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德國最大的敵人是美國還是俄羅斯,爲什麼?

杜達特洛夫斯基


從目前來看,德國最大的敵人肯定是美國。至少在50年之內,德國最重要的國際政治任務是推動歐洲的政治一體化。對於正在衰落和不斷收縮的俄羅斯來講,一個統一的歐洲,是多極化的必然需要,也是俄羅斯地緣政治上最大的屏障。而對於美國而言,一個統一的歐洲,對於自己的全球霸權則是一個挑戰。有些人用遠交近攻試圖說明,歐盟與俄羅斯的戰略矛盾更多一些,實施上在當前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經濟聯繫和軍事打擊都擺脫了地理的束縛,在家門口有軍事基地的美國近,還是陸地上接壤的俄羅斯近已經很難說,不應再是判斷國家間戰略矛盾的主要依據。

俄羅斯與德國合作大於分歧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始終處於戰略收縮的衰退軌道上。由於俄羅斯的人口嚴重老齡化、經濟結構調整緩慢,俄羅斯的戰略收縮還遠未觸底。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在歐洲的主要訴求就是要保住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特殊利益,保留俄羅斯與歐洲的戰略緩衝區。未來歐盟只要不與俄羅斯全面接壤,雙方之間的挑戰只會越來越少,而合作機會卻會越來越多。即使歐洲實現了政治和軍事一體化,其軍事實力也不能與俄羅斯、美國這樣的軍事大國相比。按照美國人的說法,現在德國可供升空作戰的戰鬥機不過10架,這樣一個軍事孱弱的歐盟怎麼可能對俄羅斯構成戰略威脅呢?

應該說在未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俄羅斯最主要的外部威脅主要還是來自美國。如果歐盟能夠實現政治上的統一,成為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將會對美國的全球霸權特別是歐洲霸權構成重大掣肘。

對於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所有二流國強國來講,一個崛起的歐盟能夠分攤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因此,俄羅斯一直堅定的支持歐盟政治一體化進程。

至於有些人擔心歐洲一體化之後是否會走向軍事擴張的道路,完全是杞人憂天。到過歐洲的人都知道,現在的歐盟和德國早已是經濟社會高度發達的地區,軍事擴張不是給歐洲帶來資源而是落後地區的包袱,如果歐盟放開入盟申請條件,大量的東歐、北非甚至中東國家都願意加入歐盟,還需要軍事擴張嗎?歐洲人和德國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喪失了繼續前進的鬥志,精神狀態過於萎靡。指望這樣的歐洲人去搞軍事擴張,尤其是與擁有7000枚核彈頭的俄羅斯進行直接軍事對抗,完全是痴人說夢。

美國與德國的結構性矛盾正在激化

在經濟方面,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長期對美國保持鉅額貿易順差。現在特朗普政府採取非常激進的方式,解決美德貿易問題,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此前歷屆美國政府也都沒有放鬆對德國經濟的壓制。美國人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吸引德國先進製造業轉移到美國,增強美國的競爭力,打擊德國的競爭力。事實上,歷屆美國政府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以寶馬公司為例,寶馬美國工廠已經成為寶馬公司全球最重要的生產基地,現在在歐洲訂購寶馬汽車,絕大多數零部件也要從美國進口。由於美國和德國在高端製造業、高端服務業等領域競爭關係明顯,結構性矛盾嚴重,雙方在經濟領域還將保持長期的競爭關係

在戰略上也是如此,德國和法國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最主要推動者。歐洲一旦實現了一體化,將會極大衝擊美國在歐洲的戰略利益,甚至美國的全球霸權。

因此美國對歐洲一體化問題的態度始終鮮明如一,經濟一體化已經損害美國的利益,再搞政治軍事一體化美國不答應。此前,英國脫歐背後就有美國人的影子。近期馬克龍訪問華盛頓,特朗普更是直接建議法國退出歐盟。今後隨著歐洲政治軍事一體化的進程的不斷推進,美國破壞的動作也會更加直接。美國一定會利用東歐與西歐國家之間的矛盾,破壞、干擾、阻止歐洲一體化進程。


正如美國不願將一個衰落的俄羅斯當成主要競爭對手一樣,德國也不會把俄羅斯當成主要對手,只有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德國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歐洲攻略


