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開發國家不願意申辦奧運會嗎,爲什麼?

在看一次日落


現在世界盃每個國家都搶著辦,但是奧運會就混的很慘了,差不多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沒錢的國家辦不起,發達國家不想辦。如果奧委會再不採取措施,以後奧運會的發展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發達國家不願意辦奧運會的原因。

第一,辦奧運會勞民生財。其實奧運會也是可以掙錢的,但那也是很多年以後的事。如今的情況就是如果要辦奧運會就要建設很多的場館,要現代很多的國外運動員,要動員大批的勞動力。要知道發達國家的勞動力和建造場館的成本非常高,辦奧運會現在基本不可能盈利,很多時候要賠錢。想掙錢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奧運會結束以後繼續利用場館,或者收費,或者變成旅遊景點,比如水立方什麼的。可是大多數發達國家在歐洲的,國家的人本來就不多,一般的集體或者個人用得著這麼大的場館嗎?而且歐洲的旅遊更多的是小鎮文化,傳統的歐洲風情才有吸引力,幾個運動場真的沒什麼可看的。


第二,國民也不同意。發達國家的人民群眾也是很忙的,他們辛苦工作一天以後喜歡愜意的逛逛公園的什麼的,享受著安靜的快樂。如果有奧運會了,運動員加球迷來了一大群人,素質還不怎麼好。不僅會嚴重影響當地人的生活,還會滋生更多的犯罪事件。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如果你家門口來了一群有紳士風度的歐洲人你可能會歡迎,如果來的是一群非洲人你還樂意嗎?在歐洲發達國家的人眼裡,咱們和非洲人其實區別也不大,都很窮,都不白,都亂扔垃圾。

奧運會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啊。

我們剛才分析了發達國家不辦奧運會的原因。其實發展中國家也不願意辦了。當年中國為什麼辦奧運會?不就是為了吸引世界的關注,提高中國的知名度嗎?可是如今呢?互聯網時代已經來到,網絡的信息如此發達,一個非洲人民都能知道咱們的生活狀態,還需要通過奧運會讓世界瞭解我們嗎?同理,其他國家也不需要奧運會來擴大影響了。所以奧運會的最大職能沒有了。

綜上所述,奧運會已經成為勞民傷財,又沒什麼用的大型運動會。理性的發達國家自然不願意辦了。


銳理體育觀


眾所周知2020年,日本東京又要舉辦夏季奧運會了。2020的舉辦是在2013年定下來的,2013年日本剛剛經歷過311大地震不久,日本政府急希望於通過一屆奧運會來提升本國的經濟和提升本國的地位,所以為了拿到2020的主辦權

當年的日本政府可是下了血本的,日本政府宣佈到2020年日本至少要拿出300億美元來建設這屆奧運會,所以日本才艱苦的打敗了西班牙馬德里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取得了2020奧運會的主辦權。

01

然而當日本拿到了這個主辦權之後不久,日本人越來越發現,奧運會似乎不是一個香餑餑了。奧運會確實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主辦奧運會的城市,會有一個長達5、6年的基礎設施狂投資階段,而且主辦奧運會的城市也一定會在短時間內集聚全球的目光和全球的遊客。

而另一方面長達5、6年的投入,那個錢可不是別人白給你的,幾乎所有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除了北京在舉辦奧運之後都進入了一個時間不算短的經濟衰退期。甚至近些年來,由於物價的不斷攀升和通貨膨脹的存在,幾乎每一屆奧運會都嚴重超支。

02

12年的倫敦奧運會,本來準備花個三四十億英鎊,結果最後一算賬花了將近100億英鎊。16年的里約奧運會,好不容易把奧運會開完了,一算賬超支51% 。舉辦奧運會已經給奧運所在的城市和國家,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經濟上的負擔,因此國際上願意舉辦奧運會的城市都在退縮。

15年的時候,德國漢堡甚至全民公投說我們不要奧運會,美國波士頓也有很多人遊行說,波士頓不要舉行奧運會。事情搞到這個程度連奧委會都害怕了,所以國際奧委會前不久才不得已,連續指定2024和2028的主辦城市。

03

而且國際奧委會說了,讓這兩個城市主辦,我們還得掏錢來補貼這兩個城市。日本人一看到這個狀態也坐不住了,日本人想我當年可是花了300億美元的海口,拿下了奧運主辦權,沒想到現在這個奧運主辦權這麼不值錢了,已經不需要你去爭,人家還要給你錢來辦了怎麼辦?

