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全網質疑、交易量半月第一的FCoin到底怎麼回事?

熊市讓投資者或無精打采,或奄奄一息,但 FCoin 的出現,卻徹底點燃了大家的「熱情」。這是 FCoin 在全網媒體投放的新聞,

Fcoin 用了 15 天,交易量超過了 OKEx+幣安+火幣等 6 家交易所之和。

引起全網質疑、交易量半月第一的FCoin到底怎麼回事?

然而從部分冷錢包及換手率來看,FCoin有極強的刷量嫌疑。

同時,FCoin官方近期通過一些疑似軟文號發出回應稱,所有交易量真實存在,就算有刷量,那也是用戶自發進行的真實刷量行為,而非其他交易所常見的交易所內部刷量或者直接公佈假量;

這裡的意思可以簡單解讀為:

1、就刷量怎麼啦?那也是用戶自發的刷量,量雖然是刷的,但是是用戶之間真實的交易量;

2、其他交易所的數量則是交易所製造出來的,不是用戶真實的交易。

引起全網質疑、交易量半月第一的FCoin到底怎麼回事?

這是 FCoin 上線後的價格走勢,從私募到最高價格上漲了 100 倍,隨後即震盪暴跌。

說到FCoin,先得從創始人張健說起。他從2013年進入區塊鏈行業,2014年至2016年在彼時全球最大的交易所火幣網擔任CTO,離開後一直專注於區塊鏈底層技術開發。張健說,“交易所最重要的人是交易者,跟交易所的關係是緊密綁定的,但是在目前眾多交易所的設定中,交易者無法分享交易所平臺成長的紅利。”這是目前交易所的模式痛點。

於是針對於此,他設計了兩個FCoin運行的機制,為用戶釋放成長紅利。

第一是FT(FCoin Token)的發行機制,佔據總量51%的FT會通過交易挖礦的方式返還給交易者,剩餘的49%則分配給私募機構、戰略伙伴、創始團隊及FCoin Fund,兩個部分參照交易挖礦的釋放比例同步解凍。簡單來說,就是FCoin將用戶支付的交易手續費,在次日以FT的形式返還,這就是FT的發行機制。

其次,FT相當於交易所的權益代表,平臺80%的收入會分配給FT的持有人。在分配給持有人80%收入之後,剩餘的20%收入,用於交易所平臺日常的運營和開發。

用戶之所以願意在FCoin瘋狂刷交易量,是因為被FCoin設置的兩個制度所誘導。絕大部分用戶因此而陷入刷單狂潮,通過刷量一遍可以拿到大量FT,一遍還可以獲得微量交易原幣種手續費分紅。

但卻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瘋狂刷量之後,用戶手中的高價值幣種(如BTC、ETH等)逐步的被以手續費的形式被FCoin吸走,FCoin則把自己製造出來零成本的FT,丟給了用戶。

引起全網質疑、交易量半月第一的FCoin到底怎麼回事?

FCoin的回應看似冠冕堂皇,但實質刻意的避重就輕,不正視在制度上刻意誘導用戶進行刷量的根本原因。甚至“五十步笑百步”,嘲笑其他交易所的刷量方式不如自身引導性刷量方式的高級。

但問題在於,其他交易所為了面子問題,常自身刻意製造出虛假交易量,確實也欺騙了用戶,但本質上沒有對用戶造成太大傷害。

但是對此,FCoin創始人、火幣前CTO張健卻始終以“真實的用戶行為”來回應。他甚至用第三方網站數據延遲非常嚴重來解釋日均IP用戶量的問題。

FCoin這種“精心”的誘導刷量機制,實則實實在在的在吸用戶的血,其對用戶造成了嚴重的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