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夏利"1元賤賣"華利,誰來做8億接盤俠?

7月19日,一汽夏利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決定,以不低於1元的價格對外轉讓全資子公司天津一汽華利汽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交易將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進行。此次股權轉讓能使一汽夏利擺脫連續虧損的包袱,增加公司利潤和改善現金流。

一汽夏利

為什麼一汽華利只叫價1元?

事實上,一汽夏利早在2017年9月便曾公開轉讓一汽華利控股權,但始終沒有進展,2017年11月,因公開徵集期已滿,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決定終止公開徵集。經過一年,根據一汽華利資產評估報告,其營業利潤由2017年的-10億多努力到淨利潤-8億多。

一汽夏利

通過該評估報告,我們也可以看到,其實華利在經營上也有所改善,奈何負債基數實在太大。在各個車企向著新能源汽車奔跑的時候,一汽夏利已經等不到華利扭虧為盈的那天,故夏利颳去腐肉,而且也不得不這麼做。

其一、今年5月份,一汽華利就上了工信部的黑名單,顯示在特別公示期內,工信部不再受理該企業的新產品申報。原本的華利車型已盈利不足,財務狀況不堪,再無新產品,前途堪憂。

一汽夏利

其二、一汽華利不是第一個被賣掉的"孩子"。一汽夏利自2016年以來已經連續5個報告期持續虧損,曾被ST一次,*ST兩次。為實現"保殼"一汽夏利曾向一汽股份出售了內燃機制造分公司和變速器分公司資產、產品開發中心整體資產、天津市汽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多個旗下資產。

子母公司都存在產品盈利能力弱,持續虧損的局面,"1元"賣掉華利是一汽夏利的必須要做的一步,而且"1元"背後是有條件。在一汽夏利的公告中提到的條件如下:

(1)受讓方須承諾,保證歸還華利汽車應付我公司的不低於8億元的欠款,在此基礎上,華利汽車應付我公司的其他欠款免除;

(2)華利汽車全部員工原則上由我公司負責安置;

(3)上述股權的轉讓價格不含華利汽車的土地、房產;

(4)受讓方須不是失信被執行人。

"1元"賣掉自己的孩子實屬無奈之舉,不知道此舉能否讓一汽夏利輕裝上陣,重展當年風采?

拜騰或接手猜測由來

在一汽夏利公告轉讓華利消息公佈以後,媒體紛紛猜測拜騰或以"1元"接手8億債務。此猜測並非空穴來風,拜騰最近的舉措和麵臨的問題給了媒體大膽猜測的實錘。

與一汽合作頻繁

4月20日,拜騰汽車與一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投資框架協議,一汽集團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B輪融資,這也是國有車企第一次聯手新造車企業;今年6月,拜騰宣佈B輪融資順利完成,融資總額達5億美元。雖然拜騰並沒有公佈具體的融資數額,但據海外媒體路透社報道稱,一汽集團共向拜騰注資2.6億美元。

7月2日,拜騰再次宣佈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官方表示,雙方將充分發揮產業協同作用,在平臺技術、投資入股、零部件採購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合作,與一汽集團的深入合作讓拜騰未來充滿了機會。

一汽夏利

拜騰缺少造車資質

拜騰打造的第一款SUV車型在今年1月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首次亮相,並將於2019年底量產, 轎車量產車則將於2021年推向市場。為了順利實現量產,今年4月拜騰的試製車間已正式完工,目前,拜騰首批工程試製樣車已經下線,到今年年底會交出上百臺工程試製樣車,相關測試工作也將按計劃開展。10月,南京工廠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大工藝廠房將完工封頂, 進行設備進駐,2019年上半年將投入預生產。

一汽夏利

各項準備工作已做好或者佈局完成,資金到位,目前擺在拜騰面前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整車的量產?在沒有生產資質的情況下,第一,積極向政府申請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第二,找企業代工。

現在對拜騰來說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花8億買下一汽華利,就此獲得整車生產資質。

"1元"買入後背負8億債務是否值得?

拜騰是否會走第三條路,目前還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消息或舉措。但不管是誰最終接手一汽華利,我都不經想問"1元"買入後背負8億債務是否值得?

一汽夏利

實際上,在2016年底,國務院發佈的《國務院關於發佈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的通知》中重申了"原則上不再核准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企業想新增傳統燃油車的生產資質已經基本不可能。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同樣不容樂觀,目前企業要想獲得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需要度過兩大資審難關,第一關是獲得發改委批覆,第二關是進入工信部公告,只有全部過關才能最終拿到生產資質。然而,自2017年5月江淮大眾獲得最後一張生產資質後,發改委便暫停了對新能源生產項目的審批流程。

故,除非發改委開始審批新能源生產項目,拜騰或者對於有意進軍新能源汽車製造而沒有資質的企業倆說,這條路目前是暫時看不到希望的。

那麼找企業代工呢?對於拜騰來說,並非是一個好的選擇,拜騰總裁戴雷表示:汽車製造商必須有製造能力,不可能完全外包。而且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目前深入把控生產過程,提高最終產品品質,使用戶獲得良好的乘車體驗,是佔領市場的最重要的手段。所以,找企業代工非長久之計,最終還是需要具有"準生證"才是王道。

在這種情況下,一汽華利的乘用車生產資質顯得"僧多肉少",雖然要揹負8億債務,但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一汽華利的生產資質也是"帶刺的玫瑰",8億債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相比暫時代工然後等待資質申請通過,接手華利實在前期成本太大。

而且,並非只有一汽華利能提供"準生證"。據瞭解,在已經領取牌照的15家企業中,諸如敏安、萬向、速達、國能新能源等連量產車型上市時間表都未排出來,有的生產基地仍處於建設狀態。這些沒有量產車型的企業或許也會是一種選擇。

各大車企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跑道上衝刺,每一個彎道超車都至關重要,"1元"接盤一汽夏利是否值得,或許只有最後的結果能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