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末年五胡是怎麼在當時中原地區立足的?

休遠


這主要是因為剛剛經歷了東漢末年,三國亂世,各個政權相互征伐,連年征戰,使得青壯年勞動力銳減,好多土地無人耕種,西晉剛剛建立,急需恢復生產力,但是人口也不可能一時半會兒就漲上來,該怎麼辦呢,西晉王朝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把胡人遷至內地,由一個放牧的流離生活改成耕種定居式生活!

然後西晉王朝為了安撫遷過來的胡人,制訂了很多有利於他們的政策,甚至在與漢人發生衝突時,地方官吏無論胡人對錯,都偏向胡人,訓斥漢人,久而久之,胡人在中原立足了,並且覺得漢人軟弱,不過如此,最終造成了後來的五胡亂華!


望月dai曉


所謂“五胡",指的是生活在我國西部和北部地區的匈奴、羯、鮮卑、氐、羌等五個遊牧民族。東漢以後,這些民族逐漸開始從事農業生產,不斷向內地遷徙。同時,魏晉政權為了補充兵員和勞力,也強制胡人內遷。內遷的大體範圍是:河套一帶的匈奴人南遷至山西汾河流域;羯族的一部分由西域遷居山西的武鄉(山西榆社)一帶;大漠南北的鮮卑人一支東遷至遼寧一帶,另一支西遷至甘肅、青海;原來居住在甘肅、青海一帶的氐族和羌族,一部分遷入甘肅東部和陝西境內,一部分南入四川。到了西晉初年,內遷的匈奴、鮮卑、烏桓等族人達四十餘萬;氐、羌等族遷入關中的達五十餘萬,佔關中人口之半。

西晉是一個昏冗、腐朽的統治集團,晉武帝死後,宗室儲王之間首先爆發了宮廷鬥爭,接著出現了“八王之亂"。戰爭和天災迫使黃河流域的居民無法生存,盲目外流,西晉統治的社會基礎基本崩潰。

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山西起兵反晉,不久,羯人石勒也在山東一帶起事。316年,匈奴兵攻破長安,晉愍帝(司馬鄴)出降,西晉滅亡。

在北方和巴蜀地區,從304年劉淵稱王到439年北魏統一北方的一百三十六年間,內遷各族和一部分漢人共建立了二十個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


湖北老衛


從漢、魏以來,我國西境和北境的少數族不斷內遷,一直到北魏末六鎮之亂後鮮卑人最後全部湧進塞內為止。

匈奴人的遷徙

東漢時期,而南匈奴率五千餘落依附東漢。初居五原塞(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以東、包頭市西、鳥拉山以南),不久遷至西河美稷(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之納林)。東漢王朝以巨大的軍費,每年一億九十餘萬,供給南匈奴,使為西北的外圍,以抵禦北匈奴。

其後鮮卑的勢力,日益西漸,至盡有匈奴故地。且趨五原攻匈奴南單于,殺左萸鞬日逐王。南匈奴感受鮮卑的壓迫,於是亦益南徙塞內,到達了晉陝高原北部,最後建庭于山西離石的左國城(今山西離石北)。黃巾起義爆發,東漢政府欲調發南匈奴兵鎮壓,匈奴部眾不從,殺單于羌渠,別立須ト骨都侯為單于。


羌渠子於扶羅既不得立為單于,求助於漢,值漢衰亡,於扶羅遂乘釁將數千騎與白波起義軍合兵,略地趙、魏,兵鋒及於河南。後曹操以南何奴處內地,人口繁殖,勢力漸大,始分匈奴為五部,以弱其勢。每部置帥,選漢人做司馬,來監督他們。魏末又改帥稱都尉。


左部都尉統萬餘落,居故茲氐縣(今山西臨汾市南):右部都尉六千餘落,居祁縣(今山西祁縣東南);南部都尉二千餘落,居蒲子縣(今山西隰縣);北部都尉四千餘落,居新興縣(今山西忻州);中部都尉六千餘落,居大陵縣(今山西文水東北)。至此已有匈奴三萬餘落,分佈於今山西汾水流域。

曹操還通過幷州刺史梁習,“禮召其豪右,稍稍薦舉,使詣幕府;豪右已盡,乃次發諸丁強,以為義從。又因大軍出征,分請以為勇力,吏兵已去之後,稍移其家,前後送鄴,凡數萬口。…單于恭順,名王稽顙,部曲服事供職,同於編戶”。這樣一來,保塞的匈奴不論上層、下層,全都被置於曹操的有效控制之下。


