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人們又將草魚稱為“強盜草魚”,農民為什麼會這樣稱呼草魚?

湘村小之草


草魚是四大家魚中之一,也是漁農養殖最多的魚類之一。漁農在養殖草魚時總是喜歡和鰱魚和鱅魚一起飼養,那麼既然草魚可以和這麼多魚一起飼養,為什麼還會有“強盜草魚”的稱呼呢?

草魚主要以鮮草為食,有時候就很佩服我國古人的智慧,很多事物的名字和它本身的特點有關係,比如草魚喜歡吃鮮草所以叫做草魚。因為草魚喜歡吃鮮草,所以養殖草魚時並不能像養殖其它魚類一樣只要投放魚飼料就可以,養草魚要每天投放鮮嫩的草料。之所以說草魚是強盜草魚就是因為草魚特別喜歡吃鮮嫩的草料,並且是吃起來根本不知道飽,所以很多新手在養殖草魚時看到剛投放的鮮草一小會的功夫就被草魚吃乾淨時會繼續投放,草魚才看到源源不斷的鮮草後會一直不停的吃,即使是吃了很多依然會繼續搶食,所以很多新手在養殖草魚時會出現草魚暴食後消化不良撐死的情況。正是因為草魚有著很強的搶食能力以及吃起來不知道飢飽的特點,所以草魚被人們稱為強盜草魚。

正是因為草魚食用鮮草的量足夠大,所以漁農便根據草魚的特點來一桶飼養鰱魚和鱅魚。因為草魚的食量很大,所以排洩物也很多,這些排洩物就為水中的浮游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鰱魚和鱅魚主要以吃水中的浮游生物為主,所以將草魚和鰱魚、鱅魚養殖在一起,草魚的“強盜草魚”特點為鰱魚和鱅魚的成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因為草魚有很強的 搶食能力,所以在養殖草魚時一定要根據草魚的生長情況來投放鮮草,在草魚還很小的時候根據草魚嘴巴小的特點來投放小一點的草料,隨著草魚的不斷生長 慢慢的改變草料的大小。在對草魚投放草料時,要儘量的將草料撒開,切忌不能將草料全部集中在一起投放,容易造成一些草魚吃太多撐到,而一些草魚因為搶不到草料而餓著不長。草魚的消化功能比較弱,所以在投放草料時,一定要選擇新鮮的草料來投放,切忌使用存放過久和黴變的草料,容易造成草魚感染疾病。


悠悠鄉村路


在農村,人們將草魚稱之為"強盜草魚",主要是因為你魚主人不投草料的時候,草魚就會因為肚子裡餓,去塘邊掏泥尋覓草根,或者是在水中跳躍著去吊食水塘邊其它的植物去了。

草魚有一個特性,雖然說草魚以鮮草飼料為主,有時候養殖們為了讓魚快速成長,增加收益,給魚塘裡投放泡發了的菜餅枯,或者是油糠,但是你必須要注意了,特別是草魚小,六月份天氣炎熱,塘中缺氧的時候,你每次必須要放少一點兒,投放菜餅肥與油糠時,宜少不宜多,宜散不宜投放一處,必須要在塘中撒播均勻了,以免大一點的魚搶食,吃得太多而脹死了是吧!

草魚吃草料時有一個特性,豬牛羊喜歡吃的草料它們都喜歡吃,如果豬牛羊平時不喜歡吃的草料,你千萬別投進塘中去,它們照樣的不會喜歡吃的,這樣子一來,你所投放的草料只會汙染塘水,造成塘魚中毒死亡。

草魚們雖然說叫"強盜",但是它們也可以說叫做"有魚不吃蝦",有嫩嫩的草料天天投放進去,投多了它們就只食嫩葉,不吃草杆的,害你天天拿著漏斗去為它們收拾草杆了,如果你草料每天投放少了的話,它們在水裡爭搶著吃,有時候為了一根嫩草,每條魚都扯上了,大家都一齊而上,你吃一片葉它吃一片葉的,一撕就散了,都是隻圖自己的肚子飽滿的。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在農村大家都稱之為草魚為"強盜草魚",主要原因是因為草魚吃飼料與青草料太過於喜歡了,吃的時候都經常張開著“血盆大口"不停地吞食,都只圖自己的肚子飽,卻不顧其它同族魚類的飢餓了,就算是自己當個飽死鬼也心甘情願的。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在農村,人們又將草魚稱為“強盜草魚”,農民為什麼會這樣稱呼草魚?

