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200多億、毛利不足1%,這家再生資源「獨角獸」公司經歷了啥

筆者接觸再生資源行業已30年有餘,最近突然特別想知道一些行業的大格局。“獨角獸”最近火火火,再生資源行業有沒有“獨角獸”?有的話會出現在哪個“賽道”呢?誕生了嗎?

再生資源“獨角獸”企業的誕生

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2016年我國十大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總值為5902.8億元,其中廢鋼鐵(2042.6億元)、廢有色金屬(1829.0億元)、廢塑料(957.8億元)及廢紙(744.5)回收值佔比分別達到34.60%、30.99%、16.23%和12.61%,為我國四大再生資源品類。因此,毫無疑問再生資源“獨角獸”企業一定會出現在這幾個類別中。

2016年十大再生資源品類回收價值佔比

營收200多億、毛利不足1%,這家再生資源“獨角獸”公司經歷了啥

2017年底,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發布了《2016年度再生資源企業經營狀況報告》和《2016年中國再生資源企業百強排行榜榜單》(以下簡稱“榜單”),調查顯示:2016年再生資源百強銷售規模1593億元,經營量4819.2萬噸,綜合毛利率18%,淨利潤率6.6%,“榜單”中前三名的企業2016年銷售收入分別為526.86億元、251.64億元和123.40億元。

瞭解了上述數據後,筆者將以此為座標給大家介紹一家“讓人意想不到的”公司。是的,有這麼一家公司,5年前從事的行業與再生資源沒有一點關係,然而2017年再生資源業務營業收入超200億元,這樣的公司算不算“獨角獸”?

可是,如果我告訴你,它不僅是再生資源領域的“獨角獸”,並且營收增長速度極快,你會是什麼反應?

營收200多億、毛利不足1%,這家再生資源“獨角獸”公司經歷了啥

你也許已猜到了是哪家企業。直接看業績:2015年到2017年,葛洲壩的營業收入為822.75億、1002.54億、1068.07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83億、33.95億、46.84億。其中環保業務營業收入65.60億元、138.73億元、266.82億元;毛利率3.06%、2.14%、0.96%。2015年至2017年,短短3年之間,環保業務實現的營業收入由65.60億元飆升至266.82億元,增幅高達3.07倍,成為建築業務之後的第二大業務。2017年環保業務淨利潤6.13億元/+130%,其中,綠園公司淨利潤2.31億元/+57%。

環保業務擴張,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是核心

葛洲壩起家於水電,曾是中國水電建設第一品牌,主營業務為建築。2013年,宏觀經濟步入調整期,建築行業產能過剩等問題凸顯,葛洲壩主動開始轉型,進行產業升級,環保領域就是其重拳出擊的領域之一。

葛洲壩2013年末開始佈局環保產業,主要環保業務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汙土汙泥治理、水環境治理、固廢垃圾處理、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等。2014年10月,全資設立中國葛洲壩集團綠園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園公司”),進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領域,近三年依次投資設立環嘉公司、興業公司及展慈公司,拓展廢鋼、廢塑料、廢紙、廢有色金屬等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業務;2018年1月與北京環衛合資設立京環科技,“兩網協同”效應有利於推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完善。

圖:葛洲壩再生資源佈局

營收200多億、毛利不足1%,這家再生資源“獨角獸”公司經歷了啥

葛洲壩不斷加大對環保業務的資源傾斜,通過併購重組、上下延伸、孵化拓展等方式,圍繞流域治理、汙水處理、固廢處理、再生資源利用等細分領域廣泛開展投資佈局,環境治理綜合能力進一步增強,環保業務鏈條更加完善。

毛利率不足1%折射出的行業困境

雖然葛洲壩所屬的綠園公司在再生資源領域謀篇佈局,營收表現搶眼,但細究其年報也可窺見行業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

葛洲壩2016年年報顯示,綠園公司所屬環嘉公司加快再生資源業務佈局,設立了6家分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40億元,利潤3.22億元;興業公司積極搶佔市場份額,設立三家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47億元,利潤7371.21萬元。而2016年葛洲壩環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8.73億元,實現利潤3.85億元。葛洲壩再生資源業務營收佔環保板塊營收的98.66%。雖然如此,但其再生資源業務毛利率只有0.96%。

毛利率過低是因為一個“稅”字。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由於回收來源的分散性以及上游供應商難以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原因,導致回收加工企業無法抵扣進項稅,面臨較高的增值稅稅負,我國實行加工環節增值稅有條件即徵即退的政策,退稅比例30%-70%不等,若考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增值稅返還,毛利率水平在13%-14%。

機構預測,未來隨著稅制的改革,以及在建產能逐步達產,行業規範化、集中度提高,葛洲壩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間,預計環保板塊淨利率有望逐步提升至行業平均水平5%以上。

不過行業困境並沒有絆住葛洲壩發展的步伐。葛洲壩深諳再生資源行業園區化發展之道,在回收網絡全面鋪開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預計2018年底建成16個廢舊物資回收基地。機構預測,葛洲壩再生資源業務市場份額有望由2016年的2.32%提升至2020年的6.65%,收入規模有望達到537億元。

有事沒事歡迎騷擾~

作 者:南有喬木 | 編 輯:茅木木 | 校 對:奇異果 | 排 版:瓶子 | 美 工:Iv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