西晉初年(公元265287年),塞外匈奴歸附者,一次兩萬餘部落,一次兩萬九千三百人,一次十餘萬ロ,一次一萬ー千五百等。前後有十九種,各按部落,居住塞內。而其他所謂“雜虜”之以“內附”而移居中原內地者,亦“前後千餘輩,甚至有“男女十萬口”的。

十六國時期,匈奴入塞十九種中之屠各種劉氐建漢、前趙政權(公元304-329年);羌渠種石氐建後趙國(公元319-349年),赫連氐建大夏國(公元407-431年)。


當東漢時,還有一支遊牧於青海祁連縣西北黑河流域的盧水胡,後來他們也驅著畜群向東北遷徙。魏晉之際,盧水胡的一支已經到達了今天甘肅的張掖、高臺附近的黑河流域,而且逐漸從遊牧轉向農業的定居生活,他們稱為臨松(郡名,今甘肅張掖南)盧水胡。

這一支的部落西長大沮渠氐以後建北涼國(公元397-439年)。由於大沮渠氐先世曾為匈奴左沮渠之官,故以官名為氐。

鮮卑的內遷


公元1世紀左右,在今西拉木倫河流域以北的蒙古草原東部住有遊牧部落,這些遊牧部落後來形成為一個大的部落,中國史上稱此遊牧部族為鮮卑。自蹋頓單于為曹操擊殺以後,塞外烏桓族的國家是天折了,而鮮卑族的勢力在那時卻方興未艾。


烏桓族人原來的分佈地區較南,在老哈河流域;而鮮卑族人原來的分佈地區較北,在西拉木倫河流域。公元1世紀50年代,匈奴汗國內部分裂之後,北匈奴西遷,南匈奴保塞,今天的蒙古草原,在那時一度成了無主的地帶。


於是烏桓人出而佔領漠南,鮮卑人出而佔領漠北,做了蒙古草原新的主人,中國北部形勢至此一變。公元155年,鮮卑的勢力推進到匈奴汗國的本部鄂爾渾、土拉河流域。原來蒙古草原上留下來的“例奴餘眾尚有十餘萬落”、在鮮卑統治蒙古草原之後,他們也就加入鮮卑的部落結合,“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

從本來是“隔在漠北”,“無軍長之帥,廬邑之居”的鮮卑部落,不到一個世紀,發展成為“東接遼水,西當西域”,“兵利馬疾,過於匈奴”的鮮卑部族,外在的原因,固然由於匈奴汗國之瓦解與東漢統治政權由於小農的破產而帶來的軍事威力之衰落;但內在的原因還是由於鮮卑族生產力的發展與人口增多的緣故。


從公元1世紀以來,漢人就與鮮卑人“通胡市”,以後又因漢地先進生產技術和“精金良鐵”不斷輸入鮮卑的緣故,鮮卑的生產力獲得更快的發展。這一切都是鮮卑族人口日益稠密的徵候。


大約從這一時期起,在東漢的邊塞一從東北的遼水起到西北的河西走廊止,鮮卑人向東漢政權的總進攻已經開始了。這一斗爭,一直延續到公元4世紀末拓跋氐入主中原為止,持續了二百多年之久。

鮮卑勢力向匈奴汗國推進的時期,鮮卑族正處於原始公社制解體而進入家長奴隸制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戰爭和軍事組織成為鮮卑人民生活的正常職能;在他們看來,掠奪是比辛勤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耀的事情。以前他們進行戰爭,僅僅為報復侵犯,或為了擴大感覺不夠的領土;現在他們進行戰爭,則是為了掠奪。


戰爭成為鮮卑人的正常的職業。他們與匈奴人、漢人直接為鄰,又經常與匈奴人、漢人進行戰爭,這就促進了鮮卑族軍事組織的鞏固和發展。氐族和軍事貴族在鮮卑族裡形成了戰俘奴隸也大量出現了。


自從2世紀起,鮮卑人就組成了部落聯盟,其中有幾個已經有了最高軍事首領,不過那時的王,是從貴族裡面推選出來的,而不是世襲的。國王在戰爭中獲得大量的戰利品,他擁有許多牧地、牲畜和奴隸,王權便這樣地逐漸鞏固起來。

2世紀50年代,鮮卑各部落推選檀石槐為最高軍事首領。檀石槐建庭(鮮卑族的政治中心)於高柳(今山西陽高西北)北三百餘里彈汗山(今河北尚義大青山)敬仇水(今東洋河)上,有控弦之士十萬,兵馬甚盛。“南鈔漢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