衝擊時評


這可以從國家利益角度分析,看誰對德國國家利益威脅最大,就是最主要敵人。國家利益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但是國家存亡、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經濟穩定可持續必定是國家利益中的核心利益。美俄誰對德國這些造成重大危害,則誰就是德國最大敵人。

德國的國家存亡,這個其實不用多說,自鐵血宰相統一德國之後,誰也沒有主動進攻過德國,都是德國自己把自己玩壞。現在,美俄都不會主動進攻德國。

領土完整,冷戰之後,兩德統一,總體上德國實現了領土完整,當然比起當年的德意志帝國那是大大縮水。美國也沒有要再度佔領德國的意思,俄羅斯麼,先把前蘇聯地盤搞定再說吧。這裡當然有個加里寧格勒的問題,算不算德國領土?無奈的說,不算了。所以這個地方即使在俄羅斯治下,俄羅斯也並沒有威脅當今德國的領土完整。

主權獨立,德國內外是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是軍事和外交上,有時候會面臨來自“盟國”美國的壓力,尤其是在發展與俄羅斯關係時,尤其是德國在歐洲影響力日增時,美國都會或明或暗的來一腳。所以,這點上,美國的威脅更大。

經濟穩定可持續,在安全和威脅稍微緩解情況下,德國的經濟穩定就是最大的利益。德國力推歐元,帶動歐洲經濟發展。但是美國為了維護美元霸權,對歐元雖然面上不說,但是私下各種打壓是少不了的,美國也樂見歐洲經濟發展,但是過強的發展絕對難以接受,會沖淡美國的霸權地位,也會時不時的搞動作牽制和分裂歐盟,遲滯歐盟向前發展的步伐。而俄羅斯,雖然有所謂石油天然氣為武器威脅歐洲,但是基本就說說,真不賣,自己賠的更多。這點上,還是美國威脅大。

所以,單就目前來看,其實美國比俄羅斯威脅更大。這結論明顯與直觀印象完全相反,歡迎拍磚討論。

我是北玄武,關注走起~


北玄武


我想,對於發達國家西方來說,他們的共同敵人就是自己,德國也不例外!

西方發達國家經過二戰之後幾十年的發展,終於遇到了發展的瓶頸——那就是科技遇到了無法辨別方向,高福利養成了懶惰沒有了行動力,政治上遇到了新問題不好解決!

美國不會成為德國的敵人,因為歐洲與美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加之這幾十年的磨合融合,彼此之間已經摸透了脾氣,尤其是科技前沿技術、尖端原材料上的共享,讓德國及歐洲和美國更是無法分開。即便是特朗普大耍個性,對歐洲大肆撻伐,對德國橫加指責,還不顧盟友關係加徵關稅等等,歐洲在做出反應的同時,也懷揣一顆包容的心,因為,特朗普不可能一直執政下去,最多兩屆任期,時間一到也就“滾蛋”。特朗普可以無所顧忌的推翻前任政策,那麼後任者同樣可以“照葫蘆畫瓢”推翻特朗普的政策,糾正被特朗普破壞的雙邊關係、美歐關係,讓他們重新迴歸正常軌道。基於這種幻想,歐洲國家並不希望也不願意美歐關係徹底玩完。所以德國最多把它看成是暫時出軌而希望最終回心轉意“紅杏”。(圖片來自網絡)

俄羅斯之於德國介於非友非敵之間。拋開歷史恩怨,俄羅斯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趕快與歐洲和好,要是沒有美國參與更是好上加好。俄羅斯現在國力下降,加上當今世界看重的是經濟擴張而不是領土佔領,還有俄羅斯的人口成下行趨勢,都讓俄羅斯的侵略野心下降。而俄羅斯現在齜牙咧嘴、張牙舞爪全是歐盟的東擴,北約的故意擴張逼出來的,俄羅斯不得不虛張聲勢以作應對。北約的共同防務對象就是俄羅斯,俄羅斯是別無選擇。假若歐洲降低與俄羅斯的對抗等級,利用陸地相連、經濟上的互補,歐洲的發展更有後勁。可惜,德國及歐洲要想脫離美國的戰車很難。特朗普咬牙切齒要退出北約,要撤出軍隊,別看他說的兇,其實都是特朗普的一廂情願——那是破壞美國的全球利益,特朗普一個人說了不算!(圖片來自網絡)

