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內務府比它的財政部還有錢嗎?它的錢來路通天又讓人哭笑不得

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從此清朝這個龐然大物開始了260多年的中原統治時代。滿軍八旗加上漢軍旗和蒙旗全民皆兵,男女老幼有30萬人,他們的軍需給養是供給制,就是全部的旗人都領取俸祿。後久居安逸生活加上漢人策劃,旗人即使不當兵也可以吃糧餉,那麼越發展越多且遊手好閒的旗人的生活費從哪裡來的呢?它就是時代的締造者——原是八旗後勤總司令部的內務府了。

清朝內務府比它的財政部還有錢嗎?它的錢來路通天又讓人哭笑不得

清內務府令牌

清朝內務府比它的財政部還有錢嗎?它的錢來路通天又讓人哭笑不得

清內務府御史衙門

內務府是皇帝和后妃的賬房、私府,管皇室的衣食住行和玩樂。對下面的那些坐吃山空的旗人來說更是衣食父母。《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是靠內務府救濟度日的無業旗人。康熙皇帝曾說過,他宮廷一年的費用還抵不上明朝皇宮一日的花費呢。但是他的子孫後代就尤其是慈禧就不能同日而語了。

我們先從清朝房屋建造、修繕的費用來一探究竟。在紫禁城城中他們擁有9999間富麗堂皇的房屋,這些都是木質結構,大概三年就需要維修一番,其龐大的數量造就了它鉅額的費用。紫禁城之外觀光瀏覽的中、南、北、三海,李鴻章當年就從軍費中撥款30萬兩修築三海供慈禧乘涼。頤和園就不用說了,前期預算就高達一萬萬兩。北京東西郊區那一座座莊重肅穆而奢華的東西皇陵,從孫殿英盜墓慈禧普陀陵的文獻中就可以想象它的造價之高,豈非沒落清朝可以支付的!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哪一個不讓人眼花繚亂之餘又感嘆它的鬼斧神工。單外八廟中某一屋頂的金飾,便用掉黃金15000兩!還有那些奸邪、胡作非為的皇家宗室,沒權有錢的、有權有錢的歷歷在目觸目驚心。皇宮內嬪妃、太監、宮女的生活消耗也是不可估量的。上述這些幾乎全部都是出自內務府,所以說清朝此時的內務府比它的財政部——戶部還有錢。

清朝內務府比它的財政部還有錢嗎?它的錢來路通天又讓人哭笑不得

外八廟

清朝內務府比它的財政部還有錢嗎?它的錢來路通天又讓人哭笑不得

避暑山莊

清朝內務府比它的財政部還有錢嗎?它的錢來路通天又讓人哭笑不得

紫禁城

戶部有來自各項稅捐的國庫收入,內務府的錢又來自哪裡呢?清軍入關後場面大起來,清承明制,在財政上,內務府幾乎和戶部平分天下。人頭稅、錢糧稅等一般稅收統歸戶部,但內務府也有一份特殊的稅收,如粵海關、滸墅關部分鹽茶絲瓷等稅收有的就直接歸入內務府了。18世紀到19世紀中期,我國對外貿易一直是鉅額出超的。歐美原先運來的是整船的白銀,我們只需出口大量的絲綢、茶葉和瓷器。當時的中方出口貿易由專搞出口的十三行壟斷。《廣州竹枝詞》所謂的“銀錢堆滿十三行”是也。廣州十三行主東之一的

伍秉鑑資產約2600萬兩(當時美國最富有的人也只有700萬兩),由此可以看出內務府也賺得個盆滿缽滿。

清朝內務府比它的財政部還有錢嗎?它的錢來路通天又讓人哭笑不得

十三行

內務府第二個賺錢的渠道就是清朝繼承的明代留下來的皇家土地,還無限的圈地為皇帝的私產,大清皇帝成了名副其實的第一號大地主。但是再多的地租也養活不了上述的那些“爺們”,鴉片戰爭後出口貿易也隨之被帝國主義挖空。應運而生的“升官發財”就成了皇帝的主要經濟來源了。

皇帝給你升官,你就得讓皇帝發點財吧。俗話講“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麼貪汙的知府想必更多了吧,這樣一個肥缺怎麼也能賣幾萬兩吧。後來發展到何等規模,我們來看一個小例子:左宗棠在新疆立了大功,返京兩宮召見。太監們要左氏出陛見關節費3000兩!左宗棠不出,李鴻章為顧全大局替他出了。清廷賣官鬻爵不算,連覲見費都搞出來了,缺錢缺到心眼裡去了吧,可笑這樣的大清不滅情何以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