我這個承諾也不能不作數,乾脆我從基建上找吧。所以日本人說今天這個場館可以不用了,明天那個排水設施可以不幹了,這一兩年來日本奧委會已經雜七雜八的連續八次下調預算了。最新的說法是日本說不用300億美元了,大概130億美元就能把東京奧運會搞好了。

04

針對日本人這個出爾反爾的雞賊行為,國際奧委會要制裁他嗎?我跟大家講國際奧委會真的不敢制裁,國際奧委會心裡想降點預算就降點吧,降預算總比你不幹了強。如果日本這個時候提出不幹了,我找誰來接盤呢?

何況日本要真花300億搞,以後還有哪個城市敢接這個活?

當然了也有這個人,給國際奧委會出主意,他們說只有無與倫比的國家,才能舉辦無與倫比的奧運會。哪個國家哪個城市舉辦過無與倫比的奧運會,那當然是中國北京了。所以有人跟奧委會商量這個以後,乾脆奧運會都指名在中國辦得了,反正中國人有錢。

05

我跟大家講中國有那麼傻嗎,任何事情都是有它保鮮期的。08年的奧運是中國經濟剛剛騰飛的開始,我們急需一場奧運讓全世界瞭解中國,大家記得嗎?08年奧運之後,全世界看中國的眼神都不一樣。09年還有一部大片《2012》,《2012》中拯救全人類的,那可是中國。

只有中國的工業實力,才能造得出逃離世界末日的飛船,這個是全世界對中國的認識。這也是一次奧運帶給中國的機會,到了2018年,我們還需要用一場奧運會來證明自己的財力和實力嗎?當然不用了,這種事我建議國際奧委會,去跟印度商量商量吧!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 今日頭條號“照理說事”


照理說事


承辦賽事的時候,政客常常許諾包括促進就業、拉動經濟等好處,把該決策描繪成一筆精明的投資。但經驗表明這些收益大多難以實現,承辦奧運會在經濟上很難划得來。

從事前來看,承辦奧運的前景對一個經濟體究竟價值幾何?比起拿著納稅人的錢大開空頭支票的政客,經濟學者通常相信投資人用行動表現出的判斷更加誠實可靠。研究人員曾經分別考察過資本市場在各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宣佈時的反應,承辦國的股市並沒有表現樂觀情緒。

悉尼奧運會公佈時,澳大利亞大盤毫無反應(Berman和Davidson,2000)。而北京申奧成功之後,上證指數經歷了一週左右的亢奮就回歸了原位(Leeds等,2009)。雅典的情形在文獻中引起了一定的分歧,Veraros等(2004)發現申辦成功的消息引起了希臘股市的上漲,但Floro(2010)運用了考慮到波動類聚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得出了“沒有反應”的結論。

Mirman和Sharma(2010)綜合考察了1996到2012每一屆冬奧會和奧運公佈時的股票市場,發現成功申辦夏季奧運會對股市沒有顯著影響,而成功申辦冬奧會反而有顯著的負面影響。此外,上述部分研究觀察了落榜城市所在國家的股市,一致發現大盤對失利的消息無動於衷——換句話說,在結果公佈之前,資本市場就不認為“某市可能承辦奧運會”的預期有任何價值。

除了這些基於資產價格的事件研究,現有的文獻和數據為進一步衡量承辦奧運會的具體成本和收益提供了方便。體育賽事經濟學專家Baade和Matheson(2016)以Zimbalist(2016)分別綜述了這一領域的相關研究,認為舉辦奧運會對一個經濟體通常不是一筆劃算的生意,只有在極其特殊的條件下才能產生淨收益。

