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商業火箭能做到世界第三嗎?軍事專家這幾個觀點讓人眼前一亮

國產商業火箭能做到世界第三嗎?軍事專家這幾個觀點讓人眼前一亮

據媒體報道,我國民用航天發射公司藍箭集團在發佈會上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運載火箭以及新型發動機,即“朱雀2”型火箭和“天鵲”火箭發動機,按照其規劃來看,這款火箭未來還會擁有一定的可回收能力,從而極大的降低成本。這款火箭未來將會和我國的快舟系列一樣成為商業航天發射的先進火箭,在擁有一定運輸能力的同時,最大的優勢就在與成本,按照其設計來看,現在的成本就僅有長征系列的一半左右,未來還會進一步降低。這兩款先進的航天設備是我國目前在規劃的先進航天器之一,藍箭集團研發成功這款火箭後,我國在商業衛星發射上完全可以和美俄等媲美。

國產商業火箭能做到世界第三嗎?軍事專家這幾個觀點讓人眼前一亮

藍箭集團推出的這款火箭就技術和運載係數而言並不算先進,但其優勢就是成本較低,其200噸的起飛重量只能達到4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實際上是比較差的,但就其噸位和運載能力來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一款,和國際上同類火箭相比,基本上也在伯仲之間,在研發成功以後這款火箭可以擁有不錯的運載能力。唯一的問題就是“天鵲”火箭發動機的推力比較小,僅有80噸,如果未來需要研發更大的火箭,就需要研發更大的發動機了,如果要研發出一款起飛重量在1000噸的火箭,就至少需要數臺200噸級的發動機才可以了,而這就是目前唯一的問題,但任何研發都是由小到大的,第一臺發動機能達到80噸推力,實際上已經相當不錯。

國產商業火箭能做到世界第三嗎?軍事專家這幾個觀點讓人眼前一亮

4噸的載荷實際上已經足以發射絕大多數商業衛星,要知道,早期的載人航天器重量也只不過4到5噸而已,而絕大多數衛星重量還不到1噸,4噸的重量甚至可以進行多枚衛星的發射,已經足以解決大多數問題了,如果用捆綁式的辦法進行發射,5臺這種發動機可以帶來400噸的起飛重量,可以將載荷提升到10噸以上,這樣甚至可以進行載人航天作業了。目前唯一的問題就是藍箭航天能否按計劃研發成功這款商業火箭,不過這反而不是太大的問題,之前快舟10和長征11號已經取得了多次成功,且在200噸級火箭上我國技術早已成熟,因此這反而不是最大的問題。

國產商業火箭能做到世界第三嗎?軍事專家這幾個觀點讓人眼前一亮

在這種情況下,藍箭系列火箭唯一的問題就是訂單了,商業航天如果沒有足夠的訂單支撐,那麼無論是成本還是投資都會入不敷出,但我國航天部門完全有可能將一部分衛星發射任務訂單放給國內,按照我國每年發射超過40顆衛星的規模來看,其訂單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相對於長征系列火箭,朱雀系列也有其自己的優勢,而隨著我國航天部門的逐漸擴張,實際上也不可能浪費多餘的精力在商業衛星發射上,讓商業航天公司研發快舟、朱雀系列火箭實際上能極大緩解我國航天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