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補氣還能消浮腫 黃芪,補藥之長

黃芪作為藥用已有2000多年曆史。《神農本草經》將黃芪列為上品,原名黃耆(讀音qí),“耆”指德高望重的老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本草匯言》稱其:“補肺健脾,實衛斂汗,驅風運毒之藥也”,主治氣虛之短氣乏力、食少、大便不成形、中氣下陷、水腫等症狀。

黃芪藥性甘,微溫,是常用的補氣藥,主入脾經,可治療脾氣虧虛引起的胃部脹滿、精神不振、形體消瘦等,可與大棗熬膏,去渣以蜂蜜調味服用。因其溫熱,所以善升舉脾胃清陽之氣,治療脾氣虛,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內臟下垂,為補中益氣和昇陽舉陷的要藥。此外,黃芪可治療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黃、神衰疲憊等症狀,常與當歸配伍,稱當歸補血湯,水煎內服用於產後或病後補益氣血。除了補氣,黃芪還有多種功效。

利尿消腫。黃芪因善補脾氣,所以也可用於脾氣虛、水溼運化失常、四肢浮腫、小便不利。黃芪可與茯苓、白朮、防己等健脾利水之品配伍,如《金匱要略》的防己黃芪湯。

補益肺氣。《本草求真》記載:“黃耆,入肺補氣,入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治療肺氣虧虛,短氣虛喘,常與人參、蛤蚧、紫菀、款冬花等補益肺腎、止咳定喘之品同用。

益衛固表。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因此黃芪具有益衛固表之效,治療氣虛衛表不固,自汗惡風。《靈樞》中指出:“黃耆既補三焦,實衛氣……脾胃一虛,肺氣先絕,必用黃耆溫分肉,益皮毛,實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氣而補三焦。”常與防風、白朮等同用,如玉屏風散。

補虛通滯。黃芪在治療痺症日久、肌肉麻木或中風半身不遂等屬氣虛血滯方面效果較好,可與羌活、當歸、川芎等祛風活血之品配伍。

黃芪蜜炙補氣昇陽,容易助火、斂邪,凡表實邪盛、氣滯溼阻、熱毒瘡瘍皆不宜用。《本草備要》記載:“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生血,生肌,排膿內託,瘡癰聖藥。痘症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