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少年有叛逆心理?

孙见福


这是由孩子脑补发育不平衡的特点决定的。中学阶段孩子的脑部发育还不完善,这是孩子在青春期显得情绪多变显得叛逆的重要生理原因。进入青春期主观情绪的杏仁核脑区开始逐渐发育成熟,但主管自控力的大脑前额叶则需要到20岁左右才发育成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会显得缺乏理性,而且情绪多变不稳定。

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会加剧孩子的叛逆情绪。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的生殖系统开始快速发育成熟,性别意识越来越强。驱使孩子对认识自己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开始思考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有的学生在面对快速发育的身体,开始产生角色的混乱和困惑,这种迷茫和困惑会加剧他们情绪上的问题。

大多数的家庭从小管教过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中国的父母常常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教,孩子在认知水平生活经验能力体力都远不如大人的时候,还会配合父母的要求,即便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通常也少有办法反驳对抗,但到了青春期独立的时间越来越多,反抗的能力渐渐足够,叛逆的行为开始出现,有些父母觉得很惊讶,为什么从小乖巧的孩子变得如此叛逆,实在难以解释于是给孩子冠上“叛逆期”的罪名。



我是蔡中元,心理咨询师,心理教育工作者,《正向管教:好好跟孩子说话》作者。谢谢您的关注。

心理蔡中元


一个形象的比喻:青少年叛逆时期 如小苗破土的 一段 时间。小苗 破土 就代表着他要独立承受外界的阳光雨露和风吹雨打,但它的根在大地之中,青少年亦如此。

一颗种子破土 而生 是成长的必须,孩子青少年时期个性化的成长也是 成长的必须。

图片来自网络

一斤孩子进入了青少年,意味着他身体 和性发育 都在快速成熟过程之中,他经历着根本无法控制的生物学过程,快速的发育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上的骚动和一种 矛盾,这种变化的速度 让他无意识中感觉到焦虑 和莫名的 激动。这种生理成熟的过程 伴随着突然而剧烈的荷尔蒙变化,极容易造成他们情绪的波动;同时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大脑也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快速发育。而此时十几岁的孩子大多还是在凭着直觉对一些事物和他人作出反应,认识自己的感受 做出决定,荷尔蒙的变化和大脑 发育的结合 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十几岁的孩子在行为上和认识上都有了 让家长措手不及的反应,而家长的成长一般来说是稍微滞后于孩子的成长,这就产生了青少年时期的所谓叛逆(参考《十几岁孩子正面管教》一书)。

作为成年人 我们可以回忆我们自己十几岁的时期,也会多多少少有些 我们和父母之间产生摩擦的记忆,现在的我们 在很多 行为和 意识中 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我们父辈的当时的行为和思维,但又不绝对。

认清了 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正视青少年时期的 叛逆行为,也有助于我们和青春期的儿女 相处的更好,我们的所作所为 也许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快乐庭院


为什么青少年有叛逆心理?


青少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叛逆的心理,这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少年时期的自我意识和意志、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半成熟与半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这些同时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使得这时期的少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青少年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自己做主”的愿望,特别不满成人对他们的处处管教,常因他人对他们的干涉产生执拗和反感的消极情绪。

其次,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注意到自己内部的精神世界,渐渐产生了解自己和分析自己的心理品质的需要和兴趣。

此外,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自我评价比较片面,常常只看自身缺点或只看优点,在自负或自卑常间摇摆不定,也常常容易发脾气、逆向行为等等。这些可以通过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放手让孩子逐渐承担相应的责任、帮助解决生理或心理上的疑惑问题,慢慢缓解,甚至很平稳度过叛逆期。



如题所说,若只是一般的表示不愿意上学,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如果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怎么劝都不肯去上学,对于父母又严重叛逆,这样的话,家长可能要先找找自身的原因,因为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亲子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对父母的态度。

