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達摩克利斯劍高懸美指,三大維度前瞻你看不見的風險

美聯儲年內已經是加息兩次,相比於耶倫在位時期,收緊貨幣政策速度明顯加快。然而加的越快,結束的越快,在達到2.5%-3%的利率區間後我們有必要思量首次降息會否在2020年發生。

與此同時,美國債務激增、收益率曲線趨平或倒掛,特朗普暗示歐盟匯率操縱又會帶來怎樣的變數,本文將做解析。

危机四伏:达摩克利斯剑高悬美指,三大维度前瞻你看不见的风险

美元指數仍處於蜜月期

根據利率期貨定價顯示,美聯儲9月26日加息概率為78.4%,12月將聯邦基準利率升至2.25%-2.5%(目前是1.75%-2%)概率過半為50.4%。

危机四伏:达摩克利斯剑高悬美指,三大维度前瞻你看不见的风险

(9月加息一次的概率)

危机四伏:达摩克利斯剑高悬美指,三大维度前瞻你看不见的风险

(12月累計還要加息兩次的概率)

總而言之得出的結論是年內至少還有一次加息,且升息兩次的概率大於一次。另外,本週公佈的美國二季度GDP初值料將是一季度的兩倍,核心PCE物價指數在6月首次達到2%通脹目標後也不會有太差於預期的表現。

似乎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的金髮姑娘緊急狀態依舊存在(高經濟增長、低通脹率),換言之美元指數從表層消息面上還處於蜜月期,那這又如何解釋上週四、週五逾100點的暴跌行情,僅僅是特朗普的兩句嘴炮,筆者認為實際狀況比我們想象的複雜。

美元指數在害怕什麼?

☆加息週期步入後半程,2020年或開啟首次降息☆

布朗兄弟哈里曼銀行(BBH)高級副總裁及全球貨幣策略主管錢德勒認為,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美國經濟週期進入了最後階段,美聯儲即將開始進入降息週期。

在進入這一階段時,通脹通常表現為加速上行(根據最新的7月非農數據顯示薪資增速維持2.7%,暫無此信號),當商業週期進入尾聲之後,最後階段會由油價來唱主力軍,而油價目前已經回到了四年高位。(雖然短期有所回落,不過這一特徵相對吻合)。

那這一推論有沒有數據支撐,答案是有。最近,2020年12月歐美合約期貨的隱含收益率低於2019年12月該期貨合約,這是第一次出現這種現象,顯然市場對兩年後美聯儲繼續加息並沒有太大的信心。

由此我們可以大膽做出假設,美聯儲在達到2.5%-3%的中性利率區間後或最早於2020年開啟首次降息(當然今、明兩年可能性不大),那被迫降息的原因肯定是因為經濟的下行風險。在筆者早盤的《黃金交易提醒》中曾提到,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錨定的目標是,實現最大化就業和穩定物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6月發佈的對美國經濟年度評估是這樣說的,特朗普稅改帶來的提振效果將在2018年、2019年消退,屆時美國經濟增速將大幅放緩。

IMF預計到2023年美國的經濟增速僅有1.4%,但白宮方面顯然過於樂觀(或者說不客觀),他們認為未來5年內美國經濟可持續達到3%的平均增長。

兩者得出的數據差異較大的原因在於,IMF計算了貿易戰可能帶來的風險而不是去淡化處理,而隨著美國赤字鉅額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可能出現收入大於支出的局面。

凱投宏觀在最新美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今年美經濟將受助於財政刺激,GDP增速料達到2.9%,但隨著刺激減弱和利率走高,明年GDP增速將被拖累至2.0%,2020年的GDP增速則縮水至1.3%,預計明年年中聯邦基金利率將觸頂,利率水平在3%以下,2020年美聯儲將迫於壓力重啟降息進程。

除了經濟週期接近頂部之外,另一個問題就是美聯儲最後一次加息和第一次降息之間需要多久。在上一個週期之中,美聯儲最後一次加息在2006年6月,第一次降息在2006年8月7日。