草魚屬於食草型魚類,一般棲息在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中,是一種淡水魚,性情活潑,身體移動速度快,以群居覓食為主。因為其生長速度快,對環境要求低,飼料來源廣,與、鰱、青、鱅並稱為中國四大家魚之一。現在草魚很少有野生的,在農村基本都是人工養殖,因為草魚食量驚人,靠人工飼料來餵養成本會增加很多,在給草魚餵養上,農民們都會在外面拾取水草和雜交性的野草進行飼養,如果不夠還得再魚塘種植青草來供養草魚。那麼為什麼在農村草魚被稱為“強盜草魚”呢?

“強盜草魚”從字面理解為草魚就是強盜,豪取強奪的意思。由於草魚是一種食草魚類,食物來源就是草,草魚有一個進食特點那就是不吃硬草,喜歡吃一些鮮嫩的小草,所以在野外採集食物時,儘量在早晨5點鐘左右出門採集嫩草。由於草魚的食量驚人,吃起來就不會結束,所以在魚塘中的水草和絲藻、輪藻就會成為草魚的主要食物來源,在經過長時間飼養的情況下,所有的水草等植物就會被吃光,草的生長速度根本跟不上草魚的進食速度。所以就會出現“強盜草魚”一說。在魚塘水草和採集的雜草供不上的時候,農民就會選擇在魚塘種植魚草,主要有象草、黑麥草、蘇丹草等,這些草的特點就是生長快,產量高,能及時供應草魚,而且這些草還會循環生長,收割完這一茬下一茬就會慢慢長出來。

相信通過上面的解釋大家可以理解為何草魚被稱為“強盜草魚”了吧,因為草魚的進食能力強,移動速度快掠奪食物的速度也快,所有在魚塘裡生長的植物都會稱為它的食物,所以才會被稱為“強盜草魚”。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石頭娃】,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雷哥。


鄉村小龍人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糧油蔬菜肉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魚類等海鮮也是日常餐桌上常見的食物,有些地方臨近海域,對於魚類的需求量會更大。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被人們用到的莫過於鯉魚和草魚了,鯉魚的身上有不少詩情畫意和人們美好的寄託,如農人口中常說的“鯉魚躍龍門”,而草魚在人民心中卻沒有鯉魚這邊幸運,草魚被冠上了“強盜草魚”的稱呼,那麼究竟是為何呢?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對此問題認為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草魚的生長特性所致。

草魚屬於鯉科,體態呈現圓筒形狀,體呈淺茶黃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鰭略帶灰黃,其他各鰭淺灰色其體較長,腹部無稜,吻較短, 長度比眼的直徑短或者低,背鰭和臀鰭均無硬刺。草魚在5釐米時就開始吃草,以水草和陸生草為主要食物來源,所以被為草魚。體重250克以上的草魚,每天的食草量可高達到180克,實在是不少吃呀。由於驚人的生長速度,草魚的食量較大,需要不斷的獲取食物,如果和其他魚類混養在一起就會產生爭奪食物的現象。

二,漁民附加的情感色彩。

漁民養魚和農民種植土地一樣枯燥勞累,在常年的養殖過程當中,為了豐富業餘文化,漁民們會在日常勞作中觀察魚的生活習性不同,然後賦予一些擬人化的情感色彩。如鰱魚因行動敏捷,活潑而善跳躍,被捕時,常常會跳出網外,被漁民戲稱為“急躁白鰱”,青魚行動遲緩,吃食斯文挑剔,被漁民戲稱為“秀才青魚”,鱅魚行動遲緩,捕撈時不跳躍,被漁民戲稱為“好人花鰱”。草魚行動迅速,食量大,搶食兇,被漁民戲稱為“強盜草魚”,同時,又因為草魚能迅速清除水體裡各種草類也被稱為“拓荒者”。其實魚還是那個魚,只不過被人根據特性不同擬人化的打上了標籤而已。

三,草魚是美味的食材。

草魚是日常餐桌必備,由於肉質鮮嫩,大刺多小刺少,富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同時在祛風化痰鎮咳方面有一定功效,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農家人最常吃的做法是紅燒和水煮,無論哪種口味都絲毫不影響人們對於草魚的喜愛和美味的追求。

總之,無論人在魚身上附加了多少色彩,但是魚類確實是日常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食材。魚類富含高蛋白,常吃既可以補充營養又可以降低膽固醇的攝入。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