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军官为什么都配一个军刀?

奋斗中的95后


日本军官在二战时期佩戴军刀,首先是一个对传统的继承。毕竟佩刀是武士的特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军官和士官佩戴军刀,一丁点作用也没有。


一把94式军刀在当时也要几十日元一把,有这个钱,还不如买冲锋枪和机枪。因为1把步枪或者冲锋枪,也就几十日元。结果日本造了100多万把军刀,而不是造100万把冲锋枪。

更为关键的是,军刀还经常出事,比如发动和策划918事变的日本第一参谋石原莞尔,就是因为骑马戴着军刀,想下马的时候耍帅,直接从侧面跳下来,结果军刀的刀柄隔住了裆部,造成,石原莞尔中将终身没有孩子。

后来,日本开始给飞行员发放军刀,结果,大批日本新飞行员在驾驶飞机穿越南太平洋的时候损失惨重。原来是,在磁场比较强的海域,这些军刀干扰了战机罗盘的精确度。

结果就是大批日军飞行员和战机走错了方向,最后油料耗尽,淹死在茫茫太平洋上。军刀唯一的作为,在日军当中就是斩杀俘虏和平民。在实战当中,还不如刺刀有作用。另外的作用,就是日本战败以后,军刀成为了各国军人最喜欢的战利品和纪念品。

现在一把二战时代的日本92式,94式军刀刀装齐全的,都要2万块以上了。品相非常好的,甚至要4-5万块,才能买到一把。

烽火观察


经常看抗战剧的朋友,肯定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日本军队中,无论什么级别的军官都戴着一把军刀。这种军刀与传统的日本武士刀类似,但是又不完全一样。而且所有的军官都戴着军刀,那么当时佩戴军刀有什么讲究。在武器快速发展的时代,日本军队为何还要装备军刀呢?

1937年抗战初期,日本的兵源好,大部分日军士兵的身高在一米六左右,属于日本军方征兵标准中的“甲种”(身高一米55以上)。而到了抗战后期,伤亡惨重的日本国内开始大幅降低新兵的年龄和体格标准,很多“丙种”(身高一米五以上)甚至“丁种”(身高一米五以下)的少年新兵被征招入伍,所有我们在老照片中看到很多侏儒一般的超矮日军俘虏。

那么,“矮人国”的日本军官,为何偏偏喜欢腰间挎把长长的日本军刀,身高1米5,刀长八九十公分,吊在胯间晃晃荡荡,难道不嫌累赘吗?

日本古代的武士,个头更为矮小,但他们居然还是挎双刀的!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男性,平均身高只在1米55左右,再配上两把双刀,想想那样的场面实在有点滑稽。

到了二战时期,日本军方为鼓动国内男子积极参战,用“武士道”精神来激励国民,放弃曾一度使用的西洋指挥刀,把军队中的所有制式刀全部换为武士刀样式的军刀,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

这里纠正一下,日本军刀和武士刀不是一回事。武士刀是纯手工打制的日本古代利刃,放之世界也算是名刀。而军刀则是机制,材质、工艺、完成时间迥然不同。武士刀放到今天价值连城,而日本军刀却绝大多数都很粗糙,算是战争纪念品。

日军的军刀能够残留在军队中是受到19世纪初西方军队的影响,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全国上下各个方面开始向西方靠拢,就连贵族们的社交礼仪也全面学习西方。加之明治之前的日本贵族就有配刀显示身份的传统,日军在学习西方的时候也发现西方军中军官们也有在各种场合配刀的传统。于是军官配刀也就在军中保留下来,作为军官身份的象征。

一把军刀就是一段故事,想想看,当自己年过花甲,抱着自己的孙子指着墙上挂着的日本军刀:爷爷当年揍过小日本,这就是战利品...


龙泉祖剑谷


在二战中,几乎军曹以上的日军都挂着一把军刀,甚至连其空军飞行员上飞机的照片也让盟军大惑不解:这都什么年代了,飞行员还挂把战刀,难道要在天上来场白刃战?

其实日本军刀也不是完全没用,起码它还很搞笑地捅死过一个日军中将呢。

日军的飞行员,除了穿戴着飞行帽、抗压服、手套等标准装备之外还人人斜挎着一把长长军刀,连上下飞机都显得那么突兀笨拙,以至于在飞机被击中后连弹射都受影响——说不定就会被军刀挂在机舱里烧成烤猪。