東西萬二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網羅山川水澤鹽池甚廣”,成為新興的強大力量。檀石槐仿照匈奴遺制,“分其地為中、東、西三部。從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接夫餘、涉貊為東部,二十餘邑(部落),其大人曰彌加、厥機、素利、槐頭: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為中部,十餘邑(部落),其大人日柯最厥居、慕容等,為大帥;從上谷以西至燉煌,西接烏孫為西部十餘邑(部落),其大人日置鍵落羅、日律推演、宴荔遊等,皆為大帥,而制屬檀石槐”。

掠奪戰爭加強了最高軍事首領以及次要首領的權力,由同一家族中選出他們後繼者的習慣漸漸地變為世襲的權力。對於這種權力,他們最初是容忍,其次是要求,最後便是算奪了世襲的王位與世襲貴族的基礎便從此奠定下了。於是自檀石槐以後,“諸大人遂世相傳襲”了。


參加檀石槐部落聯盟的部落貴族:東部大人槐頭,就是宇文部大人的祖先莫槐;中部大人慕容,就是徒何部大人墓容氏的祖先;西部大人推演,可能就是拓跋部大人推寅的異譯。檀石槐時代・是初期鮮卑族的全盛時期,《魏書・序紀》稱拓跋氏之先“統國一:十六・大姓九十九”,恐怕也就是指檀石槐時代的部落聯盟而言。


其後檀石槐子孫式微,但是檀石槐的英雄事蹟卻遺留在一般鮮卑人的記憶中,非常鮮明。拓跋氏為了誇耀其悠遠的家世起見,就把這非直系祖先的檀石槐的事業攘奪過來,作為拓跋氏先世的光榮業績。


自檀石槐死後,到了度步根(檀石槐孫)時代,這個部落聯盟勢力漸趨衰落。另一鮮卑小帥軻比能的勢力逐漸興起。軻比能牧地之廣及獲得各部落共同之推崇,雖“猶未能及檀石槐”。而因其“部落近塞”的緣故,當東漢末年,曾有不少漢人由河北逃至塞上,軻比能部落就從這些流亡的漢人那裡學會了製造兵器和鎧楯的方法。3世紀20年代,曹操西征馬超於關中,河間郡民田銀、蘇伯起義,鳥丸校尉閱柔徵發軻比能所統率的騎兵三千餘前往鎮壓,由此使軻比能的勢力更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3世紀30年代,軻比能已有“控弦十餘萬騎”,“從雲中(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五原(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以東抵遼水皆為鮮卑庭”,成為塞上最強大的勢力了。同時,軻比能又採用了漢人的習慣,“勒御部眾,擬則中國,出入弋獵,建立旌麾,以鼓節為進退”。從這時起,近塞的鮮卑人,開始學習漢族的文字,鮮卑族的漢化,比檀石槐時代更進一步了。


3世紀40年代,軻比能被刺身死,鮮卑人繼續向中原地區擴展勢力。自檀石槐時代起,他們早就在塞上分為三路向前推進。檀石槐時代的中部大人慕容氐的牧地逐漸向東部移動,與東部大人宇文氐及遼西鮮卑段氏,向遼水流域推進,任左翼;檀石槐時代的西部大人拓跋氐的牧地也逐漸向中部轉移,過了若干年後,


又自今內蒙古地區向長城內的山西、河北挺進,為中路;拓跋氐的支族禿發氐仍為西部大人,留居河西走廊,與後來號為隴西鮮卑的乞伏氐,向中原地區的西北部陝甘進展,任右翼。慕容氐的另一支族吐谷渾擔任對青海草原的征服。


氐、羌的遷徙

西羌各族,以廣漠的青海草原為他們放牧的場所。他們每遇壓迫,即行退卻。史稱當時諸羌“各自為種,任隨所之”。徒於川滇邊境的為犛牛種,即越雋羌徙於四川西北的為白馬種,即廣漢羌;居於甘肅西南的為參狼種,即武都羌;本來留居在青海湟水兩岸,而後又徙居西海鹽池(今青海湖)左右的為研種,即湟中羌。


漢宣帝時(公元前63年),先零羌渡湟水,進攻金城(郡治允吾,今甘肅水靖西北);元帝時(公元前42年),羌鄉姐等七種進攻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均先後為西漢將領趙充國、馮奉世統率的軍隊所擊潰。故史稱水光(公元前43年)以後,漢邊疆無事,達六十餘年。

新莽時代,取西海之地,置西海郡,築五縣,“邊海亭燧相望”。王莽死後,羌又入居塞內。隗囂據隴西,曾發羌人為兵;隗器死,羌人遂更深入內地而遍佈於今甘肅西南之境。東漢初,馬援擊破先零羌,徙其人於天水、隴西、扶風三郡之地。


