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起,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了?

在文章《我們缺席彼此最重要的十年》裡有這樣一段話:

總有一天,你的父母不再能理解你所學的東西,他們只能在電話裡讓你保重身體,然後一邊垂垂老去,一邊盼你回家

年少時總覺得要離家遠遠的才好,現在開始覺得離得越遠心中越是牽掛。就是因為這些千絲萬縷的牽盼才明白了什麼才是幸福。

什麼時候起,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了?

前不久,聽朋友分享了這麼一件事:

她畢業後,一直在一線城市上班,俗稱“小白領”。每天都是小西服配高跟鞋,穿梭在燈紅酒綠的城市裡,加之長得也十分標緻,從外表看儼然是一個地道的城裡人。

而實際上,她家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溝裡,因為上大學去到外地之後,工作也定在了大城市。

久而久之,在大城市生活習慣了,身邊接觸的人素質普遍較高,所以當兩年沒回家的她,回到老家縣城時,看見人們“隨地吐痰”“隨手丟垃圾”的行為,十分不能忍,並且在小餐館就餐的桌子上還能擦出厚厚一層灰,她感覺十分不衛生。

本來這些已經夠不能忍了,想不到回到家,發現家裡的“洗臉水”都是要重複使用的,其實不止這一點,還有很多她實在不能忍的行為。

所以,在飯桌上,她向媽媽說了自己感受到的這些“不自在”,沒想到爸爸媽媽聽後都沉默著,結果,第二天早晨,就發現媽媽給她換了一套新的洗漱用品。

還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爸爸媽媽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農村的條件不能和大城市比,回到家有些委屈她了。

什麼時候起,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了?

經過這件事之後,她明顯能感覺到父母在她面前變得很小心翼翼,以前給她打電話除了問問生活,還要問問工作等,從那之後,父母每次給她打電話,都是叮囑她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甚至都不敢開口問她,有沒有找到合適的男朋友,最近和朋友、同事相處的怎樣……

她對我說,我們越長大,離家越來越遠,工作越來越忙,和父母的距離拉得也越來越遠了,尤其是心的距離。

其實,跟隨著距離的越來越遠,我們和父母之間好像也多了一份“試探”,想要關心你,卻只能用最笨拙的方式。

這一點,在我們每次離家時表現得特別明顯,假期結束,準備奔赴學校和工作崗位時,他們總要把水果、特產等各種食物將行李箱塞得滿滿當當,生怕我們在外面照顧不好自己。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叮囑,就像你剛準備離開,他們就盼望你下一次歸來。

什麼時候起,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了?

記得自己中考那年,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離市裡最好的高中錄取分數線還差十幾分,內心特別煩悶、焦躁,當時媽媽說了幾句安慰的話,可是年少不懂她的好意,隨即便和她吵了幾句,轉身邊哭邊跑出了門,不記得自己跑了多久,反正跑到了人少的地方,痛痛快快哭了一場。

等心情平復之後,意識到自己剛剛態度惡劣,而且成績不好是自己的原因,老媽很無辜地被自己“嗆”了。

在回家的路上,遠遠地就發現她站在路口等候,看見她的那一刻,莫名想哭,感覺自己簡直太沖動。

不知道是不是爸媽協商好了,自那之後,自己的很多事情他們也不再過問了,包括我的學習成績。

雖然自己最後還是被補錄進了理想的高中,整個高中三年,成績也還不錯,但是每次回到家爸媽都給了我極大的寬容。

有一次考試,成績進入全校前30名都有獎勵,不僅可以得到獎學金,而且還能拿到校長的親筆簽名書,而自己正好考到了第31名,回家之後,驚喜地發現身為教師的老爸親自為我做了一張獎狀,見到那張獎狀的時候,感覺自己眼眶泛紅,不爭氣地在他面前哭了。

大學開學的那天,在去學校的長途大巴上,我發現父母都很疲憊,問及原因才知道他們整晚沒睡,覺得我外出讀書,離家太遠,不禁有很多的擔心和顧慮。

他們的愛還在,只是愛得越來越“笨拙”,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融入我的生活,怕打擾、怕惹我煩,所以才變得小心翼翼。

什麼時候起,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了?

現在呢,自己也走上了工作崗位,偶爾能從媽媽那裡聽到一些“悄悄話”:

聽說你要回來,你爸去超市買了很多菜;

沒回來的時候天天盼,回來還沒住幾天,怎麼就該走了;

……

父母對我們的關心越來越“簡單”,畢竟離家遙遠,很多事情他們不能親力親為,只能在電話或者微信裡表達自己的牽掛和想念。

網友Frank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面對一天天長大的我們,父母變得唯唯諾諾、小心翼翼,擔心打擾我們的生活,害怕惹起我們的厭煩。

曾幾何時,我們的父母變得很聽我們的話了,就如同我們兒時聽他們的話一般。

是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能夠做的,也不過是多些時間陪伴他們,多和他們聊聊自己的生活、工作,也讓他們融入一下“年輕人的圈子”。你也許會發現,其實父母的那些“小心翼翼”會放下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