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戰略眼光的三個皇帝,二個暴君一個好戰,禍在當時功在千秋!

從秦始皇到溥儀的2200餘年間,中國一共出過494個皇帝。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494個皇帝中間,既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有荒淫無恥之輩,更有戰略眼光悠長之帝王!本文所講述的,就是古代最有戰略眼光的三個皇帝,其中二個是暴君一個是好戰分子!值得一提的是,這三人的戰略行動,都可謂是:禍在當代,卻功在千秋,個個影響中國千年!

最有戰略眼光的三個皇帝,二個暴君一個好戰,禍在當時功在千秋!

秦始皇,影響中國2000年!

西元前221年,六王畢,四海一,秦始皇一統中國!大秦王朝建立之後,秦始皇一系列的舉動,展現出了他悠長的戰略眼光!

關於秦始皇的戰略眼光,有四點值得關注,(1)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相當於各自領域的“普通話”,(2)修建長城,康熙藐視長城,那是因為他不懂,沒有長城,中國會變成什麼樣?(3)修建秦朝版高速公路、國道、縣道等,有些道路至今還在,(4)推行郡縣制,這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如今依然受益!

不誇張的說,秦始皇奠定了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基礎,戰略眼光穿透了千年時光!因此,秦始皇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清朝某些皇帝放泡水,照照鏡子吧!

最有戰略眼光的三個皇帝,二個暴君一個好戰,禍在當時功在千秋!

漢武帝,打出了民族威望!

對於漢武帝,大家都比較熟悉,在此就不多說了!需要注意的是,“漢武帝”中的“武帝”,說明了他的戰鬥本性!

關於漢武帝的戰略眼光,重點有四,(1)對匈奴的戰爭,這一戰打出了500年的和平,(2)獨尊儒術,一統思想,尤其是“大一統”思想,(3)打出了漢族的威望,讓“漢”成了民族代言詞,(4)開闢了絲綢之路,影響中國2000年的商貿,(5)建立太學,官辦最高學府,成為後世王朝的“標配”!

需要說明的是,如今我們談及“漢字”、“漢子”、“大漢”、“好漢”、“漢族”等之類,所用的“漢”,就來源於漢朝!這是漢朝打出的民族威風!

最有戰略眼光的三個皇帝,二個暴君一個好戰,禍在當時功在千秋!

隋煬帝,被貶低了的皇帝!

坦率的說,在古代社會,隋煬帝臭不可聞,但在今天社會,對隋煬帝的重新研究,卻讓人發現他是一個被貶低或被低估了的皇帝!

關於隋煬帝楊廣的戰略眼光,重點有三,(1)三徵高句麗,隋煬帝的理由是“勿讓子孫憂”,因為他看到了高句麗對中原的威脅,(2)大運河,聯繫南北的大動脈,歷史作用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3)科舉,隋唐是門閥政治,楊廣想改變這一切,提拔寒門子弟進入官場,這是一次戰略眼光深遠的改革!

隋煬帝之所以失敗,除了勞民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即:他推出的科舉,損害了門閥世家的利益,所以有一大群實力派反對他!

最有戰略眼光的三個皇帝,二個暴君一個好戰,禍在當時功在千秋!

如果“千古一帝”可以有多個的話,那麼這三人貨真價實,100%的應該上榜,位列前三位!他們的一舉一動,深刻的改變了中國,這種改變不是負面的,而是正面的改變,推動了中國社會向前發展!讓人遺憾的是,除了漢武帝之外,秦始皇和隋煬帝都被稱為暴君,只是他們做事太急了一些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