先零、卑湳諸羌,先居大小榆谷(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西),土地肥美,故並皆富強。後燒當羌(即研種羌,在西漢時,研種的部落酋長燒當最豪健,故後以燒當為部落之稱號)奪居大小榆谷,逐漸發展,成為強大的部落。公元58年,漢政府出兵奪取大小榆谷,徙燒當族人七千口於關中三輔之地。


燒當羌既失大小榆谷,走析支河曲(今青海東南境河曲之地),常結合其他羌部落,進攻東漢邊塞,以圖奪回他們舊日的牧地。漢政府在公元2世紀初,出兵三萬擊破燒當羌,徙其族人六千餘口於漢陽(郡治冀,今甘肅甘谷南)、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鎮原南)、隴西於是夾黃河兩岸,列置電田三十五部,作為以後開拓青海、設置郡縣的準備。

當時移居內地的羌族移民,佈滿關隴都縣,“皆為吏人豪右所徭役,積以愁怨”,他們早就要起而反抗。

而那時的東漢王朝,由於軍事實力的衰落,為了挽回這種頹勢起見,乃徵發羌族移民,編成僱傭軍,去遠征西域。羌族移民“懼遠屯不還,行到酒泉,多有散叛。諸都發兵做遮,或覆其廬落”。於是諸羌同時驚潰,釀成了統治階級歷史書上的所謂“羌患”。

隨著東漢統治日益腐敗與其內部力量之日益衰弱,羌族的進攻,遂日益頻繁起來。他們的兵鋒,曾“南入蜀、漢,東掠趙、魏,唐突軹關,侵及河內”。漢與羌人所進行的戰爭,遂不得不日益由進攻轉變為防禦了。


羌族原來有一百五十“種”,“氐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為種號"。迄至東漢時,羌族還沒有國家形式出現,“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為雄”。其五十二種,衰少,不能自立,分散為附落,或絕滅無後,或引而遠去。其八十九種,唯鍾最強,勝兵十餘萬,其餘大者萬餘人少者數千人”。順帝時(公元126-144年),東漢王朝對近塞的羌族戰士人數,曾有過統計,認為合起來在二十萬人左右,當然,絕遠地區的羌部落戰士人數,尚不計算在內。


自安帝時代起,終東漢之末,“羌患”三起,雖終於弭平,而一直到西晉之初,馮翊(郡治臨晉,今陝西大荔)、北地(郡治泥陽今陝西銅川市南)、新平(今陝西銅川市西南)、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鎮原南)界內,還是佈滿了羌人。因此在十六國時代.燒當部落的一支,南安赤亭(今甘肅隴西西)羌姚氐得以糾集其族人,在關中建立後秦國(公元386-417年)。

氐人自“稱盤瓠之後”,可能與崇拜狗圖騰的南方少數民族是血緣近親,後向西發展,和冉魏夷、白馬羌混合以後,他們的“嫁娶有似於羌”稱之為“西戎”了。東漢末,氐族中最強大的“部落大帥”,數仇池(山名,在今甘肅西和縣西南洛峪)楊氐。仇池“地方百頃,因以百頃為號。四面陡絕,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腸蟠道三十六回,山上豐水泉,煮土成鹽"。酋長楊千萬稱百頃氐王,與興國(今甘肅秦安東北)氐王阿貴,各有部落萬餘家。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西征馬超,千萬與阿貴聯兵抗曹,操遺將夏侯淵滅阿貴,逐千萬,收氐谷十餘萬斛。操又遣將徐晃進平隃麋(今陝西隴縣東)、汧(今陝西隴縣南)櫝仇夷諸氐。操擊張魯於漢中,武都氐人塞道,操擊破氐人,收其麥以給軍食。又進破氐王竇茂之眾於河池(今甘肅徹縣西北)。前後徙武都氐人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地界。

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武都氐王楊僕率部眾內附,居漢陽郡。正始元年(公元240年),郭準徙氐人三千餘落於關中。一直到西晉初年,氐人佈滿秦隴地區的天水(郡治上邽,今甘肅天水市)、南安(郡治道,今甘肅隴西東北)、扶風(都治池陽,今陝西三原西南)、始平(郡治槐裡,今陝西興平東南)、京兆(都治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一帶。


楊千萬孫子楊飛龍,西晉之初,返回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南八十里)。其子楊茂搜,值西晉亂亡,率部落還保百頃。其後浸盛,盡有漢武都郡之地,建仇池國(公元296-506年),然僻小不預於十六國之數。而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東南)氐族部落酋長苻氐建前秦國(公元352-394年),至符堅時,最為強盛,曾統一中原地區。堅敗,又有略陽氐呂光據姑臧建後涼國(公元387-40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