當今世界,是一個互補型的社會。有技術的沒市場,有市場的技術跟不上,有材料的不能用在刀刃上,急需求的又沒有材料可用。德國是歐洲大國,放在世界,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發展後手有限,沒有其他國家的互相促進,只能是故步自封——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見腫消世界


謝邀。如果德國堅持和平崛起,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經濟,引領歐盟成員國共同發展,美國與俄羅斯都不是德國的敵人;如果德國妄圖再次稱霸歐盟,不論是通過軍事還是經濟,美俄都將成為德國大敵。

一、德國堅持和平崛起,美俄都不是敵人

1.美國與德國不是敵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被一分為二。美、英、法佔領區成立了聯邦德國,蘇聯佔領區成立了民主德國。客觀的講,德國能夠在第二次大戰以後,迅速崛起,美國功不可沒。第一,通過“馬歇爾計劃”,美國援助了聯邦德國14.48億美元,為德國恢復經濟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第二,駐德美軍擔負起來包圍德國的責任,致使德國可以節省大量軍費投入到經濟建設。

2.俄羅斯與德國也不是敵人。如果不是蘇聯放手,東德與西德難以在1990年實現統一。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與德國也不是敵人關係。德國經濟發展迅速,GDP總量高達3.6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卻缺少資源資源。德國經濟的發展依賴俄羅斯質優價廉的天然氣資源,兩國企業正在合力建造穿越波羅的海的“北溪2號”輸氣管道!在7月9日-11日的北約峰會上,特朗普指責德國被俄羅斯“俘虜”,具體指的就是德國過度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資源。在歷次歐盟或北約框架內對俄羅斯的制裁中,德國總是“磨洋工”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德國總理默克爾

德國如果再次妄圖稱霸歐洲,美俄都是最大敵人

英國退出歐盟以後,歐盟只剩下了法國與德國兩大核心。儘管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還擁有航母,及多達300枚的核武器,政治影響力與軍事實力都高於德國。但是,德國經濟總量遠超法國,人均GDP同樣超過法國,在工業領域,汽車行業,更是甩了法國幾條街。可以說,近年來,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德國在歐盟內的話語權越來越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德國曾經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如果德國妄圖再次稱霸歐洲,哪怕只是利用經濟手段整合歐盟,加快歐洲一體化進程,即威脅到美國的世界霸主,有威脅到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德國都將與美俄成為敵人!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美國總統特朗普

歡迎大家討論,德國還會在軍事上崛起嗎?


美國觀察室


毛主席在分析中國革命形勢時談到: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那麼決定一個時期一個國家的敵人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國家利益,而一定時期的國家利益又是這個國家的發展戰略所決定的。我認為,德國目前最大的敵人當然是美國。


除了軍事實力,俄羅斯對德國沒有什麼威脅,而俄羅斯軍事對抗的對手是美國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雖然比蘇聯有很大差距,但龐大的核武庫和常規軍事力量仍遠遠強於德國。只是俄羅斯現在軍事對抗的重點是美國,從烏克蘭到格魯吉亞,從伊朗到敘利亞,雙方的對抗在升級,俄羅斯並沒有和德國軍事對抗的意願。唯一能夠威脅到德國國家安全的,就是北約東擴和美俄軍事對抗升級可能產生的“負外部效應”,所以德國一直樂見美俄關係的緩和。

在經濟實力上,德國的經濟實力強於俄羅斯,俄羅斯有求於德國解除歐盟的經濟制裁,雙方的經濟結構又有很大的互補性。在外交和政治上,雙方可能存在分歧,但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而在伊朗核問題上還有合作的空間。一個沒有什麼利益衝突的國家怎麼可能成為德國目前最大的敵人?


