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悄然放水,新版「四萬億」狼來了:會導致房價節節高嗎?

北京時間7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的合理充裕,當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據悉,當日有7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到期,相當於淨回籠700億元人民幣。

Wind數據統計顯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本週共有37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到期。而此前,7月23日,央行開展5020億元人民幣一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這也是2014年9月我國央行創設該項金融工具以來最大的單筆投放金額。

業內分析稱,在貨幣市場流動性較好的情況下,央行開展大額度MLF操作,旨在適當提振信貸和信用債市場,緩解信用緊縮狀況。但這也引發了市場關於貨幣政策寬鬆可能導致地產價格上升的擔憂。

而國常會強調,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金融機構普遍解讀為,貨幣和財政緊縮政策將放鬆,但不會像以往,通過海量貨幣投放和大舉借債增加投資,刺激經濟增長。

央行悄然放水,新版“四萬億”狼來了:會導致房價節節高嗎?

四萬億刺激再現

Wind數據統計顯示,加上最新的一筆5020億元人民幣的中期借貸便利操作,截至7月末,2018年以來,央行通過MLF向市場投放的流動性累計超過2.4萬億元人民幣。

除MLF之外,2018年1月25日,央行實施對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政策:聚焦單戶授信5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以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助學等貸款。這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流動性4500億元人民幣左右。

4月25日,央行宣佈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定向降準釋放的資金約4000億元人民幣。

7月5日,央行再次降準,釋放流動性約7000億元人民幣,三次降準累計釋放約1.55萬億人民幣的基礎貨幣。 如果不計算定向降準與MLF置換的部分,今年以來中國央行的MLF操作與三次定向降準釋放的流動性相加已經接近4萬億元人民幣,儼然是一個新版“四萬億刺激計劃”。

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出口急轉直下,從年初的超過兩位數增長迅速回落至負增長。11月9日,我國政府公佈了包含十項措施的四萬億投資計劃。其中多項措施涉及保障房、廉租房等地產板塊。

央行悄然放水,新版“四萬億”狼來了:會導致房價節節高嗎?

會否導致房價節節高

過去十年,幾乎每一次放水帶來的都是資產價格的大漲,以房價為例,數據顯示,中國35個大中城市過去十年的房價漲幅基本都在100%以上。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漲幅超過300%。寬鬆貨幣的刺激自然引來了中國房價再次高企的擔憂。

不過,已經有城市率先做出回應,7月25日,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分行住房貸款首套房利率由基準利率上浮10%調至上浮15%。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房貸市場開始呈現收緊態勢。6月份,全國首套和二套房貸平均利率已漲至5.64%和6.01%,同比分別上漲15%和10.7%。 在7月23日召開的國常會上明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適度寬鬆”,“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

央行悄然放水,新版“四萬億”狼來了:會導致房價節節高嗎?

從政策意圖來看,在全面寬鬆指向下,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貨幣政策要保障合理融資需求,資金供給將持續寬裕。但是,這些穩增長的超額貸款資金,要保證流向對實體經濟,而不是繼續流到房地產。

本輪房地產上漲週期已經長達37個月,與此同時,截至2018年6月,地方政府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次數高達192次,比去年同期的116次多出65%。

顯然,樓市供需矛盾仍然很嚴重,房價上漲的動力依舊比較強勁。在全面寬鬆信號之後,信貸資金仍然有流入的動機,無形之中製造了大量的投機需求。

從我國A股市場的表現來看,5日漲幅前三位的分別為建築、建材、鋼鐵。銀行和地產也在漲幅前十的板塊中。

而創富國際研究院的專家則認為,以往每次寬鬆的週期都會刺激房地產,不過此次政策對地產隻字未提,而最近關於地產的政策包括控制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以及統計局稱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政策,意味著不會走地產泡沫的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