經濟學家Zimbalist(2016,pp.131-133)認為,三個根本因素抬高了申辦奧運會的成本,侵蝕了潛在的淨效益。

首先,申辦奧運會的過程可以看成一個拍賣,僅僅是潛在競標者爭相投入更多資源的競爭就可以把潛在的經濟租耗盡,如果有成功申辦帶來額外的心理快感,最終承辦者的預期經濟收益完全可能為負。

其次,申辦過程中存在不完全信息,候選城市不能準確地知道申辦成功潛在的收益,這造成了所謂的“贏家詛咒”(見Thaler,1988)——越是不切實際地高估了潛在收益的城市,越可能不計成本地贏得承辦權。因此,最後的贏家往往發現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申辦城市的奧組委往往代表著一些特殊利益,在納稅人看來划不來的買賣,他們卻能賺到不少油水。

這些特殊利益主要包括當地的建築工程、地產、公用事業等行業。舉辦奧運會意味著納稅人必須大量購買他們的服務。前文討論的股市研究雖然認為申奧成功對大盤沒有持久正面影響,卻一致發現這些產業的股票顯著上浮(Berman和Davidson,2000;Leeds等,2009)。組織申奧的地方委員會往往由這些產業的代表組成,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和專業優勢向公民推銷對他們有利的昂貴方案。除了商業利益以外,在很多國家,意識形態建設更是政治精英熱衷奧運的主要考量。奧運會的經濟帳如此難看卻總有城市競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影響奧運會辦不辦、怎麼辦的人和普通公民算的不是同一筆賬。

奧運會勞民傷財,是國內的小氣候和國際上的大氣候共同造成的。奧運會其實完全不需要專門修建大量的新增設施來舉辦。如果沒有城市間的競爭和國際奧委會的苛刻要求,選民和工程業等利益集團的博弈可能會有效控制成本。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在財政上非常成功,為奧運會專門建造的工程數量少、規模小,奧運總開支僅為5億美金,併產生了1300萬的盈餘。這是因為之前的幾屆奧運會因為政治衝突、恐怖襲擊、財政超支等原因紛紛演變成慘劇和鬧劇,導致只有洛杉磯一家願意申辦1984年的比賽。洛杉磯市政府提出減少新建項目,並引入私人資本不花納稅人錢,否則將拒絕承辦。此時毫無談判力的奧組委只好妥協。

洛杉磯和巴塞羅那的成功使申奧重新成為熱門,財大氣粗的“金磚國家”也在新世紀加入了競爭行列,這樣激烈的競爭重新抬高了奧組委的談判能力和申辦的成本,也產生了大量的賄賂和腐敗。各國公民日益意識到奧運的高昂成本和微薄收益,越來越不願意掏錢去填特殊利益集團和奧組委挖出的大坑。從21世紀初起,申奧城市數量一直穩定下滑。2012年荷蘭政府的一項研究報告認為,未來可能只有非民主國家才會辦奧運會。

從2013年到2014年,達沃斯、慕尼黑、斯德哥爾摩、克拉科夫的市民紛紛通過公投否決了申請2022年冬奧會的提議。其中,斯德哥爾摩拱手讓出了成為第一個既辦過夏季奧運會、也辦過冬奧會的城市的機會。2014年10月,挪威議會也因為成本考量否決了奧斯陸申請冬奧會的提案時,荷蘭報告的預言開始應驗:還在追求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沒有一個是民主國家了。


觀測者零


糾正一個錯誤觀念,現在辦奧運會不一定會虧本,只要做好長期的運營,而不是像索契和里約那樣的一錘子買賣,通過奧運實現盈利是沒問題的。



但是辦奧運的受益人群太窄,而且實現盈利的週期太長,這才是辦奧運“虧本”,申辦城市普遍棄權的原因。

比如說,辦奧運投一百億,如果很快就能賺回來,那為什麼不辦?砸鍋賣鐵也要辦,這是賺錢買賣。但是十年、二十年才能回本,這就要考慮考慮了。

即使是我們“天朝大國”,也經不住這種折騰。下一屆的北京—張家口的冬奧會,就採用重複利用方式,儘量節約成本。

鳥巢:開閉幕式;

水立方:冰壺;

首都體育館(60年代的老建築):冰球、花滑、短道速滑;

五棵松 :冰球;

