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先進人物」李曉明:民族文化的守護者

賀州歷史悠久,是廣西最早接受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地區之一,也是古代海陸絲綢之路最早的對接通道。在時間的推移中,大量中原移民、客家人以及瑤族等少數民族人口遷徙至此,37個文化族群、27種語言在賀州共存,湘楚文化、百越文化和嶺南文化等多種文化逐漸沉澱、積聚、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歷史印記。

一個個古村重鎮散落於崇山峻嶺之間,繁華依稀;一塊塊門匾石刻古色古香,勾連歷史……為了守護好這些民間文化遺珠,一位年逾半百的專家學者,十多年如一日,走村串寨,從學者化身為“拾荒人”,四處收集、拓印,整理保護賀州多樣性族群文化。他就是賀州學院“南嶺民族走廊研究院”院長李曉明博士。

「八桂先進人物」李曉明:民族文化的守護者

李曉明的工作室坐落於賀州學院的老校區內。記者 張友豪 攝

“撿垃圾”撿出了一個博物館

走進李曉明的工作室,破魚簍、爛木頭、廢桌椅堆得到處都是。這些在普通人眼中只能用於劈柴燒火的垃圾廢料,可都是李曉明費盡心思收集回來的寶貝。“這是清代晚期的桌子,我在一個村民家裡發現的,他們當時都拿來做切桌菜板了……”李曉明反覆摩挲著手下的老物件,一件件如數家珍地講述著它們的故事。

明朝的對聯、清代的浮雕、民國的屏風、錯版的毛主席畫像、工藝獨特的竹編品……這些五花八門從村村寨寨裡收羅回來的物件,李曉明從未以金錢價值作為標尺進行衡量,而是更看中其自身所蘊含的文化分量。

「八桂先進人物」李曉明:民族文化的守護者

李曉明的工作室裡堆滿了五花八門的東西。記者 張友豪 攝

這些穿越了漫長時空的陳年舊物,破舊腐朽已是常態。加固、打磨、拋光……經過李曉明和他的團隊精心修復後,老物件重煥新生,得以在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與來訪者隔空對話。

李曉明笑說,自己就是個破爛大王,三天兩頭往工作室扛東西,以至於那些熟悉他的人們最常打趣他的就是,“李博,您又撿了什麼寶貝回來了?”

“撿垃圾”撿出一個博物館,此話非虛。在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的展廳裡,分門別類地展示著民俗物品、契約文書、度量衡、礦冶錢幣、木雕工藝品、粑印、手抄文獻、石雕、牌匾對聯、儺具等數萬件文化實物。這些全都是十多年來,李曉明和他的團隊調查走訪了300多個村寨,克服種種困難收集整理而成的。其中收集的清代至民國時期族譜就有132個姓氏756個家族8800餘冊,契約文書18000萬多份,民間手抄文獻4000多部,碑刻拓片400多方。

「八桂先進人物」李曉明:民族文化的守護者

李曉明搶救下來的這張清代桌子,曾被人當成切菜板用。記者 張友豪 攝

自2012年底,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正式建成開放後,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觀眾15萬多人次,資產達3個多億,是廣西民委、賀州市民委“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賀州的文化名片。

這日漸被眾人所熟知的成績背後是漫漫的拾荒路。為了去達那些不通車的村寨調研,翻山越嶺、涉水渡河,已成常態,最遠的一次,李曉明整整走了九個半小時。

最好的守護是傳承

眼前的路,也是一次意外的進山調查,讓李曉明將原本邁向邊遠民族地區貧困代際傳遞問題的步子,毅然轉向了廣西多樣性族群文化的搶救傳承保護與開發研究當中。

「八桂先進人物」李曉明:民族文化的守護者

李曉明如數家珍地介紹自己收羅回來的老物件。記者 張友豪 攝

那一次,李曉明一行到賀州大沖瑤寨做調研,在一位老人的家中發現了一箱手抄文獻,民間的手抄文獻是研究當地歷史文化的重要證據,在徵得老人同意後,李曉明當即拍照留存。此後,待李曉明仔細研讀,竟發現其中有許多不認識的文字,而且很可能就是瑤族的文字!

帶著滿心的期待與疑問,李曉明兩個月後再度走了幾十裡山路回訪,可老人竟已去世,那一箱子珍貴的手抄文獻也被焚燒炲盡!

“這事帶給我的刺激太大了!”李曉明說,南嶺山區每天都會有老人過世,就意味著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獻被燒掉,“我們這一代人既然知道它的珍貴,我們不去搶救,誰去?”

一念起,注此生。就此,李曉明十多年如一日奔走于田間地頭、深山老宅之間,蒐集了大量碑拓、實物、照片等,成為了一個比當地人還要熟悉賀州歷史的外鄉人。

李曉明說,那些誤解廣西是塊文化荒地的,多是沒有真正瞭解過廣西的人。這些年,他在村寨中行走,越是不斷深入地接觸到各種歷史,就越發現廣西沉澱的東西很多,只是能夠留存下來,並且傳播出去的太少。

為了與時間賽跑,搶救那些每天都在消逝的歷史與文物,李曉明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努力。“南嶺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地方特色文獻資源庫”以及大量的出版專著和科研成果,一樁樁、一項項,曾被歷史塵埃深藏的賀州歷史文化遺珠,在他們的拭擦下,光華日現。

生命有終止,事業無盡時。李曉明這位民族文化的守護者,以一份拾荒者的謙卑,默然前行,撿拾著時光的舊痕,以及歷史的零金碎玉。

「八桂先進人物」李曉明:民族文化的守護者

「八桂先進人物」李曉明:民族文化的守護者

「八桂先進人物」李曉明:民族文化的守護者

「八桂先進人物」李曉明:民族文化的守護者

這些老物件在經過修復之後會放入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記者 張友豪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