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性,才能修养出更好的自己

万物有灵,万物有因,万物生长皆符合自然之法。事物发展遵循着一定定律,自然无浊,纯朴无暇,生命之轨迹已成定论,万物皆属于必然之下,无须我们再雕琢细刻。故而顺乎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崇尚自然之美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浑沌之死》中倏忽二人本是怀揣感恩之情来报答浑沌,不料,当他们为浑沌开凿出用来看、听、吃、呼吸的七窍时,浑沌也走入了死亡之渊。因好意酿造的悲剧是最为痛苦的,以如此意外的结局收场也是倏忽所没有想到的。当浑沌按照着自己一定的自然规律所生活时,倏忽却刻意地改变了其特定的本性,自然之法的改变造成了浑沌的死亡。

顺其自然,尊重事物本性和客观规律是我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一味的从主观出发,而忽视了事物本身的实际情况,往往我们所预想的结果会与实际相违背。庄子通过这样的故事揭示给我们最纯朴的道理,生于自然之下,必要“顺物自然”。

顺应天性,才能修养出更好的自己

此道理同样吻合于做人之道。一个人自出生就注定了他独属的个性与内涵,我们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做事方法,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灵魂。当我们被刻意改变时,我们会发出前所未有的反抗感和厌恶感,这就是我们往往无法被改变也无法改变别人的原因所在。当我们在成长中奠定了属于自己的特性,它便会终日与我们相伴且伴随我们的成长而愈发牢固,所以当我们嫉羡别人所拥有的品行和作为时,强大的自我特性使我们无法完成复制,即使复制出别人所拥有的条件,我们所得到的也仅仅是一副皮囊,在时间推移中,我们便会对此皮囊做出排斥。

顺应天性,才能修养出更好的自己

所以,在顺应自己天性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天性得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所需汲取别人所长,抓住真正符合自己的生存之道,从而通过不断地磨练契合成为自己的方法。曾有一句话说“人一辈子的奋斗,不就是为了挣脱这丧心病狂的自然。”当我们无法改变自然之时,就要顺从自然,在自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使自我得到新的提升。

浑沌之死蕴涵着庄子“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理念,于此同时也激发出我们对于生存之道的思考,于我看来,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对美的事物做出向往,我们会尝试改变自己而达到理想,但是这些改变都要顺乎自然,因为自然之美是最纯洁最无暇的。凡事皆有规律,我们要顺应自然赋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后天努力中根据自己的个性找到与自己最为匹配的生活方式,从而活出真正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