只有舉辦速滑的國家速度滑冰體育場需要新建,其它的都是利用現有的場館。

發展中國家辦奧運,經濟回報往往不是主要考慮因素,更看重的間接收益。比如對國家形象的提升,對體育產業的拉動。

而這些東西,對於歐美國家來說,不重要。它的國家形象就不用多說了,體育產業也已經成熟到不需要外力來拉動的程度。同樣的生意,放在中國可能是掙錢的,放在歐美可能就是賠錢的。

所以收益慢,甚至是虧本,這是西方國家對奧運會不感興趣的直接原因。



當然,以上都是從經濟角度來考慮的。其實西方國家之所以不原意辦奧運,根本原因是:


奧運會的標準太高,有能力舉辦的大城市不稀罕辦,沒能力舉辦的中小城市又辦不了。

就拿2024年的夏季奧運會來說,當時的申辦城市一共是五個,分別是:

美國波士頓、法國巴黎、德國漢堡、意大利羅馬、匈牙利布達佩斯。可以看出,除了匈牙利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之外,其餘都是清一色的老牌發達國家。


美國原本有洛杉磯、舊金山做候選城市,結果還是推舉了波士頓。當波士頓被推舉後,波士頓立馬宣佈棄權。

波士頓市長以『拒絕把城市的未來做為一個賭注,無法接受讓納稅人去冒這個險。』為理由,拒絕了申辦奧運會的資格。

當時波士頓當地媒體《波士頓環球報》做過兩項民意調查:

第一項:『你支持申奧嗎?』

支持者佔47%,反對者佔43%;

第二項:『如果用納稅人的錢去辦奧運會,你支持嗎?

反對的人一下子由43%猛增到了64%!

緊接著,德國漢堡、意大利羅馬、匈牙利布達佩斯以同樣理由放棄了奧運會資格。


從字面上理解,這些城市是因為不願意花錢。其實隱含的意思是:

這幾個城市的現有場館和交通條件,都無法滿足奧運會的需求;(基建落後)

這幾個城市的地價和人工成本極高,沒有能力搞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太大)

說穿了,就是奧運會的規模太大。只有大城市才能辦奧運,中小城市不要湊熱鬧。

就拿波士頓來說,雖然波士頓都會區(Greater Boston)面積並不小,人口也達到了450W萬,妥妥的大城市群。但是申辦奧運的只是波士頓市區(City of Boston),人口只有64萬,面積125平方公里。這拿到中國,妥妥的三線小城市。如果波士頓市區都能辦奧運,中國任何一箇中東部省會城市都可以辦奧運了。

對於申辦奧運這件事,西方國家有時候太過於理想。所以2024年奧運會,最後勝出的巴黎。而當波士頓退出後,美國奧委會又頂出了洛杉磯,奧委會直接給了洛杉磯2028年的舉辦權。

中等城市辦夏季奧運,唯一的特例就是亞特蘭大。能辦成功,還是可口可樂公司拿錢砸出來的。

其實,奧運會的本質就是一個大party。顧拜旦提出的奧運會三原則:非職業化、非政治化、非商業化,原本是非常好的原則。

但是奧組委非要把大party辦成“高峰會談”,這就是扯鳥蛋的行為了。別說西方國家不願意辦奧運,就連麥當勞、希爾頓、百威等,這些贊助商,在這些年紛紛和奧運會說拜拜了。企業之所以這麼選擇,說明花在奧運會上的廣告費不值得。


Mer86


奧運會做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運動,舉辦奧運會,能充分顯示一個國家的實力,提高舉辦城市的知名度,增加旅遊業,餐飲服業收入,可是近幾年一些發達城市都不願舉辦奧運會了,這是為什麼呢?