德國目前的國家利益推進歐盟的政治經濟一體化,在這點上和美國衝突加劇

美國並不希望一個強大的歐洲出現,而德國是歐盟的帶頭大哥,這就決定了兩國存在利益衝突。以前的這種利益衝突被所謂“共同價值觀”和經濟利益所掩蓋,但在特朗普上臺以後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讓德國很受傷,雙方几乎在所有領域衝突加劇:在經濟領域,美國和歐盟貿易戰的重點打擊對象是德國,美國要對德國的支柱產業汽車下手,要對參與北溪2號項目的德國企業制裁;在外交領域,德國強烈反對美國單邊主義行動對歐洲安全的威脅,在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上和美國衝突不斷,在七國集團會議、北約峰會、G20峰會等多邊外交場合強硬互懟,默克爾聲稱:我們彼此可以互相信任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政治領域,德國在積極地推動歐盟政治一體化,試圖擺脫美國對歐洲國家政局的影響;在軍事領域,德國一方面拒絕美國提高北約防務費用分擔比例的要求,另一方面正積極推動歐洲的“防務獨立”,

組建歐洲快速反應部隊,試圖取代北約的影響。德國已經失去了成為大國必需的版圖,只有通過在歐盟內部的主導地位才能發揮大國的影響力,正是在這一點上和美國存在根本的利益衝突。至於說德國強大以後可能會擴張純屬杞人憂天冷戰思維,光是歐盟那二十幾個國家都不會答應。


俄羅斯和美國,誰才是德國目前最大的敵人?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大笨蛋6703



德國目前最大的敵人既不是美國也不是俄羅斯,而是它自己。如果德國一直和美國保持這種關係的話,俄羅斯就不可能對德國構成較大的威脅。而德國如果不試圖脫離美國的體系,不謀求歐盟另立門戶的話,美國就不會傷害德國。而種種跡象表面,德國正試圖通過歐盟這個平臺和跳板在內容上統一歐洲,而德國的這種野心正逐漸顯露,一旦德國真的做到了這一點,勢必會被美國和俄羅斯所不容,因為實質和內容上統一的歐洲將不可避免的破壞美俄兩國的戰略利益,美俄兩國都可能因此設法遏制德國逐漸膨脹的野心,所以說,德國真正的敵人是它自己的野心,而這個野心很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不要忘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那可都是德國發動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


美國和俄羅斯(包括原蘇聯)爭霸世界多年,但卻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他們之間卻從沒有正面向對方開過一槍。通常都是通過代理人來較量,逼不得已在同一個戰場上相遇時,也要提前建立好“避免誤判”機制。對抗時,他們雙方有時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有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我們可以從二戰後簡單的捋一捋:二分之一島戰爭和越戰時,美國在明處,蘇聯在暗處;蘇聯侵略阿富汗時,美國在暗處支持抵抗力量,而美國攻打阿富汗時,俄羅斯又在背後使絆子;美國攻打伊拉克時,俄羅斯確也給了薩達姆政治和輿論上的支持。而在敘利亞戰場上,美俄兩國的表現就更加明顯了。自從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後,在同一戰場的美國和俄羅斯軍方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防誤判”機制,在敘利亞戰場上,俄羅斯打過美國的保安公司僱傭兵,美國也打過俄羅斯籍的僱傭軍。但雙方卻從沒有過公開和直接的對壘過。為什麼?這是因為美俄都是坐過世界級霸主的國家,他們都有很強的戰略定力,他們深知,一旦正面起了衝突,將會“覆水難收”,便沒有任何退路了,與雙方均無好處。它們之間可以對抗,也可以合作(比如赫爾辛基雙普會),但卻絕不向對方開第一槍。而德國的戰略思維卻不是這樣的,它們的思維是隻要有機會就想統一歐洲,而不會顧及世界會不會亂。