孩子的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家长需要先思想,平时对孩子关心、照顾是太疏忽还是太包办?如果自己的孩子一向乖巧,在乖巧的表象后是不是潜藏着家长的专制?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叛逆”?与孩子之间开诚布公地交谈有多久了?平时最关注、最在意的是什么?孩子的成绩或是其他?找出问题,自己先改变,你会看到孩子的改变。


做有料的妈妈


这个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跟家长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双方要加强沟通,家长也要了解孩子的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

青春期孩子的一般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更主要的表现在心理上的突然变化,一般来说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在青春期会出现质的变化。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常常显得很自恋,但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最后还总因为自己的不够完美而沮丧。

2、独立性增强。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为此他们总是会尝试做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和尊重。

3、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这个阶段的孩子们通常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家长常常不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情绪咋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了。这个时期感情的多变是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的,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已经开始产生和感受到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

4、开始关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

5、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常常会顶撞父母以彰显他们的权利。

6、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是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还有自己是否够帅、漂不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会很关注来自于异性的评价和开始憧憬爱情的降临。

当然,还不止这些。

他们的各方面仍然还不完善、不成熟,也不可真正的独立。比如还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还没有善于把握真正的友谊,还没有成熟的感情世界,也还不能真正的与成人平起平坐,思维也还不够严谨,也许还不能真正的了解爱情。但是所有的这些变化和发展都在进行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完成了的。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孩子形成稳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充满了矛盾的阶段,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在这个阶段变得敏感起来。

父母要在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对于孩子有更多的了解,了解到孩子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孩子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的正常现象,提高跟这个阶段孩子的沟通技巧。

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表达主权的时候,多跟父母讲自己的心底感受,双方在可以协商的氛围中进行沟通。


安羽心理


为什么青少年有叛逆心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

青少年这一阶段,正是青少年们处于心理的“过渡期”,这恰恰也是他们认知提升的阶段,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日益增强,因此他们会有迫切的想要自己作主许多事情的欲望,不希望自己的父母或是其他人还照旧对自己有过多的管教,拒绝大家还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子来看待。这是青少年们内心所发生的变化。

在许多家长看来,不管孩子如何,在自己的眼中,也依旧是个孩子。避免不了的管教与唠叨也依旧会持续着。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家长不恰当的管教方式所造成的,比如一些家长缺乏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变化,对子女的教育也操之过急,常常忽略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尊与承受能力。这是青少年们接触到的客观环境。

因此,青少年内心所发生的变化与客观环境之间产生了偏差,自然而然就引发起了叛逆心理。


那么,我们可以看下题主具体的困惑:孩子初中还没毕业就不上学了,家长劝说还会和家长发脾气,问怎么办?

对于这种情况,因为我们不知道题主所说的劝说,是如何进行的,所以也无法说家长的方式对与否。我们只能给出以下建议:

先别急着劝说,先了解孩子不上学的真实原因,引导孩子说出真实感受,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也许孩子不上学的原因是可以被理解的呢?

在了解了孩子的情绪之后,再作出恰当的行动,如此,才能尽可能地去避免孩子情绪严重化,叛逆心理才能不那么强烈。祝好!

以上内容为每日谈心(瀚思专栏·心理笔记侠·郑燕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联系。每日谈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学媒体,欢迎关注。


每日谈心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特别突出,但是老师特别是家长经常和孩子沟通做朋友,愿意倾听,这样老师家长就不会觉得累,孩子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人,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我孩子已经大一了我们的关系一直很融洽,我们也没有感觉到他在青春期间有很大逆反情绪


阳阳的妈妈红红


如果你的孩子有厌学、叛逆、早恋、有网瘾等的问题,而你又束手无策。那么,你需要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知道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我看到很多家长对此头疼, 就把儿子转变的过程方法,在百度写了篇文章 叫(陆簧畅的改变) 。可以去百度搜一下 肯定能帮到你们!可以缓解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