在前一輪週期,最後一次加息是2000年5月,第一次降低在2001年1月。再往前一個週期,最後一次加息在1995年2月,第一次降息則在1995年的7月。

通過以上數據可知,美聯儲完全有能力在半年內去轉變貨幣政策,如果他們真的有這方面的意向。

總結:即使年內四次加息,明年美聯儲基本不可能像今年一樣大幅加息,而2020年首次降息的預期已經開始滲透市場。

☆美國債務激增問題☆

之前美國公佈了2018財年(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前三個月預算赤字,預計增長16%達到6070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收支不平衡,數據顯示美國政府收入增加1.3%至2.54萬億美元,支出增長3.9%,達3.15萬億美元。

由於新稅法使得企業稅從35%調至21%,個人最高稅率(針對富人的)減少2.6個百分點至37%,特朗普還曾揚言企業稅率進一步下調至20%(2.0版減稅計劃),這使得問題越來越尖銳。

根據高盛的預計到2019財年美國財政部依然面臨3000億美元融資缺口,到2021年這一缺口將擴大至7500億美元。那屆時擺在美國面前就一條路,發更多的長端債券融資,這會造成長端收益率曲線的上行風險(債市價格和收益率是反向的,發更多債意味著風險更大投資者需要額外收益計價風險損益,即收益率上升)。

但是從短期債券利率來看,實際上是更多反應利率因素,據筆者上一段觀點,美聯儲在2020年降息預期存在,那2年期國債收益率偏向下行。也就是說目前收益率曲線趨平、甚至倒掛很可能在未來發生,過去發生5次這樣的情況都是經濟衰退的徵兆,所以要不要信這個邪,投資者可自行評判。

另外,股市一直是我們判定經濟的晴雨表,美國股市目前正處於歷史第二長牛時期。

不過,這一現象具備欺騙意義,特朗普的減稅政策給企業帶來了富足的流動資金,二季度美國上市公司回購自身股票規模達到4366億美元是一季度2421億美元的兩倍,刷新歷史新高。

可當這一邊際效應遞減後,拿開這塊“遮羞布”後,美國股市資產到底值不值這個價?鮑威爾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他說部分資產存在泡沫,不過槓桿率在可控範圍內。

所以說擺在美指前面兩條路,要麼美國經濟出現問題,那麼美元指數存在下行風險。要麼美聯儲無視風險,加快加息步伐則拔苗助漲,在這一預期釋放完畢後,市場也可能遵循“買事實,賣預期”的操作執行,美指出現衝高回落的走勢。

特朗普暗示歐洲匯率操縱,美指高位顫抖

儘管像美國財長在今年一月的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不擔心美元走勢,並認為長期美元會走強。這是美國經濟強勁的反映,也是作為首要儲備貨幣的必要趨勢,不過特朗普的看法角度卻不相同。

他認為日歐都在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加息可能是他們處於被動,他的原話是:“歐洲在搞貨幣寬鬆,歐元在貶值,美元在上漲,這使得我們處於劣勢。”

歐元此次貶值其實未必是件壞事,因為美國和歐盟有1510億美元貿易逆差,對等徵收關稅的結果一定是美國受益,但是借用貨幣貶值相當於間接抵消稅收影響,從這一角度看,美歐饒了一大圈仍是平分秋色、五五開的局面。

關於美指4月中旬以來的上漲,黑石集團全球資產配置小組資產組合經理Russ Koesterich認為,美經濟在全球的領先狀態,再加上今年年初之時做空美元成為最擁擠的交易,資金的扎空導致了報復性的上漲。而鑑於當前價格已經釋放這一風險,接下來美元要保持高位運行阻力只會更大。

市場現在可能更關注歐洲的經濟增長,6月份歐銀利率決議已經調降經濟增速,已經降低了市場的預期,也讓市場結接受了自去年四季度歐元區經濟放緩的事實,不過一旦出現超市場預期的表現,歐元就會走高間接打壓美指。

此外,本週四的歐銀利率決議也值得關注,看點是會否明確明年具體加息時間,而不是用明年夏天前按兵不動,搪塞閃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