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二戰前的大量栓動步槍的還是保持著最初的彈倉容量!

時至今日,很多的栓動狙擊步槍的彈容還是保留著像二戰前栓動步槍的彈倉容量!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中正式步槍彈容5發

第一、栓動步槍的發展期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早期前裝槍

1、軍用制式步槍的最早出現是單發的前裝槍,那時就是單發單裝。在十九世紀二十~五十年代各國軍誡學家為密封火藥氣體和提高射擊精度進一步改進鉛彈裝填方式和彈丸形狀,使前裝槍逐漸趨於完善。

2、在1840年普魯士的“德萊塞”首先發明瞭使用撞針擊發紙質火藥包發射彈頭的原理,隨之後裝槍開始出現。

3、在1860年左右英國人博克薩發明的黃銅卷制的彈殼,在1871年又出現了衝壓成型的彈殼。著名的馬梯尼.亨利定裝式單發槍應該是最早的使用銅製彈殼、有底火和定型單頭的子彈的栓動步槍。當時是打一發上一發子彈。

4、在1860年時就出現了多發彈倉的槍支,英國人斯賓塞和亨利共同研製發明了利用後槍托和前護木中設置彈倉的步槍,大家在美國西部片中經常看到牛仔們使用這種槍!掰開槍支的後庭,塞入子彈。然後扣直槍支,每發射一發子彈就扳動一下槍下邊的“S”型扳手實現退殼和上彈!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後槍托彈倉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前護木彈倉

5、真正的栓動步槍的祖宗是毛瑟公司在1884年研製的71/84式步槍,步槍正式的出現了槍機下方的彈倉結構,將彈倉或彈匣裝入機匣進彈口處,依靠槍機後座和復進時完成退殼和進彈動作。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漢陽造的裝彈

第二、栓動步槍的成熟期

1、隨著無煙火藥和披甲彈頭的出現,真正意義的栓動步槍成型了,法國的1886式"勒貝爾"步槍,是當時世界上第一支相對情況下的小口徑步槍。德國也緊急研製裝備了1888式委員會步槍。

2、隨後世界各國開始了使用制式統一口徑銅彈殼帶底火彈藥、後裝彈倉,拉柄式栓動步槍的大規模研製。各個國家基本遵循著以上的發展模式進行開發!

3、在一戰前發展成型的各國主力栓動步槍有,德國毛瑟、美國春田、俄製莫辛、英制李恩、日製三八等幾款主力槍型。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李·恩菲爾德步槍射擊原理

第三、彈容設計

1、除了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以外,其他的步槍都是以5發彈倉為主。

2、從正式步槍出現到一戰結束,各國對步槍的認識還是存在著,步槍除了射擊以外還有拼刺格鬥的只要功能。正式因為有格鬥的需要所以很多的步槍都是被設計的很長的,當然槍長決定了射程這也是主要原因。

3、一支長槍加上刺刀後變得更長,這就符合一寸長一寸強的拼刺優勢!那時代的步槍家裝刺刀後長度都在1600mm以上。既然要拼刺所以要求槍身要長直、順滑,便於操作。

如果帶上一個外掛的彈匣會影響拼刺時的槍械使用!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李·恩菲爾德步槍的10發雙排彈匣

槍體內的彈倉空間只能容納5發彈藥,再想多隻能有兩種方法:

(1)增加槍機周圍的整體外徑,給彈倉創造空間。槍體過厚或太寬,不利於射擊操作和把持使用,所以這個方案不行!

(2)增加槍機下方的外置彈倉,這個方案是莫辛納甘採用的,所以在莫辛納甘的扳機圈前方有一個突出的外露彈倉,但是不大。這是因為莫辛納甘槍機部分要比毛瑟的外徑小,護木薄!

(3)使用外置彈匣供彈,考慮到彈匣的加工和維護在當時是很費事的,所以考慮的不多!英國當時財大氣粗花得起錢也就有了10發的彈匣!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M1八大粒的漏夾裝彈

4、一戰前的陸軍對戰進攻模式一支沿用人海隊列衝鋒,那時講究無畏的騎士精神,近距離的廝殺是主要的作戰模式。(為啥拿破崙用炮成名,就是因為破壞人海戰術的最佳方法是炮擊)所以軍方的老領導們對增加步槍的一次性裝填彈容很是不感冒!因此沒有對槍械發明者提出更高要求。