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戰略思維有點類似,一旦自我感覺良好時,就會蠢蠢欲動,爭霸之心就會萌生,而他們的爭霸方式卻又不具全球性,而以地域性為主,所以他們便不會顧及世界亂不亂,因為他們的心中就不會有全局。這兩個國家就是德國和日本。他們這種戰略思維在二戰中表現的特別明顯。德國當時認為自己很強,所以會在歐洲範圍內全面開花,日本也是,它的目標就是沿太平洋的東亞和東南亞這個大圈子,根本就不會在乎圈子之外的國家是否會參戰。反觀美俄,它們的戰略思維卻是世界級的。所以美國這些年來一直將德國和日本死死的按在原地。從頭條的評論中可以看出,很多吃瓜群眾很佩服和喜歡德國,但卻忽視了德國這些年來很多動作的內在涵義。但美國並沒有忽視,而且在緊緊的盯著德國的一舉一動,基於警告和要挾的原因,特朗普威脅要撤出在德國的駐軍,而且特朗普經說過,美國在歐洲的最大敵人不是俄羅斯,而是歐盟,實際上說的是德國。而俄羅斯也同樣看得很透,所以俄羅斯也經常利用德國來達到緩解制裁的目的。所以說,如何定位自己,將決定德國的未來命運。

英國之所以脫歐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英國自古以來就沒有把自己定位為歐洲大陸國家,所以在歐盟內它感覺不習慣,且對自己保持世界性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利。二是美國不想讓歐盟坐大,所以動員英國退出歐盟。經常看到有人詬病英國是美國的跟屁蟲,這種心態不好,要知道英國和美國不僅價值觀相同,最主要的是他們有“血緣關係”。你看加拿大和美國也鬧也吵,但一旦需要一致對外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這一大家子就會迅速抱成團。三是英國在歐盟內部爭不過德國,所以它索性退出以削弱歐盟的力量。由此可見德國在歐盟內的分量。美國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開始加大了對德國的打壓力度。包括逼德國增加北約防務經費、威脅撤出德國駐軍、與俄羅斯修復關係等措施都是打壓歐盟和德國的手段。從表面上看,法國和德國在共同領導著歐盟。但其實,法國自二戰戰敗後便在歐洲喪失了領導基礎,再加上戴高樂將軍實行的獨立外交政策,促使法國不可能去全身心的領導歐盟,所以,歐盟的權力實際上早已落在德國手中。德國的經濟實力有了,政治領導力也有了,唯一欠缺的就是軍事實力。它也想發展軍力,但它卻不能這麼做,因為美國一直在盯著它。而且美國將德國軍力完全納入了北約體系,使德國無法形成單獨的編制,根本動彈不得,所以德國打起了歐盟主意。在特朗普威脅要退出北約後,德國有意無意的多次發表感慨說:歐盟應該有自己的防務了。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歐盟的獨立防務建立起來了,也就等於是為德國所用了,那時的歐盟也就成為了真正的獨立一極。那時的德國會做什麼呢?真的很難判斷。不過,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仍然保持現在的模式和心態,大家相安無事。要麼就會和俄羅斯及美國有利益衝突。如果因此引發世界大戰那也毫不意外。所以說,德國的敵人是它自己!


人生觸底反彈


無論怎樣,美國是德國的北約盟友,是歐盟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因此樹敵美國是不明智的。

而同時,德國與俄羅斯在經濟上天然互補;在政治與外交上, 比如在伊核協議上也能夠達成戰略合作;只要與俄羅斯能夠進一步溝通,預防戰略誤判,推進戰略合作,德國也根本沒有必要將俄羅斯樹為敵人。俄羅斯從目前情況來看,最合適於德國的定位就是戰略伙伴。

目前德國比較頭痛的問題就是,美國希望德國與俄羅斯儘量切斷經濟聯繫,然後美國自己獨自發展與俄羅斯的政治關係,又倒過來要求德國作為馬前卒來對抗俄羅斯。美國雖然是德國的軍事盟友,但是這種要求顯然是相當無理的。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冷戰,不是美國可以隨意要求歐洲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全力協助美國防範蘇聯的那個時代了。俄羅斯與蘇聯不同是顯然的,歐洲並不是傻瓜,絕對是能夠分辨得清楚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要求就顯得相當過分;而從美國來看,歐洲開始對此不配合,實在讓人擔心,更覺得自己在北約軍費上的重金投入是被歐洲人佔了便宜。這也是美國與歐盟,美國與德國在戰略上開始出現分歧的根源。

此外,美國也擔心,俄羅斯等大國在挑唆法、德領導下的歐盟擺脫美國的約束,成為全球秩序中的獨立一極;因為美國並不希望一個獨立於美國的強大的歐洲的出現。而歐洲目前也在猶豫,是否真的要走上戰略自主。

