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全面開放 沒人再喊“狼來了”


金融業全面開放 沒人再喊“狼來了”

在近期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宣佈了重大的金融業開放舉措,放開銀行業、壽險業、資產管理行業、證券業和期貨業等的外資持股限制,保險業的中介、代理和經紀業務也全面放開,在信託、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紀、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鼓勵引入外資等舉措,表明了中國政府對金融業全面放開的態度。

金融業屬於高端服務業,高端服務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升級轉型的重要抓手,也是回應民眾在收入增長、生活水平提升後的要求,高端服務業本身又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短板,金融業是高端服務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滯後,市場融資能力弱,作為未來經濟增長點的新型企業很難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大型國有企業處於相對落後的行業,尤其是在週期性的資源行業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得到政府的隱形背書,其信用風險較低,評級較高,受到商業銀行的喜歡,商業銀行把大量的信貸資源投給了這些企業,最終形成這些企業的槓桿過高,債務高企,風險堆積。

信貸業務的主要參與主體包括商業銀行、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都是預算軟約束的,真正承擔投資虧損的市場主體是缺位或者模糊的,商業銀行更是由於其貸款業務具有較長期限,再加上借新還舊,貸款的風險較難及時觀察和發現,但是隻要不記為壞賬,都收取各種費用和利息,所以從銀行報表看利潤仍然維持,並有所增長,實體的利潤被金融業佔用,企業投資萎縮,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銀行業目前主要還是依靠賺息差維持高利潤,由於天然的厭惡風險,近幾年發展出的影子銀行系統和剛性兌付導致金融業蘊含巨大風險,資金空轉現象嚴重,在資金空轉的每一個環節,都會有幾個環節能獲取價差,這就會導致最終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之後,貸款成本畸高,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商業銀行業務大量的表外化,偏離了資本約束的正途,讓順利推進的利率市場化舉步維艱,大量剛性兌付的存在,導致市場風險定價扭曲,高利率不能反映高風險,商業銀行資產擴張兇猛,流動性氾濫進一步強化了金融體制的弊端。

資本市場發展滯後不僅僅制約企業獲得資金支持,而且也制約了居民正常的投資理財需求,居民的剩餘資金不甘心銀行存款微弱的利息或者負利率,大量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導致房地產市場價格飆升,形成房地產價格的泡沫化,這中間商業銀行的按揭貸款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資本市場的應有之意是,讓資產的定價由市場決定,在“三公原則”的基礎上,形成有效交易,形成流動性充分的市場,這就決定了不僅僅二級市場的交易由市場決定,一級市場的交易也必須由市場決定,可惜的是最近幾年的發展,非但沒有讓註冊製成功,反而一級市場上的市場化定價交易越來越渺茫。

保險業總的來講還是服務質量不能對應相對較高的價格,產品創新能力差,以致於部分中小保險公司急功近利開發短期投資產品偏離了“保險姓保”的正軌。相對於發達經濟體的保險市場,中國保險業急需進一步發展壯大。

中國金融業在本世紀初曾經有一次改革,當時的主要內容是引進外資股東赴境外上市,這一次開放為中國金融業的成長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其歷史地位不容質疑。

記得當時市場驚呼“狼來了”,外資金融機構進入是“與狼共舞”,而這一次,我們看到沒人再有這樣的擔心,這一方面說明前一次開放壯大了金融機構的實力,也表明了大家的自信。

金融業也是一個經濟體軟實力的主要表現,金融業作為一個經濟體的供血系統,其高效和強勁有利於提高整個經濟體的競爭能力,保護起來就只能成為溫室裡的花朵,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枯萎。只有全面放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叢林世界中競爭,才能練就強健的體魄,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好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