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和李冶,你更喜欢哪一个?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与代表。据统计,唐朝290年间竟然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其中最为著名的

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和李冶,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一、薛 涛

唐代女诗人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留下趣闻轶事最多的是薛涛,留下遗迹最多的也是薛涛。

据史书记载,薛涛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亲薛郧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父亲去世时,薛涛年仅14岁,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薛涛不得已,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

本来优越舒适的大小姐,一下子成为靠讨好男人为生的官妓,这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因此,艰难的生活给予了薛涛坚强不屈、高傲冷艳、外冷内热的性格。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即此一张名单,就可以知道薛涛在当时文坛的分量了。

薛涛的诗,以清丽见长,如这篇世所传诵的《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和李冶,你更喜欢哪一个?

薛涛在诗中暗暗兼用了《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两句以下的诗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

在古代女诗人中实属罕见的是,薛涛同时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在前去的路上,薛涛留下了《筹边楼》这部作品: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十四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薛涛显然对那一带的风土人情、边塞气概、兵家常识一定是了然于胸,同时也对唐时边将统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有所讽谏。所以才会写下“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这样有远见、有卓识、有反省、有用兵之气魄的诗句来。

明代文学家胡震亨曾这样评价薛涛的诗说:“薛工绝句,无雌声”,也就是说:薛涛的诗没有女子气,是好诗。

薛涛后脱乐籍,终身未嫁,定居浣花溪,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余生。

薛涛工书法,无女子气,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神韵,为时人推重,可惜无有流传。论才情人品,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当数第一。

二、刘采春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期江南女艺人。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她的嗓音婉转动人,歌声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不绝。

参军戏本是一种调笑性的诙谐剧,演员都是男子,刘采春以一女子演参军戏,这在唐代已属罕见,同时她又打破了参军戏一味以言词相戏弄的旧形式,而以歌唱加入表演。

更为可贵的是,刘采春有一个优伶之家,她的丈夫周季崇、丈夫的兄弟周季南、她的女儿周德华,都是职业优伶,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家庭戏班,在江浙一带名声很响,成为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

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即《啰唝曲》,《全唐诗》录存6首。下面这首就是其中非常出名的作品:

《啰唝曲六首》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

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和李冶,你更喜欢哪一个?

这类当时民间流行的小唱,在文人诗篇之外,确实另有风貌,一帜别树,以浓厚的民间气息,给人以新奇之感。其写作特色是:直叙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在语言上脱口而出,不事雕琢,在手法上纯用白描,全无烘托,而自饶姿韵,风味可掬。

此曲也在佳作如林的唐代诗坛上,赢得了诗评家的推崇。

三、鱼玄机

鱼玄机,字幼微,这个名字充满玄机,如同她短暂的一生。可惜她芳华26,就走上刑场,枉费了她的倾城之貌,也枉费了她的满腹诗才。后人总爱用“悲玄机”,对她的人生聊发感慨。

鱼玄机幼时受过良好教育,但是门第不高。

鱼幼薇大约在15岁时经温庭筠撮合嫁给补阙(为谏官)李亿为妾,情爱甚笃。但李亿的原配夫人出身望族,后"夫人妒,不能容",李亿对她也"爱衰",二十二岁的鱼幼薇正式在长安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鱼玄机对李亿虽有怨情,但还是一往情深。在她的诗作中,寄赠李亿的作品较多。其中有一首题做《寄李亿员外》的诗,反映出她与李亿的两情相依:

寄李亿员外

羞日遮红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所谓千金易得,真爱难求,鱼玄机以自己的经历,作了最高度化的概括,也成为千年传诵的名句。只是,李亿早与夫人离开长安,远赴他乡为官,自此不再归来。

她在道观门口贴上“鱼玄机诗文候教”,广交才子名流,往来酬唱,门庭若市。她终日游迹,放纵淫欲,喝酒行乐,调笑奢靡。她怎能耐住寂寞,辜负了大好春光。她更无法坚守自己对李亿的一份爱,没有人值得她从一而终。

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和李冶,你更喜欢哪一个?

鱼玄机把自己失落的情怀坦然宣泄于歌咏。《唐才子传·鱼玄机传》中评价她的诗“尤工韵调,情致繁缛”,正如这首《暮春即事》:

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

香飘罗绮谁家席,风送歌声何处楼?

街近鼓鼙喧晓睡,庭闲鹊语乱春愁。

安能追逐人间事,万里身同不系舟。

暮春是伤感的季节,不仅有时光流逝、春风不再的叹惋,也有春花飘零、伤怀惜暮的情绪。“香飘罗绮谁家席,风送歌声何处楼”用了两个问句,其实并不要任何人回答,只是要用他人的繁华欢乐,映衬自己内心的落寞孤单。

咸通九年,鱼玄机因私刑笞死侍婢绿翘事发,为京兆尹温璋所杀,虽咎由自取,亦引起许多后世文人同情;亦有一说经温庭筠等多方奔走,获救出狱后,改名虞有贤或鱼又玄。所以有人以为鱼玄机已经被杀,但此后还有诗作出现,可见未死。此后的事迹不显。

鱼玄机也许是唐代留下诗作最多的女诗人,《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

四、李 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中唐初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

李冶的诗才应该是唐朝女诗人中最好的。与许多著名诗人一样,李冶属于“弱龄早慧”,五六岁时已能出口成诗,尝作《咏蔷薇》,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与“嫁”谐音,其父因此预言她“必为失行妇”。这种所谓“诗谶”的故事虽有后人编造之嫌,但李冶的人生道路确实不平坦,这也体现在其作品之中。

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最出名的,莫过于那首《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远明月,至亲至疏夫妻。

长大后出家为女道士的李治姿容秀美,神情脱俗,又善弹琴,工翰墨,尤以诗才敏捷名闻遐迩,故当时文士皆与之游,与当时诗坛名宿刘长卿、陆羽、释皎然均有密切来往。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名士情意绵绵。一时成为社交名花。然而,她这辈子都没有嫁过人。

李治曾有过三次恋爱,三次真情的投入,换来的却是三次无情的辜负。诗中的“至亲至疏夫妻”,看似大彻大悟,实则仍在爱情的漩涡中挣扎徘徊。李治终究是一个天性烂漫的女子,究其一生也还是没有放下情。就像下面这首赋尽天下相思苦的作品:

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和李冶,你更喜欢哪一个?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李冶为女冠,生性风流,善作雅谑,善弹琴,尤工格律。与当时诗坛名宿刘长卿、陆羽(鸿渐)、释皎然均有密切来往。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名士情意绵绵。一时成为社交名花。

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一代名媛竟落得如此惨烈下场,哀哉。倘若,她当初不做女道士,会如何?至少会和寻常女子一样,能相夫教子,享受一份简单的幸福吧。只是,这世上芸芸众生,谁又能猜透命运的玄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