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铁血慕容(6)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铁血慕容(6)

但是,就在战前一次娱乐活动时,慕容皝马失前蹄,给摔成重伤,扛了几个月,伤重而亡。临终前,立次子慕容俊为燕王,慕容恪为左贤王,阳骛为郎中令,辅佐朝政。

燕国正式走上中原的历史舞台。

公元350年,前燕以慕容霸、慕舆于、慕容恪、鲜于亮均为前锋,慕容俊亲统中军,兵分三路,进军中原。

他抓的这个机会很不错,正是冉闵刚刚称帝,无月不战,国中无粮的时候;这机会不抓住,那才叫大傻瓜。

一开始,慕容氏进军速度非常快,一路所向披靡,连下河北重地,拿下蓟州后,慕容俊迁都蓟城后,自己先回了辽东;燕军在慕容恪的率领下,秣马厉兵,准备继续南下,就在此时,发生了冉闵围攻襄国的事儿。

别看冉闵战场上生猛,无人可敌;但是作为长期在石虎麾下作战的将领,还是对辽东慕容氏的实力很清楚的;别忘了,后赵军纵横中原,可三次在辽东折戟沉沙。

因此,冉闵百战之余,还是派出个名叫常炜的使者前去慕容俊处,希望能跟辽东慕容氏勾兑勾兑。

但此时的前燕已非昔日阿蒙,显然对勾兑一事儿没兴趣——

慕容俊让记室封裕问常炜:冉闵是石氏的养子,才能平庸,辜负恩德行逆篡位,有什么祥瑞应兆让他敢越礼妄称帝号?

这常炜也真能说,我们皇上既然敢继位,当然有祥瑞;汤逐夏桀、武王伐纣,孔子都夸他们做的对;曹孟德为宦官养大,也建曹魏之基,兵众不满一旅,但最终能成就大业;这一切若非天命,岂能成功?再说了胡人残暴,屠杀黎明百姓,我们皇上灭了他们,解民倒悬,可称得上功高苍天,勋同高祖。恭敬地顺承天命,有什么不可以呢?

封裕问:石祗去年派张举向我们求援,说传国玺在襄国,这话是真的吗?

常炜答,扯蛋;玉玺在我们皇上手里呢;杀胡之日,邺地胡人跑到你们这儿,为了活命,啥谎话不能说?

封裕问:我听说,冉闵初立,用黄金为自己铸像,说铸成即成功,不成即失败,结果像没铸成,有这回事儿么?

常炜答,铸金像的事,我没有听说过。

慕容俊见使者始终强硬,便让人抱来一大堆干柴,对常炜说你投降吧,否则烧死你。

常炜神色自若,直言道:从成年时起,我连普通的人都不曾欺骗过,何况对于千乘之主呢!利用巧诈荒诞的谎言来挽救垂死之人,是使臣我所不会做的事。直言而遭杀戮,死得其所。添上柴薪加大火势,是君王对我的恩惠。

左右纷纷劝慕容俊杀了他

慕容俊也是常读圣贤书的,闻听此言半晌不语,最后说了一句:忠臣啊,就算冉闵有罪,他有何罪?挥挥手,放了常炜。

跟慕容氏勾兑的事儿黄了,冉闵到也没太在意;他很忙,要干的事儿太多了;比如,公元351年,冉魏的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统、荆州刺史乐弘、豫州牧张遇、洛州平南将军高崇、征虏将军吕护,竟然组团归降了东晋。

一时间冉魏军或南或东,打成了一锅粥。

慕容俊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他下令在蓟州虎视眈眈的慕容恪,火速发兵向邺城突进。

此时,冉闵本人刚刚率部灭了襄国的刘显,身边儿只有八千兵。

双方在常山这儿,走了个脸儿对脸儿。

虽说双方都猝不及防,但都是百战精兵;不待主帅吩咐,立即展开队形,准备厮杀。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铁血慕容(6)

闵刚攻下襄国,自信心爆棚,面对慕容恪的优势兵力,毫不示弱。不过他手下的将领们并不这么看,跟着冉闵出征的有两名将领,一个叫董闰,一个叫张温,这二位比较谨慎,他俩跟冉闵说,鲜卑军看这架势不光人多,而且还有备而来;现在敌众我寡,咱们先回去邺城喊人,然后再收拾他们;您看怎么样?

如果此时冉闵决定先撤回邺城,集结主力再跟燕军开战,情况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可这会儿,大胜之余,冉闵哪儿听的进去;大嘴一撇,你们俩咋了?还没打就尿了?我这八千兵,别说打败慕容恪,就是取幽州也易如反掌,再动摇军心,砍了尔等的脑袋!

唉,自作孽,不可活啊。

再说战场上,冉魏军和燕军双方弓上弦刀出鞘,紧张的对峙;但谁也不敢率先发起攻击;谨慎小心生怕露出破绽为对方所趁。

可是这么一直僵下去,也不是办法。

最后慕容恪hold不住了,仗着优势兵力开始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慕容恪的意图有二,用小部队攻击,一方面试探出冉魏军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慕容恪的主意是,我鲜卑军人多,轮番上阵,打不死你,我特么累死你。

谁知冉闵带的这八千人,个个儿都像他们的统帅冉闵一样,属于战斗机中的超级战斗机,人虽少,却相当生猛;竟一口气顶住了慕容恪十次进攻,而且每次都打赢。

慕容恪岂是好相与的,15岁带着2000人就敢跟石虎的几十万人对抗;但是部下连续发动的攻击都被打退,站在后面督战的他也开始有点儿虚了;对面儿这都是人吗?