(一)投資巨大。舉辦奧運會,要興建大批世界規模的體育場館,修建奧運村,增加大量體育設施,以及與其相關的服務設施,舉辦城市要提高自己的形象,對城市面貌都要改建擴建,這些投資非常大,需要幾百個億,一般城市難以承受。

(二)耗時長。從申辦奧運會的籌備,到奧運會的召開,耗時十年左右,浪費了巨大人力和物力。

(三)舉辦奧運會並不一定贏利。舉辦奧運會能促進該城市旅遊業的發展,一些服務性單位及交通部門都會得到很大的實惠,然而相比奧運投資只不過九牛一毛,而且建設的體育場館大多不能像北京奧運場館那樣得到充分利用,很多奧運會舉辦方都是虧損的,比如漢城奧運會,倫敦奧運會以及里約奧運會等,奧運會所產生的債務很多年才能償清。

(四)發達國家城市知名度高。發達國家的城市不像發展中國家那樣,需要提高知名度,促進城市發展,發達國家大城市在國際上往往知名度非常高,如紐約、倫敦、悉尼等。

上述原因導致一些奧運會申辦城市逐漸減少,甚至無人問津,2024年奧運會只有巴黎和倫敦申辦,202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無人問津,國際奧委會於2017年8月1日做出決定分別由巴黎和倫敦舉辦2o24和2028年奧運會。

鑑於上述原因,許多國際奧委會委員提出讓中國北京舉辦2O32年奧運會,一是中國人口多,二是北京有成功舉辦奧運會的經驗。這些奧委會委員這時想到了中國,在一些中國優勢項上處處打壓中國,尤其在平昌冬奧會上,對中國吹黑哨,使中國和加拿大並列,成了犯規王,那時咋不想一想中國人的感受呢?



追夢人133639901


很正常呀,首先就是錢的問題,其次奧運會的關注度也在減少。最後更重要的是,如果你開了一個小賣店,每天你可以賣一百塊錢的東西,突然來了一夥人每天買一千塊錢東西,為了滿足人家的需要,你需要進更多的東西,需要建更大的房子,僱傭兩個服務員等等,突然一兩年後這夥人搬走了。你發現你進的東西賣不出去了最後壞在家裡了,房子大了,維護費用不夠了,冬季取暖費用增加了,不需要那麼多工作的人了,服務員你要辭退了,辭退還要賠償服務員的違約金等等,而且由於你這一年掙得多了,家裡添置了很多電器和娛樂設施,每天的伙食也改善了很多,現在電費變高了,電器捨不得用了,每天的伙食也變成了一年前了,本來感覺沒啥,現在卻感覺猶如嚼蠟,最後你還發現,自己擴充店面的錢還沒有完全賺回來!這與一些城市舉辦奧運會一個道理,為了舉辦奧運會,需要建造大量基礎體育設施,為了迎接突然來的遊客,要增加大量的購物,娛樂設施,同時為了迎接遊客你還要建設路,增加城市交通工具,引進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等等!這個氣球被吹大了,一方面花了很多錢去建這些,另一方面最主要,等到遊客走了,體育設施的維修運行,超過該城市本身消費能力的購物,娛樂設施的運營,建設的路,引進的外來務工而且沒有走的人員的安置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如何處理!同時因為大量遊客的原因,導致當地物價增長,而且遊客在當地人收入增多,遊客走了,收入低了,但是物價可不是立馬能下去的!這一系列問題,將極大程度的引發一個城市一段時間的陣痛,所以很多城市和國家是不幹這種賠本的買賣的!


瘋狂多特


辦奧運也分有能力盈利和無能力盈利。凡是那些小國弱國是辦不起奧運會的。資本主義體制的國家由於是企業出面辦奧運,多數也很難盈利。據說過去僅有美國亞特蘭大辦過一屆盈利的奧運會。但是中國則不同。一是中國人口眾多,奧運門票銷售也就多。二是中國是社會主義體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效率高,降低了費用。三是中國基建能力很強,造價更便宜。並且道路等級提高和也有利於今後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場館奧運會之後還可以供全民健身使用。因此,同樣是辦奧運,外國人不想辦是因為他們沒那個本事做到盈利。當外國人不想辦的時候,中國藉機壓價拿過來,把他辦成一次盈利的奧運,也失為一種有利的選擇。就像炒股或者做生意,很多人炒股總是虧損,但是高手卻能籍此大筆盈利。這就是商業智慧水平不同。如果中國能夠切實做好預算,確實保證能辦好一屆奧運會,又何樂不為呢?不一定隨西方之大流!既給了國際奧委會面子,又娛樂了中國民眾,還附帶做成又一筆大生意,三贏!


