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算一算,我戴眼鏡快20年了。摘下眼鏡十米以外分不清雌雄,五米以外看不清五官,每隔兩三年就要重新配……箇中酸楚只有同病相憐的人才懂。

經常配經常換,對眼鏡逐漸有了自己的習慣,我有著兩條硬性標杆:護眼&高清晰度。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護眼自不必說,具有矯正功能的近視眼鏡,度數準確,參數標準是基本的要求。戴上這樣的眼鏡才能緩解視覺疲勞,控制眼鏡度數。那這種鏡片怎麼挑呢?

我總結為一條簡單的四看原則:看材質、看參數、看場合、看價格。

----------一條造福四眼蛙的分割線----------

現在的鏡片材質主要分三類:PC鏡片、高分子樹脂鏡片和玻璃鏡片。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PC鏡片是樹脂鏡片的再加工,比樹脂鏡片更輕,抗衝擊力更強(耐摔),具有天然的防紫外線能力(幾乎能100%抵禦),但是折射率不高,一般作為護目鏡或者孩童的眼鏡。

高分子樹脂最常見,比玻璃的輕,清晰度也高,價格比較親民,大多數人選擇這種就可以了。超高度近視或老年人則可以考慮玻璃鏡片。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鏡片參數看兩個:色散係數和折射率。

色散係數是衡量透鏡成像清晰度的指標,通常用阿貝數表示。理論上阿貝數數值越大,色散就越小,成像清晰度就越好,價格也越貴。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白光由不同波長的各色光組成的,材料對不同的光波波長表現出不同的折射率,就對光線產生分離作用,使其聚焦於多點(形成“彩虹”現象)。

那阿貝數越高越好嗎?不一定,這就需要看折射率了。折射率越高,阿貝數越低。清晰度就越低。而且相同材質相同度數下,高折射率的鏡片比低折射率的鏡片要薄。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所以阿貝數和折射率只能兩者取平衡。常見的折射率有1.56/1.60/1.67和1.74。理想區間是:

200度以下選1.5和1.56

200-400度選1.6

400-800度選1.67

更高度數的建議選1.74或者玻璃鏡片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其他的單焦鏡片還是漸進片,球面非球面這種沒必要多費腦筋。40歲以上的可以考慮一下漸進片,平衡遠視和近視。

第三點:適用場合。這裡單拎出來說是因為現在近視眼鏡的品類劃分越來越詳細,針對不同的場合,會進行特殊處理。比如防眩光(駕駛專用)、防輻射或者是防藍光等。其中最有爭議的就是防藍光了。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藍光危害:波長處於400nm-480nm之間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會使眼睛內的黃斑區毒素量增高,引起視網膜細胞的損傷,眼睛容易疲勞,嚴重者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喪失。

防藍光眼鏡有沒有用?有的。有沒有必要用?分人。藍光危害的確存在,但拋開劑量談危害就是耍流氓。

真正需要防藍光的是長期對著電腦、LED顯示屏、電視手機等設備或者是做過眼角膜手術等不能過多接觸藍光的特殊人群,像我這種經常一坐兩個小時喝水都忘了的是真需要。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至於一年365天有一半是在教室上課的孩子們就沒必要了。現在的娃近視越來越多是很多人用眼習慣不好,躲被窩玩農藥不能讓藍光背鍋吧。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防藍光眼鏡,依視路和蔡司都很出色,依視路勝在價格優勢,而極致君更偏向於蔡司。

蔡司的鑽立方®防藍光膜可將光譜中380-455nm的藍光透光率降低到BPI 15,同時讓大於460nm的光線保持高透光率。有效保護我們的眼睛。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與此同時保持著超高清晰度。不愧是做天文望遠鏡、高端單反鏡頭的大BOSS,他家的眼鏡戴上眼,總是籠罩著一層薄霧的世界瞬間被擦得清亮,高清無碼清晰無比。讓戴眼鏡變成了一件享受生活的事。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最後就是價格方面,有經濟能力同等參數下選價格高的。在自己的可支付能力下,你的眼鏡花銷至少是收入的1/4。學生的話千元以內。

到這裡差不多說完了,但有一個最關鍵的事我一直沒提。而沒有它,以上內容全都是廢話……那就是:

驗 光

驗光不準確,再貴的眼鏡都沒用。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一套專業完整的驗光流程包括:問診、機器檢查(消毒)、驗光準備、霧視、度數和散光軸位初測、紅綠平衡測試等十二步,至少需要二十分鐘才能搞定。“5分鐘驗光”這種絕對不靠譜。

建議直接去專業眼科醫院或者大型連鎖的眼鏡品牌門店去驗光。我自己是去蔡司在廣州的體驗店驗光,他們家的驗光設備全球頂尖,體驗棒棒的。

放一張我驗光的圖:

護眼又高清,才是近視眼鏡該有的樣子

△ 看到眼球旁那個圈圈嗎?越多疲勞越嚴重。我是中度疲勞/(ㄒo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