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馬雲談996工作制:是一種巨大的福氣,趁年輕應該996?

間歇正常青年


我尊重馬雲,但對於馬雲的說法我是持不同意見的在我看來什麼事最可怕呢?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習慣。我們明明知道那是錯的或者說不合理的但因為習慣我們就認為這沒錯。

996工作制就是這一習慣的畸形產物,直到現在有人抨擊996還會有很多人覺得這是在自找麻煩,他們說你拿這麼高工資難道996不應該嗎,別說996,更長都應該。我拿工資難道不是對應我的能力嗎,不是我的加班時長。而且這一現象在持續惡化,很多公司有樣學樣,但他們卻連基本的工資都不能給足,更別說加班費了,這種義務加班我相信很多都經歷過。

中國996.icu項目也傳到了Python之父耳中,他發聲:我們能為中國的“996”程序員做什麼?

對此,CPython核心開發人員Senthil提出3條建議:首先讓大家都意識到這種剝削;然後列出所有執行996工作制的公司,並停止與它們開展業務;’最後拒絕這些公司使用Python語言。

996明顯是不合理,不能因為成為常態就覺得是正常。常年累月在這種環境中,身心俱疲可謂是標準情形。

拿時間和身體換錢,這種想法什麼時候能改變?

截至4月8日,996.ICU項目中已經有包括華為在內的84家企業被列入加班黑名單。業內人士分析,996工作制隱性存在多年,現在集中爆發,或與互聯網紅利消失有關,“不是對996不滿,而是對收益不滿”。



間歇正常青年


感謝您的閱讀!

我喜歡這樣一句話“如果996算一種福報,那麼,當初為了8小時工作制而走街頭的工人算什麼呢?”

996工作制是什麼呢?我們先了解這個詞的意思: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我說說我自己把,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工地上班,那時候學徒,每天早上6點到工地,晚上七八點下班,遇到趕工期的時候,晚上可能忙到夜裡一兩點。那一年是工作最累的時候,後來找了一份一天工作八小時的工作,一週休息2天,雖然工資不高,卻覺得幸福。可能我沒有馬雲所說的福氣,可能已經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銳氣。

馬雲說“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

996工作制到底對不對?顯然是不對的。在勞動法中就明確提出:

  • 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 生產需要延長的,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
  • 特殊情況延遲的,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從996工作制的要求,如果一天工作12小時,等於1天的可能時間超過了8小時,如果算上特殊情況不超過3小時,它還超過了1小時。我們算上中午休息時間1小時。如果滿打滿算的3小時,按照一個月30天計算,要工作26天,26x3=78小時,超過了特殊情況延遲每月超過36小時的規定;更不用說每週的工作時間6x11=66小時,超過了44小時的工作時間。這是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

我們年輕人是應該多努力,但是是在保證自己身心健康的情況下,如果工作是為了工資,而工資就是要求無休止的工作,那麼,哪兒來的學習、教育、生活、家庭、戀愛呢?我們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是為了更好的工作。


LeoGo科技


主動996和被動996的是有區別的,人有夢想,公司待人不薄,員工會自願996,但如果5000的工資強制996就過分了,不僅違反勞動法,而且營造了一種很醜陋的風氣和文化。互聯網公司的996,也存在很大一部分群體,早上本可以在六點鐘下班前完成的工作,硬拖到9點以後走,吃個晚飯,打會遊戲,甚至去健身房練會,然後打卡下班,週五明明可以完成的工作,反正週六還要做,乾脆留到第二天。

996不止存在於中國,也不止存在於IT互聯網。歐美國家也存在大量的996,但是員工有拒絕的權力,勞動法有明確的保障,工會也比較成熟,老闆不會也不敢讓員工無償加班,只要老闆說出無償加班,員工即可抓住這句話告他賠禮道歉,甚至賠償。至於行業,除IT互聯網以外,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金融行業,也充斥著大量的996,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人說錢給到位了,24小時輪軸轉都可以,確實是,但是為什麼大家都還在詬病996呢,錢沒到位。勞動法規定了8小時工作制,相信每個人籤的合同也都是8小時工作制,其實要加班,項目和工作需求,加班按規定發放加班工資,相信不會有任何人詬病996。

國人對996態度兩級分化嚴重,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有,支持的大都認為錢給夠了就行,年輕需要奮鬥,反對的認為違反勞動法,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沒有幸福感。

我國現在還處在高速發展階段,改革開放40年,大家都是艱苦奮鬥過來的,大家都希望勤勞奮鬥奔小康,走向辛福生活。中國比歐美髮達國家落後太多,我們確實需要奮鬥,當國家逐漸富裕起來的時候,整個社會文化也應該逐步以提升民生,提高生活幸福感為發展方向,工會制度也應逐漸完善以保護勞動者權益,同時個人也行懂得行使權利。

今後這樣的爭論,探討會越來越多,也會促進社會制度和文化的傳播形成,在中國當前階段996文化對不同的人適應程度不同。

祝願國家能夠越看越富強,人民越來越幸福吧!