一旦德國、法國以及歐洲準備走上戰略自主,與美國一定會發生戰略利益上的衝突;有可能這種烈度在短期內甚至有可能遠超與俄羅斯之間的,雖然中長期肯定是可以化解的。因此,在必要的時候,歐盟甚至需要援引俄羅斯的支持以化解來自美國的壓力。當然,如果法、德準備重新投回美國的羽翼之下,那就另當別論,但這是需要犧牲掉歐盟的許多獨立利益的;在沒有真實外敵的情況下,這種犧牲其實越來越不可能,也很難說服民眾。

俄羅斯現在真的是法、德的外來威脅嗎?認真想一想的話,法、德的戰略家們恐怕是不會如冷戰時期那麼輕易下斷言的。


建章看世界


德國地緣政治上最大敵人,是俄羅斯,這點毫無疑問,東普魯士至今這被俄羅斯佔據著,因此德國人心中永遠都是傷痛。

是二戰後,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與美國軍事力量的保護,讓德國得以在戰後廢墟上重建,在被肢解的國家組成聯邦德國。

在專心發展經濟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由於美國在西德大量駐軍,沒有戰爭威脅中,才使德國沒有過早的投入軍事鉅額費用,使聯邦德國,又要重建,又要戰爭賠款。

更重要的美國鉅額經濟援助,讓德國原來的工業快到破產邊緣上拉回來,重新重組整合,美國又對德國開放了巨大市場,使西德的經濟走出了戰爭失敗後的大蕭條,這使德國再次崛起有致命性幫助。

美國沒有強行割讓德國一塊土地,沒有讓德國原有的工廠設備全部搬走,沒有讓德國原來的工廠倒閉關門。

由於美國的保護,讓德國最終統一。沒有美國支持下,德國能有今天。

雖然德國與美國在歐洲國家領導權上的分歧,在貿易壁壘問題上的分歧,在北約軍費上的分歧,這些都不是根本性矛盾,只是分歧嚴重,但德國百姓是感激美國的幫助與支持,價值觀上是認同美國的。這才是根本性的問題,使德國無法獨自抵擋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的威脅。

德國無法脫離美國的軍事保護傘,無法脫離美國的大市場,無法離開美國這個價值觀上的天然盟友。這是兄弟國家之間吵架。


隨雨飄渺


問題觀點有很重的冷戰思維,德國所處地理位置必須走睦鄰友好的發展道路,早在建國初期俾斯麥就已經做出準確的判斷,兩次世界大戰的教訓讓德國終於明白先賢的智慧。

德國從俾斯麥下臺起就已喪失了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戰後德國領導人對此有充分的認識,要想生存必須在兩大勢力之間長袖善舞,兩面不得罪,埋頭髮展經濟實力,避免一切對立,儘量用錢化解所有矛盾。

這條路線使德國得到長足發展,國力躋身世界前列。在國家統一這種改變戰後秩序的行為上,居然世界兩極都贊成,這足以體現德國政策的正確性。在現代德國的意識裡只存在關係遠近的朋友,不允許出線敵人,這種和平的思維讓德國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好感,實戰了當年靠窮兵黷武沒有得到的影響力。

如果又回到選擇敵人的思路,德國就又走上自取滅亡的道路了。


約翰的甲殼蟲


在民主國家內沒有敵視,只有對手。全人類都是兄弟姐妹謂之“沒有敵視”;兄弟姐妹間存在合作及競爭關係謂之“只有對手”。合作與競爭就必須講平等的遊戲規則。在他們的教科書裡並不宣揚民族間仇恨、國家間仇恨、文化間仇恨、階級間仇恨。

美國在二戰後與英國一道引領民主思想(參看1941年《大西洋公約》),建立號召全世界國家進入民主化進程(參看《雅爾塔協議》等盟國締結的協議)。眾所周知,俄羅斯經過前蘇聯時期後1991年宣告解體,俄羅斯恢復進入民主國家進程。但跟1918年前一樣,俄因沒有核心科技非常困難,又懷有雄霸世界的野心,只好回縮舊文化體系中尋找沒有高招只好玩陰招、不講遊戲規則的“北極熊”的慰藉。請問,你會防備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