老樊童


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了奧運會,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也促進了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全民體育正是在那時普及開來。奧運會作為全球盛會,為何現在眾多發達國家退出奧運會的申辦?

首先、不得不承認,奧運會的舉辦需要耗費大量錢財,從前期準備申請是城市形象的宣傳,到申請成功後各種場館的修建,再到奧運會開幕後的運營。投入之大不是所有城市都願意並有能力承擔的。其次、奧運會之後,很多專門修建的場館呈現閒置的狀態,各類場館沒法很好的被繼續利用也是最大的浪費。第三、各國對於未來安全問題的考慮也是他們不願申請奧運會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現在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每次舉辦奧運會,整個城市就如臨大敵,各種安檢、食檢、宵禁都會對城市的正常運轉造成困擾。第四、最開始,舉辦奧運會在促進全民體育的同時也可以彰顯城市實力,提升城市價值。如今,發達國家早已不需要通過奧運會達到此目的,其他國家也已認清自己真實水平,不再靠奧運會來虛張聲勢。強國不想辦,弱國辦不起是現狀。

奧運會從最初的體育競技到現在包含了越來越複雜的意義。其實,奧運會再大也不過只是運動會,體育本身才是其主旨,何時我們能擺脫其中蘊含的政治、經濟、國家實力等體育之外的東西,何時我們才能提起對奧運會申辦的積極性,重新燃起對奧運會的熱情。


今體育


前些日子看到奧委會主席說中國作為大國,要主動承擔起舉辦奧運會的重任,網友們一邊倒地認為還是拉倒吧,誰想辦誰去辦,作為曾經各國爭先恐後申請舉辦的國際盛會,奧運會為何落得如今這般尷尬局面?

都說極盡輝煌之後就是沒落,自北京奧運會驚豔世界之後,奧運會開始走下坡路,發達國家不願意辦,落後國家辦不起,結果是申請舉辦奧運會的城市越來越少,奧委會不得已之下只好分配城市,2017年7月,國際奧委會決定由法國巴黎承辦2024年奧運會,由美國洛杉磯承辦2028年奧運會。

我想我們都有一個明顯的感覺,那就是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們都不怎麼關注奧運會了,連獎牌榜都不怎麼在乎了,這其實是一種國家和民族自信的表現,因為我們已經不需要通過奧運會向世界展示祖國的強大了,這就像一個產品家喻戶曉之後就沒必要打廣告了,發達國家已經不需要通過奧運會像世界證明什麼。

許多發展中國家還是渴望舉辦奧運會的,但這些國家沒有足夠的實力去獲得舉辦權,奧委會也不敢讓這些國家舉辦,因為一旦辦砸了,那奧委會就成了國際笑話,而且奧運會嚴格的篩選流程就讓這些國家的城市只能望洋興嘆。

一個貴重的玩具,有錢人玩膩了,沒錢了玩不起,那這個玩具也就沒啥市場了,唯一的辦法就是等沒錢人變得有錢了再去玩這個玩具。

奧運會已經很久沒有做出改變了,現有的玩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再等下去,奧運會也可能成為歷史,要想避免這樣的命運,那就要尋求改變。

如果奧運會能擺脫政治的控制,那才能真正成為為體育而生的體育盛宴,而不是現在這樣烏煙瘴氣,黑幕重重的政治工具。


珞珈評論社


奧林匹克運動會(希臘語: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法語:Jeux olympiques;英語:Olympic Games)簡稱“奧運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一屆,會期不超過16日,分為夏季奧運會(奧運會)、冬季奧運會(冬奧會)、夏季殘疾人奧運會(殘奧會)、冬季殘疾人奧運會、夏季青年奧運會(青奧會)和冬季青年奧運會。

一些國家不願意舉辦奧運會的原因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1.經濟問題。舉辦奧運會需要投入大量金錢,而且投進去的錢並不會馬上賺回來,尤其是在國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就不願舉辦奧運會了。

2.政治原因。比如某些國家與一些世界強國國際關係有很大沖突,那麼他們也不願舉辦奧運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