯的封號為“高都侯”。這個侯是他的哥哥司馬師廢了想要奪回權力的魏帝曹芳之後從新城鄉侯升上來的。

高都,字面意思就和曹丕的高闕差不多了,在屬下勸進晉公時,鄭衝就上書說,“國土嘉祚,巍巍如此。”比魏還多了一個魏,自然就是更進一步的“晉”。

因為所處時代不同,所以或許今人很難理解當時人對讖言的敬畏和讖言的深入人心。在將讖緯文獻作為官方統治思想載體的時代,野心家對於讖言的穿鑿附會更是殫心竭慮。

舉個例子或許就明白讖言在當時的價值了。

就在晉國爆發八王之亂後,晉將王浚就又把“當塗高也”這句讖言翻了出來。他的理由更牽強,他的父親叫王沈,但是表字是處道,於是王浚就認為自己是應了“當塗高”的讖言。

浚以父字處道,為“當塗高”應王者之讖,謀將僭號。——《晉書》

就此事就可以看出,我們現在可能以為是玩笑一樣的讖言,在當時是如何深入人心的。所以雖然“晉”的對應讖言之解釋也很牽強附會,但是也代表了司馬昭之心。

一句讖言下的兩漢三國 魏晉藉此篡國 司馬昭之心 非篡魏 是要承漢

曹魏未能平定天下 司馬晉自然有承漢之心

曹髦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實是小瞧了司馬昭的志向。在司馬昭眼中,曹魏還不足。因為司馬昭成為魏國權臣的時候,仍是三分天下的局面,魏國並未成為天下之主,所以想要“混一宇宙 , 清四海 ,同軌二漢”的司馬昭,他之心,必不是要篡魏,而是想著繼承漢室的一統江山。

對於司馬昭之心,最先研究的是被後世朱熹所推崇的東晉習鑿齒。習鑿齒有文為《晉承漢統論》,他說晉國若“俯首於曹氏,側足於不正”,所以除三國之大害的晉國是“以晉承漢,功實顯然,正名當事。”

值得一提的是,魏晉雖然都變著法兒地想要利用讖言來把握大義、民心,但是統治者卻對此甚為忌憚。先是曹操在受封魏公後就下令禁止讖緯書籍的流傳和出售。而後司馬炎稱帝后,也禁讖緯之術,有私藏讖緯書籍者要判刑二年。

可見曹魏、司馬晉雖然都以讖言作為輿論宣傳的重要工具,但讖言也是一把雙刃劍,肯定也會被野心家利用,所以在篡位成功後,害怕這一幕在自家身上再次上演,於是必須加以控制。

當然魏晉統治者有時還需要讖緯之術來鞏固自身統治,所以禁燬的可能性很小,能做的只是收為官有,也就是獨佔解釋權,只為我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