聽葉說


提出996的人必定是以剝削為目的最新剝削動態,也是時代的倒退,同時提出996的人也是時代倒退的罪人,這些奸商表面人意道德,實則內骨滿腦子銅臭剝削思維,將來必定遭人民唾棄。更可怕的是這些暴發戶有錢人沒事就湊一塊吹牛皮,想方設法減薪並增加工作時長來減少開支,同時增長利益,新時代周扒皮更可怕的是文明侵範勞動法而又能找出眾多新臺詞,可悲……忘了自己也是有打工或從艱難歲月走出來的,知道過去的不幸而又反過來讓其他在走一次,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掃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錢看來確實是謀殺一些人的良知。


宏褔


馬雲說996是一種福氣,其實一點錯也沒有。咱們國家,實現中國夢,不就是靠大量年輕的人,不年輕的人不斷付出才能實現嗎?

馬雲老闆所說那麼多,就是兩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能有個讓你能吃苦的平臺,感恩還來不及呢!

前一個邏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認識的;現在咱們華人在世界各地立足,勤勞就是核心秘籍。本來無可厚非。而且,這句話把選擇權交給了你自己:吃苦是當人上人的必要條件;你如果願意做人上人,就好好加油吧。如果不願意付出呢?就不做人上人唄。

出問題的是第二層邏輯:能有個讓你吃苦的平臺,應該感到幸福,由衷高呼,這事太美好了。這個邏輯的另一面是除了BAT,其他地方連讓人996的機會都沒有。馬老闆可能沒有意識到,對他倡導的“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句勵志雞湯,絕對是個大大的諷刺。

其實馬老闆沒錯,在阿里這樣的平臺,確實很好,很值得珍惜;阿里這樣的平臺也一定會給勤奮的人回報更好的薪酬。在阿里工作十年相當於其他很多公司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多,馬老闆說,在阿里工作十年十五年,可以建立一個公益金,有更大的福報。這真沒錯。

惟其沒錯,才說明社會中小公司的機會少了。這會讓那些想996而沒有進入BAT這樣公司的人非常非常彷徨的。



長劍不出鞘



放歌聲野老梁


我們先來看下馬雲針對996所講的話,其實可以看的出來,其核心思想想要表達的是,企業不應該也不能夠強制員工996,但作為年輕人,員工自己應該懂得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也就是說員工如果想要獲得更大的成績,就必須要努力奮鬥,其中就包括996工作制。

其實企業和員工需不需要996?我認為這件事情不能一刀切的去說,從業務發展的角度來講,企業自然是希望員工可以在單個工作日內,有更多的工作產出,而且在企業起步階段、困難階段實施996也是無法不免的選擇,只不過這裡面涉及到一個程度和報酬的問題。

企業在某些特殊時期實行996,其實即是對企業的負責,也是對員工的負責,因為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如果不付出更多的努力企業很可能就過不了這一關,所以這個時候事實996的可以的,但問題是目前很多企業都在任性的強制實施996,不論業務發展的怎麼樣一律996,像這種情況就很可能會對員工的個人生活及對工作的態度發生負面的變化,所以這個時候的996就變味了,這種996是不受歡迎的。

其次,目前之所以大家對996有很大的抱怨,也是因為很多公司在實施996的時候在”耍心眼“,之前看到過一個段子,說騰訊制度規定是6點鐘下班,但是7點鐘公司可以提供班車,因此很多員工就乾脆多幹1小時做班車下班,而8點鐘公司有會提供晚飯,因此又有不少員工為了晚飯,再次多幹了1個小時,而之後騰訊公司規定9點鐘之後走報銷打車費,因此在此有一部分員工為了報銷打車費,又多工作了1小時,但是注意這其中員工多付出的時間都是自願的,也就是沒有加班工資,說實話這種誘導員工多加班的辦法,雖然仍然一眼就知道企業的意圖,但倒也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更關鍵的問題在於,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在推行996的時候,並沒有對員工多付出的勞動力有任何說法,這個樣子就無異於在榨取員工的勞動力,算是最不道德的做法了。

另外馬雲再從員工的角度來講這件事情,說員工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原則上沒有任何問題,誰的幸福不是靠奮鬥而得來的呢?只是一個核心的問題在於,這種追求幸福的權力應該是員工的,員工為了追求收入、職位、工作成果而主動的選擇加班那無可厚非,但是企業不能以對員工好之名行惡事,故意讓員工加班。

另外其實目前網友爭論不應該996,和馬雲這裡所講的員工為了幸福要自己996,無論哪一種言論其實也都是馬雲口中的”正確的話“,說的都是至理名言,只是落到具體的操作層面,還是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作出調整。

我是”木石心志“,喜歡的話點個贊再走吧~


木石心志


這種話也就能在國內說,在國外企業說這話,估計馬雲立即完蛋。當時,這話即便是在國內公開說,這也是公然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做對,是違背勞動法的精神。

