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陶然:良知是這個世界最可寶貴的東西

孫陶然:良知是這個世界最可寶貴的東西

我看過一個小故事,東西德對立的時候,住在柏林的東德人用各種各樣的辦法想逃到西德,於是東德政府建起了柏林牆,用於阻止東德人的逃亡,但依然有很多東德人鋌而走險,這時候東德政府命令士兵向越界的人開槍。很多越界者死於士兵的槍下,兩德統一後法院審判那些開槍的士兵,有士兵辯解說他們只是在執行上級的命令,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法官最後依然判決他們有罪,依據是執行命令是你的職責,但是把槍口抬高一寸是你的良知,言下之意,作為一名士兵,雖然你要執行命令向越境的人開槍,但是如果你有良知,你應該知道這個命令是錯的,你可以把槍口抬高一寸讓自己打不準。

良知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好萊塢大片的標準模式是位置很高的壞人作惡,但最後體系內總有那麼一兩個小人物,因為自己的良知而站出來,揭露事實的真相,還世界一個公道。

人若失去了良知,就和動物無異了,按佛教所說就淪入了畜生道、魔鬼道;一個社會若沒有良知,這個社會是沒有希望的。最悲哀的,不是這個社會存在黑暗,而是這個社會沒有良知;最悲哀的,不是這個世界上存在謊言,而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在重複著謊言,甚者為謊言旁徵博引、引經據典進行背書。

英雄和梟雄最大的區別是,英雄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為了堅持道德底線和原則可以損失金錢、地位甚至自己的生命;梟雄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從這個意義角度上講,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只要你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也是好萊塢電影永恆的主題,那些有良知的人、那些堅守道德底線的人最終還世界一個公平,留給了世界希望。時運不濟的時候,英雄會有巨大的損失甚至失去生命,但依然會受後世所尊敬和神往。梟雄,縱然可以得逞於一時,但必然是一個孤家寡人,為後世所唾棄,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早晨起來,朋友圈裡面刷屏了一篇文章《資本的道德底線》,作者名叫釣叟,文中提到有人去抄底某個正飽受詬病公司的股票,其中甚至不乏某些大名鼎鼎的基金,作者認為資本市場的道德底線是有些錢是能賺的,有些錢是不能賺的,“我能接受黑社會與文明社會的共存,但必須涇渭分明,黑社會就永遠在該呆的陰暗角落裡如同鼴鼠一樣生存。人類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

我無法接受文明社會以我們的資源和陽光,去為他們輸血、去為他們洗白,去為他們背書——這是我不能接受的。”我非常贊同。

很多年前,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劉東華,曾經給我講過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宗旨是“先論是非再論成敗”,我非常的贊同。中國社會有一種傾向:成王敗寇,做成了,沒有人會關注他的手段是否正當,相反所有人都會想去和他呼朋喚友,以認識他為榮,並希望沾一點兒光分一杯羹,這是非常錯誤的風氣。

必須先論是非再論成敗,若方法不對、方法不當,違背了道德底線,即便獲得了再多的名和利也不能稱之為成功,一個社會若沒有這樣的良知,這個社會是沒有希望的。

我們不能乞求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具備這樣的良知,但是作為社會精英,有責任和義務自己堅守良知,並引導社會大眾堅守良知,尤其是媒體和公知,因為你們不僅僅是社會精英,更是社會的良心,應該要求自己有更高的道德底線。

我是一個很有禮貌、很在乎對方感受的人,但印象中有兩次我在飯桌上確實失禮了,都是因為同桌上有我認為有重大道德虧欠的人,雖然不至於拂袖而去,但我堅持不與對方寒暄、不與對方喝酒,因為我的良知不允許我和觸犯道德底線的人呼朋喚友,稱兄道弟。

這個世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堅守良知,這個世界就會更好;如果每個人都放棄良知,這個世界就沒有希望;如果多一個人堅守良知,這個世界就多一分希望。這也是所有好萊塢大片給人類以信心和希望之所在:在世界陷於危難之中時,總有某個不起眼的人挺身而出,拯救地球,當黑暗已經籠罩整個社會時,總有某個小人物不畏強權去找出真相,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前者,是責任,後者是良知,若無良知,就不可能挺身而出,擔當責任。我喜歡那句話:你有肆無忌憚踐踏道德底線的自由,上天也有懲罰你的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