不过作为前燕第一帅才,用兵如神的他,很快冷静下来;下令暂且后退,找了个空旷之处后排出了一个要命的阵型。

兄弟们如果看过《水浒传》,听过评书《说岳全传》;应该对其中的两场大战有印象,水浒里呼延灼征梁山使用过的连环马,说岳中岳王爷大败金兀术的铁浮图。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铁血慕容(6)

对,鬼才慕容恪此时使出的杀手锏,就是连环马阵型。

慕容恪挑选了五千名人马皆披重甲的骑兵,用铁链将彼此的马匹拴在一起;在这些连环马身后布置拒马,使之只能向前,不能后退。然后轻骑兵部署在连环马阵两翼;最后在连环马身前,排列步兵。

部署完毕,慕容恪令旗一挥,步兵前去挑战冉魏军;要求:只许败不许胜,将冉魏军逐步引诱至连环马阵前。

慕容恪立马观望,不一会儿,就见燕军步兵纷纷败下阵来,冉闵的八千魏军开始移动队形向前逼来。

看对手离自己的连环马阵越来越近,慕容恪下达了第二道命令,部署在两翼的轻骑兵出击,向魏军左右迂回而去。

说话这会儿,冉闵的部队可就逐渐接近慕容恪布下的连环马阵;马上的骑兵人手一把强弓,看冉闵指挥部队发起冲锋,慕容恪一声令下,连环马阵万箭齐发。

冉魏军冲在最前面的人瞬间成了靶子,浑身插满雕翎;但后面的依旧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

此时慕容恪方知道什么叫勇猛。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铁血慕容(6)

只见冉闵左手操双刃矛,右手持钩戟;率领为数不多的骑兵顶着鲜卑骑兵的箭雨越过身边的步兵方阵冲到了最前方。

冉闵的想法很简单,拼骑兵没你的多,那就尽量接近,短兵相接;在他看来,他就是霸王再世,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这么不要命的一冲,还别说,真让他冲进了慕容恪布下的连环马阵中。只要站在冉闵身前的燕军,无不被他格杀,史籍记载,最后被冉闵亲手干掉的鲜卑士兵多达300余人!

但是,冉闵这把刀再快,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杀光这5000多鲜卑骑兵;因为慕容恪很“体贴”的在他们身后摆下了锋利的拒马;这帮人有进无退,不死于阵前,就死于军法。左右是个死,那还不如跟冉闵玩儿命,就是死了,好歹也能落个烈士的称号。因此燕军被砍到一批,便补上来一批;舍生忘死的跟冉闵缠斗。

冉闵跟这儿耽搁的时间一长,问题来了;慕容恪部署在两翼的轻骑兵包抄到位,冉魏军陷入了合围。

包围圈儿里,冉闵大惊。

他带的部队以步兵为主,列阵迎敌,他无所畏惧,可是要论移动速度,那就远远比不上燕军的轻骑了;而燕军的轻骑兵合围到位后,并不急于发起冲锋,而是轮番射箭,以长打短;让冉魏军有力无处使。

这样下去,必败无疑。

冉闵不愧百战名将,略一思忖,已有了主意;定神一看,他发现了慕容恪的位置;当下之计,唯有擒贼擒王,孤注一掷,打掉慕容恪,这样燕军才有可能不战自溃。

因此冉闵疯了一样舞动掌中兵器,想要撕开身前的连环马阵,直冲鲜卑中军。

可是,且不说连环马阵层层叠叠,密不透风,想要短时间内撕开绝非易事;就是让他重开了,身后的拒马也会绊住冉魏军的脚步;因此冉闵几次冲击虽说杀人无数,但却没能撕开口子。而就在此时,燕军两翼开始发动冲锋了。

两翼遇袭,冉闵只好放弃“斩首”的想法儿,翻身出来应对;双方再次陷入苦战。

败局就此注定。

冉闵的八千子弟兵,虽是精锐,怎奈连续作战,早是人困马乏的状态了,冉闵虽勇,可纵使他浑身是铁,又能碾几颗钉?

燕军兵马众多,轮番上阵;冉魏军终于被打乱了建制,处于被分割包围的状态。

为今之计,只能突围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势已去,冉闵只得收拢部队,做突围准备。

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冉闵人不卸甲,马不离鞍,已经血战了一整天。即便如此,冉闵还是撕开了燕军的包围,领着一部分人突围而去;慕容恪率军紧追不舍。

本来,他是能跑掉的。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铁血慕容(6)

但是,他运气到头了。

刚冲出包围圈儿没多远,冉闵胯下坐骑突然死了。

冉闵的马名叫朱龙,据说日行千里,绝对宝马良驹;好比关老爷的赤兔;陪伴冉闵征战多年,此战之后,终于支撑不住了。

然后,冉闵与董闰、张温等一起被紧追不舍的慕容恪生擒。

随后,冉闵被押到前燕国主慕容俊面前。

慕容俊高高在上看着冉闵说,你这个奴仆下人,为何妄自称作天子?

冉闵大怒,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呢?

慕容俊也怒了,命人抽了他三百鞭子,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告祭祖父慕容廆、父亲慕容皝庙廷。一个月后,斩冉闵于龙城。

冉闵死后,辽东大旱,蝗虫四起,慕容俊认为是冉闵鬼魂作祟,遂祭奠之,谥号武悼天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