雖然,國內996很普遍,存在也即合理,但是合理並不代表應該積極推行,並不代表可以公開推行。現在的996現象說白了,只是我國目前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我國還是發展中的國家,全國各地發展不均衡,對很多人來說,有一份工作能有一份收入是難能可貴的事情。尤其是哪些寒窗苦讀十多年終於熬出來了。在讀書這檔口家裡是拿出來了“鉅額資金”來供自己孩子讀書的,在有些人眼裡肯定沒幾個錢,但在部分家庭來說就是鉅款,更有的是欠了一屁股的債。如今大學畢竟,正式賺錢回報家庭還債的時候,很需要工作。而同時,隨著國內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錢的地方也更多。所以,當有阿里、華為、騰訊這些工作的時候,為了賺錢也就能忍996這種制度,就像馬雲說的,乘著年輕抓緊賺錢。

顯然馬雲也清楚當前的社會現實,明白大家都需要錢。同時,馬雲也是個企業家,而企業都是逐利的,馬雲也不例外,知道怎麼算成本,知道怎麼對自己的企業有利。顯然996這種狀態就是對阿里最好的,當然也包括其他企業。馬雲自然也就支持996這種方式。

因此,從馬雲嘴裡說出這種話不奇怪,只是不應該公開鼓吹這種制度,這會讓更多的企業來追求這種模式。這本身是和我國法制建設想違背的事情。況且,同樣是996,每家企業的情況也不同,有些就是純粹的耍流氓,加班沒加班費,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有些錢給足了,加班費有保證,那我覺得倒還算OK。現在馬雲這麼一說,怕是會有很多企業老闆拿這話來說事,給自己耍流氓作藉口。

所以個人這裡很反感馬雲說這話的。最後想說,我國整個社會還處於往上攀升的階段,尤其是現在到了要破瓶頸的階段,在一些行業還真的需要有奉獻精神,尤其是一些高端技術科研領域。否則,我們可能始終無法追上發達國家。但是,這些行業也都應該保證員工對應的福利待遇。



羅氏蟲社


我想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阿里。現實就是每個初創公司都宣稱:我們會成為下個阿里,我們現階段要盡所能的去發展,必須得996,你不接受就別來了,我們需要能接受996的,等到過了這段時間我們就不996了。 請注意:接受996可能意味著員工或許會漲點工資,或許是管頓晚飯或許是被許諾或許是什麼都沒有。漸漸地大多數的初創公司出於習慣或者社會風氣會明目張膽的剝削員工的付出,漸漸地不接受996的員工成為了沒有夢想妄想少勞多得的被鄙視者,漸漸地不接受996的公司也會被那些違法的996公司不公平的剝削,成為了被嘲笑的所謂的傻子公司吧。不求公司從不996,但求公司都守法尊重員工現階段的付出並依法給予回報,而不是所謂的許諾。也希望執法部門不要為了什麼部分企業的發展或者社會的暫時進步而讓一代人或者幾代人成為明目張膽被剝削的一代人或者幾代人。作為公司的員工為了夢想主動的996可以,但請所有的公司不要在招聘或者工作中要求員工996並且不付出經濟回報,在招聘或者工作中各種變相的不給予員工應得996報酬的公司都是在違法和耍流氓,就連和求職者商議工資時以可否996來確定工資水平高低也是在違法和耍流氓或者說是道德綁架。


ifree321


關於這個言論,我確實和三表有一樣的看法,員工得有多幸運多幸福,才希望自己每年工作都是996,這種公然蔑視法規的言行,我確實是為馬老師捏一把汗。

其實996在目前的市場裡是普遍存在的一個情況,也就是說,大家也都是默認了的,不過這並不是能夠上得了檯面去,公開談論的一個情況,畢竟有法律法規在那裡,如果像馬老師這樣直言不諱的講出996的正確性,那麼視法律法規又為何物呢?



除此之外,馬雲的這番言論很有可能給整個市場帶來一個更壞的負面效應,我們知道,馬雲向來在言論上具有一個領導性和說服性,就比如看到馬雲這套言論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的被帶進去,好像他說的真的是這麼回事兒。

可能事實上也是有很多人有這種想法,通過更加艱辛的努力來獲得一個更加好的生存環境,或者說是薪水報酬。問題在於這番話不能從馬雲嘴裡說出來,這會帶來一個非常負面的影響,就像三表所說的那麼其他公司就會效仿馬雲,講到連阿里這麼成功都是996,那麼你們又憑什麼不努力呢?



與此同時,長時間的996甚至還有更惡劣的一個工作時間,那麼對人身體的摧殘確實是不可逆的。與此同時,也對家庭生活包括孩子的一個教育教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全部都需要放棄。

如果需要獲得的成功是這樣的,可能大多數人拿的也只不過是比較高的薪水而已,遠談不上成功,那麼我認為確實是沒有必要。



當然,比起阿里來說,其他的一些企業更惡劣,至少阿里還付給了員工,在辛勤勞動之外匹配的薪水這在中國已經比較難得了,更何況一些公司求996,卻連加班費也賴賬了。

吾輩難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