盟军开玩笑说:日本军刀,除了用来切腹自杀,就是在投降的时候交给我们回炉炼铁。

盟军这话是有依据的,1945年,日军投降,盟军的战利品中,就有堆积如山而又做工精良的军刀,盟军指挥官为怎么处理这些军刀很是头痛,最后选一些看着漂亮的留作纪念或送人,其他的统统送进炼钢厂回炉融掉了。在盟军看来,远程作战,我们有飞机大炮原子弹,中远距离有各种机枪,近战有汤普森、M3、柯尔特等各种冲锋枪,就是近身肉搏,也有柯尔特1911,那军刀连上了刺刀的步枪都打不过,唯一的功能就是“把自己绊倒”。

有人曾经检查过,日军的战刀磨损率不足百分之一,而跟英美盟军作战部队的日本军刀,磨损率基本为零——因为它从来没有使用的机会,不是没冲到对手跟前就被弹雨淹没,就是宁肯用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也不用斜挎着的军刀,原因只有一个,面对上了刺刀的步枪,军刀就是送死的角色。

要说日本军刀也没少染血,但除了杀害手无寸铁的平民之外,就是日军自己用来“剖腹”自杀,就是日军战败后剖腹自杀,自己的军刀都不能完成任务,一定要有个被他们叫做“介错人”的家伙站在旁边,看着他把军刀捅进肚子了,再抡起另一把军刀,砍下剖腹者的脑袋。弄个自杀,还得用两把军刀,可见其作用确实不怎么样了,想当年全部装备着倭刀(就是后来的日本军刀)的倭寇,在戚继光那些安了铁尖的毛竹,也就是狼筅连一点招架之功都没有,经常是戚家军个位数战损,歼灭数千倭寇。

要说日本军刀在二战时期最大的战果(切腹自杀的不算),就是捅死了一个日军中将,而这个日军中将据说还被称为“日本第一兵家”,这个家伙叫石原莞尔,是一个目空一切、连东条英机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个“上等兵”。既然是一个很骄傲的家伙,那自然要时刻挎着一把象征他身份的军刀,可就是他的军刀要了他的命。

在非洲沙漠都遍地跑着美式吉普的时候,石原莞尔还是骑马垮刀,结果在一次下马的时候,他那把军刀直接跟他两腿之间来了个“亲密接触”,具体怎么接触的,我只能说是捅进去了,而医学上说的很准确:被自己所配军刀捅中裆部,导致尿道口撕裂,长期尿血引发膀胱癌,因膀胱癌而死。

忽然想起郭德纲的一段相声:我买上衣拉锁,她给我拿来一把日本军刀(于谦插话:他以为你要剖腹自杀呢),我要是买一个裤子拉锁,她还不把我骟了?

这就明白了,原来日本军刀还有个作用,就是制造太监……


半壶老酒半支烟




在日本大大小小日本指挥军官都会随身佩戴一把指挥军刀,诸如东条英机、小矶国昭等军国主义头子也是如此。其实在二战当时的那个年代,日本军官随身携带的军刀已经丧失了实际的意义。既然是这样,那么日本人仍旧继续在战斗中使用军刀的秘密又在何处。



日本这个国家的发展很晚,在19世纪中期才开始进行明治维新。日本开枪全盘学习西方,在军事制度上也不例外。日本海军一直学习英国,甚至连军校的样式都是仿造英国的。日本陆军起初学习法国,法国是当时欧洲大陆上的第一大国。不过日本更为坑爹,是每名军官一把。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在反复较量的过程中,日军很快就发现了这种长刀的问题。由于当时的战争还处于慢节奏状态,日军与俄军经常会短兵相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们可以相互拼刺刀,可是军官们就麻烦了。那种华丽的军刀一点也不实用,而且日本的军工技术一般,军刀经常发生折断。



日本的学习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德国崛起以后,日本又改为学习德国。日军在武器方面全面仿制德国,唯独在军刀方面例外。在机械化战争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双方部队短兵相接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军官们的主要武器是手枪,进入30年代以后,也只有日本和波兰还保留着军刀制度。那种西方军刀一直在日本使用到了1933年,1934年,日本开始为军官们配发军刀,也就是日本武士刀。波兰军队使用军刀,是因为其所谓的骑兵传统。日本军队使用武士刀,则是日本军官主义的全面抬头。日本偏移了正常国家的轨道,这个国家即将发动一系列的战争。1937年7月,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打响。

日本的军刀是分有很多种类的,低级军官使用的都是工厂成批生产的军刀。中级军官则需要自己花钱定制军刀,可以来一些个性化。高级军官们一般都佩带着祖传武士刀,通常带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在中国战场上,军刀还是有一些用武之地的。中国军队的武器和日军武器都属于慢节奏武器,双方确实存在近距离搏杀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低级军官的军刀还是能派上用场的。美英军队配备了大量的冲锋枪和自动步枪,对日军形成了火力压制。日本军队此时往往会发动自杀式进攻,不过被子弹击倒是肯定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日军并不是第一次遇到,在诺门坎战役时就是这个德行。对于这些地区的日本军官来说。他们的佩刀也就只有自杀这一种用途。在二战的末期,很多中高级军官的佩刀被盟军士兵缴获,至今已经成了收藏品。1945年8月,日本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最后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日本的投降可不是什么无条件的投降,当时日本唯一的条件就是保留天皇制度。随着日本天皇一声令下,在各地作战的700余万军队陆续放下了武器。不过仍有一些军国主义分子接受不了,他们跑到皇宫门口自杀。一部分使用了手枪,另一部分则拔出了佩刀。从一个客观的角度评价日本军刀制度,这是一个与时代严重脱节的产物。