5、外置彈匣的使用要求對原有步槍的槍膛機匣結構做大的改動,已經研製出來的那些彈倉供彈的國家要改造現有的生產設備很是心痛。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MP40直彈匣

6、外置彈匣製造對鋼材的材質要求很高,當時薄板鋼材製造技術有限,還要專門設置生產線專門生產。所以彈匣的製造很耗費精力和財力、物力!能省一點就省一點的思路決定了老是彈倉步槍的繼續生產!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設計定型較晚所以能夠使用10發彈匣。

7、彈匣的可靠性不如彈倉好,彈倉內的彈藥被安裝在鋼製結構裡,相對牢固穩當,依靠底部的壓片式彈簧提供上升動力。彈匣因為是薄鐵板製作,在運輸使用中會有手裡變形的情況,影響裝彈和供彈。關鍵還是彈匣內的壓片式彈簧的工藝和耐久度不過關,彈簧的彈力不夠影響順暢供彈,彈匣滿彈裝填時間過長影響彈簧的記憶復位的特性!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98K彈倉下方的彈簧片被打開

彈匣這個毛病到現在還是有的,美國兵上彈匣時老是先找地方磕一下,鋼盔老是捱打!

我們的54式手槍手槍就是因為彈簧問題,所以不能滿裝7發子彈,經常是隻裝6發!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54式手槍裝6發很正常

第四、二戰前為啥不提高彈容

1、一次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的災難性的毀傷,過去的強國為此變得孱弱了!

二戰開始前的20年間,恢復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主要需要解決的!任何國家都沒有能力和閒暇來再發展輕武器。所以作為單兵主要武器的步槍被停滯發展了,有的也只是小的改造升級。

2、大量在一戰時期生產沒有使用完的槍支彈藥海量存在,不能輕易的放棄。原本用來一次裝填適用的那些彈夾回爐也是個麻煩事。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衝鋒的德軍

3、估計當時的參加過一戰的國家誰也沒有估計到間隔20年後還會發生更大規模的戰爭,從政治需求和軍事需求方面,新型的先進步槍沒有發展的機會。

勃朗寧在一戰結束後就發明了一支自動步槍,而且相對是很成熟的一支槍,結果被沉睡了20年才被迫啟用,啟用的時候相對來說已經是落後的了!美國人用它當班用機槍!表現不佳!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勃朗寧1918自動步槍被改成班用機槍

4、隨著戰爭的來臨,很多國家根據自己實際掌握的技術和實際需求,研製生產的很多的自動、半自動武器。有了新的技術平臺可以發展,老的誰也不會去在費力不討好的在發展!栓動步槍就是處在了這個尷尬的位置!尤其是美國M1半自動步槍將單兵火力帶到了一個新的技術平臺,各國隨著也按照他的特點研製自己的新槍,蘇聯的SVD,德國的G42、G44這些都超過了M1步槍!嚴格意義來講M1是現代步槍的1.5代!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5、二戰實戰中的步兵戰術和一戰有了很大區別,更多的戰鬥方式和類型出現了!尤其是巷戰的出現,老式栓動步槍的劣勢明顯。隨之衝鋒槍適時的海量裝備。

輕重機槍和通用機槍的出現,提高了戰術射擊距離的變化。600--800米重機槍開火、400--600米輕機槍開火,他們的火力覆蓋能控制在50--800米內,這時的單發步槍顯得就很弱了!只能作為補充射擊和維護射擊出現。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mg42機槍

在著力發展各種距離內的適用武器時,栓動步槍被原地不動的停滯發展了!直至淘汰!

6、因為栓動步槍的停滯發展所以彈容這個問題就是無所謂的事了!

第五、不需要的增容

1、一戰開始後,就有很多的狙擊步槍出現了。狙擊步槍要求的是遠距離精度射擊,要求的不是彈容,而是可靠的槍械結果。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思路對於多幾發子彈沒有要求。

2、時至今日,世界上的優良狙擊步槍大多使用的還是栓動步槍,而且很多的槍沒有大容量的彈匣!誇張的一些電影甚至是手動將子彈裝入槍膛,然後閉鎖射擊!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M21狙擊步槍

第五、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生存的原因。沒有擴容的栓動步槍的彈倉真的是不需要在擴大了,狗尾續貂的錯誤不會有重複!

和5發彈倉一樣命運的還有刺刀,現在的刺刀早就變味了,不再是殺敵的直接武器了,而是多功能性的存在,幾乎很少和槍膛在緊密貼合了!

二戰老式栓動步槍的彈倉增容問題

M9刺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