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趣的人,人生才有味道——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這是王小波的一本雜文集,有隨筆,有書評,有散文,有態度,黑色幽默是他的風格,追求有趣更是他一生不可動搖的信條。王小波用輕鬆的口吻,一字一句說著我們不敢說的話,一筆一劃指著我們憧憬的未來,一聲一響敲打著我們渴望自由的心靈。

做一個有趣的人,人生才有味道——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科學迷

作為一個自稱以“寫小說”為主業的文人,王小波卻是一個學理科的科學迷。科學,是實事求是,更是有趣至極。發表科學成果的人,無須擁有身份、地位、國籍、民族等天生的條件,卻能自動擁有無上的權威,這是文人所盼不來的。

王小波在雜文裡抨擊文革時期的知識退潮,諷刺文化封閉的現象,也坦誠自己過去的愚昧和懦弱。說真的,非常佩服他的敢說敢言,在那個敏感動亂的時代,故步自封,作繭自縛,失去理性的不僅僅是社會,更多的是人心。

過去人們對科學從無知、恐懼到崇拜的轉變,現代人看來真心覺得汗顏,但歷史卻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一種新的知識對於思想未開化的人類是多麼的刺眼。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漸漸得到了它應得的自由和平等;但文化,卻依舊處於被劃分、被評判、被限定的狀態。

王小波指出,科學與文化的結合才是人類的前途所繫,因為兩者都是智慧思索的結果。無論是科學知識分子,還是人文知識分子,只有不斷學習,放開思維,才是人類智慧發展的唯一途徑,也是保持有趣的唯一法寶。

做一個有趣的人,人生才有味道——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視而不見

雜文集裡有好幾篇文章談到了中國男同性戀的社會問題。王小波也為《他們的世界》一書寫了序和跋。文字中沒有刻意的推己及人,而是科學地、客觀地、冷靜地傳播他一直嚮往的自由主義理念。

說到同性戀這個話題,文章沒有硬塞“必須接受”的觀念,而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擺出事實和數據,提醒人們如此龐大的一個人群和如此重要的一些事實,曾被完全忽略。如果不做調研,就沒人知道事實,也沒人想要知道事實。

同性戀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假若在生活中存在不能解釋的現象,很有可能是因為有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實,而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卻是我們並不想知道。而人類學和社會學告訴我們的:假如我們真想知道,是可以知道的。

而不想知道事實的人是無趣的,正如王小波所言:“無趣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其中的一切我們全部耳熟能詳。”

做一個有趣的人,人生才有味道——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特立獨行

估計很多讀者都會對雜文集裡的那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印象尤為深刻。故事的主角“豬”這個表現對象,在中國散文中極為罕見。這隻“特立獨行”的豬就跟人一樣,飢則食渴則飲,春天來臨時還要談談愛情,過著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生活方式。

相反,很多人想要設置別人的生活,或者很多被設置生活的人對此安之若素。只有這隻豬,敢於無視生活的設置,它拼命反抗人們的追捕,繼續走它自由自在的路,瀟灑至極,有趣至極。一隻豬尚且如此,人為何不能追求自由的生活呢?

如果說當時王小波的這種想法是特立獨行,那麼也許是這個社會太不正常了。自由生活,是人類本性的追求,也是最正常不過,最自然不過的人性;而在那個年代,恰恰是如此的難求和荒謬,導致連“豬”都看不下去了。

做一個有趣的人,人生才有味道——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一生極力做一個有趣的人,拒絕科學是無趣的,文化封閉是無趣的,一直躲在“烏托邦”的幻想裡更是無趣;而有趣,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一直伸往未知的領域,讓你觸碰到真實,觸碰到自由,觸碰到未來。這樣人生才有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