月赢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主要是仪式和精神上的意义。

众所周知,日军人人都以武士自居。

而最初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全盘西化,装备彻底类似于法军。

包括军官,也是装备手枪和法式指挥刀。

随着法军在普法战争中的惨败以及日军逐步的强大,开始摆脱法式或者德式的范畴。

日本逐步开始将西洋军刀换为日本传统式样的军刀。

目的有2:

第一,鼓舞所谓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认为,军刀是武士的灵魂,那么即便自称为武士,就不可能不佩戴军刀。

这种军刀和英国海军的佩剑、国军的中正剑一样,更多是精神的象征。

大家注意,虽然日本军官都是配备手枪的,大多是王八盒子。但日军军官指挥时多还是使用军刀,只有实际参战时才会拔出手枪。

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当做几百年前的武士了。

第二,军刀有一定自卫能力。

除了一些粗制滥造的机械制造军刀以外,日本主流军刀还是可以杀人的,尤其是日本军官私自购买的军刀,非常锋利。

在肉搏战中,手枪的子弹毕竟有限,需要冷兵器作战那么军刀也可以劈几下。

但军刀长度太短,一旦遇到国军刺刀基本就要完蛋,只是略胜于无。


萨沙


日本军人身份的象征。其实日军的军刀能够残留在军队中是受到19世纪初西方军队的影响,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全国上下各个方面开始向西方靠拢,就连贵族们的社交礼仪也全面学习西方。加之明治之前的日本贵族就有配刀显示身份的传统,日军在学习西方的时候也发现西方军中军官们也有在各种场合配刀的传统。于是军官配刀也就在军中保留下来,作为军官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军中激励士气的手段之一。在白刃格斗中,军官拿着军刀带头冲锋,的确很大程度的刺激了日军的凶性,而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武士道白刃格斗在自动火器面前很少有表现的机会。军刀的作用也就没有体现了。

看看二战后重建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就知道他们已经彻底舍弃了军刀。日军的军刀装备,军曹(士官)以上就能装备,称九五式军刀。刀柄仿照军官军刀刀柄的花纹(如樱花和丝带缠花)用铜或铝压制而成(图6)。刀的闭锁装置如同日本三二式骑兵军刀,为桥式,但不在刀柄一侧,而是在刀柄上部(持握时手掌的虎口处)。此外,士官军刀刀刃有血槽,形制为日本刀中所称的“棒槽”式,即一条血槽由鎺本直贯刃尖。护格、刀穗环无花纹,刀鞘为皮制。士官军刀制作完全为机制,有不少与三八式步枪配用的三十年式刺刀一样印有三环(工厂出品标记)。但是要注意的是只是在野战部队或者说经常作战的岗位上才会装备。像日军的文职,比如师团部或旅团部地文职就没有装备。而在后方只有在某一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才会装备。有时候他们的军衔也是很高的。


说点奇葩的


日本传统就有配刀显示身份的传统,日军学习西方的时候发现西方军官们也有各种场合配刀的习惯!于是就保留了下来,作为军官身份的象征,可以指挥,激励士气。

最开始日本军官配的刀是西式的,但是后来发现在拼刺刀的时候容易断,不实用,于是就按照日本传统武士刀的样式重新设计了新式指挥刀。


历史李论


日本在各个方面学习西方,就是抄袭。当时欧洲各国军官都喜欢佩戴长刀或者长剑,日本也深受影响。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日本军官挥舞着欧式军刀带队冲锋。短兵相接的过程中,普遍士兵上刺刀就可以了,军官们只能大呼救命。那种欧式军刀非常不适合作战,而且容易弯曲、折断。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军队又逐渐取消了军刀的配置。


苏叶烹酒夜已迟


指挥人用的,不同级别军官配的不同,也有实战作用,做工比传统武士刀粗糙,更适合上现代战场,二战时期日本这种刀流水线生产不是传统手工打造的武士刀,这军刀不值钱模仿西方军队军刀象征意义,日军军官也有部分配自家祖传的武士刀。


滨湖劳改犯


军刀代表指挥权,军官没有刀,当兵的就不听命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