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代查APP「封殺」不盡,網友:不如求助區塊鏈

5月8日,人民網發佈一則新聞,解讀央行發佈“102號文”(《關於進一步加強徵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

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徵信系統。聲明央行並沒有授權給任何機構查詢徵信信息,網上許多流氓軟件打著央行的旗號到處竊取個人信息,於是央行發佈通知嚴令禁止。

央行:代查APP“封殺”不盡,網友:不如求助區塊鏈

除了警惕個人信息被盜,“代查APP”猖獗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日漸增長的信貸需求,同時徵信數據又散落差缺的市場現狀。

以我國為例,目前在央行有徵信記錄的人約3億,只有整個徵信需求市場的三分之一,而接入央行數據系統的除了央行體系,還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信託公司、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各類放貸機構。

其中小貸公司等信息數據還是被央行所淘汰的“次貸信息”,14年的時候有機構嘗試讓小貸公司與央行作數據對接,當時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傅蔚岡院長就指出,小貸公司與央行數據對接的意義不大,小貸公司所接收的都是“次貸”,由於在銀行無法獲得抵押貸款才尋求高額小貸公司的幫助。“次貸”通常靠高額利率來避免借代風險,但容易養成“借款專業戶”從而使利率不斷拉高,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除此之外,還有裸貸、校園貸這些不良信貸的存在,不僅破壞整個信貸行業,更對社會安全造成直接危害。

歸根結底,信貸行業的問題,是數據的問題。銀行規避風險的辦法主要是以抵押貸款的方式,而小貸公司們的數據顯然不足以支撐它的風控系統,因此儘管提高利率,也不過是陷入“借錢難、還錢難”的惡性循環。

央行:代查APP“封殺”不盡,網友:不如求助區塊鏈

互聯網解決信息傳遞問題,區塊鏈解決數據信任問題。何不讓區塊鏈建立一個可信任的數據傳遞機制,用智能合約的方式,讓不同節點之間產生關聯,可訪問、查閱、傳遞,比之P2P多了安全和可信任。只要能解決徵信行業數據不足、數據信用不足的問題,相信不良信貸問題就能得到極大的改善。再往深處設想,如果它能使跨行業、跨領域的信息聯通,小貸公司若有一套有效的風控系統,也不用靠著提高利率來規避風險了。畢竟高利率不是結果,只是手段,信貸的目的是要讓閒置的錢生錢,去產生利潤,只有良性信貸生態,才能讓徵信行業健康發展。

以上言論皆為個人觀點,歡迎同好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