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一鍵關注聊聊那些房事兒

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很多人不善理財,那麼,不提前還貸的意義在哪裡呢?

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1

購買力在下降

首先,我們來看看大環境。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反映了我們購買生活必需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

2007年末,CPI是493.6,2017年末,CPI達到638.2。近10年CPI平均每年增速2.55%。

也就是說,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每年按照2.55%的速度在上漲。

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M2是流通中的現金+各類存款的總和,整個社會的資金通常用M2來衡量。

通過信用擴張,每年有大量的貨幣投放到市場。2007年末,M2餘額是40.34萬億,到2017年末,這個數字是167.68萬億。167.68/40.34=4.16,10年漲了4倍多,平均每年增長15.3%。

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一方面,市場上的貨幣越來越多,一方面,物價在上漲,還沒算這些年房價的巨量漲幅。可見,同樣的現金購買力必然逐年下降。

假設購買力每年下降10%(近10年大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年均漲幅都在10%以上),那麼,現在5000的月供,2年後相當於現在的八成4050元,5年後相當於現在的六成2952元,10年後相當於現在的三成1743元。

因此,雖然現在看上去每月還貸有壓力,但5年、10年之後,這點錢還算啥呢?

世界變化這麼快,再糾結每月還多少房貸你就out了!

2

收入在上漲

GDP是每年國內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和。2007年,我們的GDP是27.02萬億,2017年達到82.71萬億。

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如果國家看成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家庭每年創造的財富都在增長,82.71/27.02=3.06,10年漲了3倍多。

國家大家庭的財富由千千萬萬個小家庭創造。在這幾年、幾十年還貸過程中,我們每個小家庭的收入也一直在漲。按照社會創造財富的平均能力,10年的收入也能漲3倍。

(不要問我你拉低了平均線怎麼辦……)

5000、10000的月供…….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算事~

3

有錢買改善房!

北上廣深,超一線城市房價在漲……

杭寧漢鷺,新一線城市房價在漲……

二線城市房價在漲……

三線在漲……

四線……

丹東#@¥……%U

戰火已經燃到了鴨綠江~

好了。我們已經知道提前還貸並不能節約錢,有錢還不趕緊拿去投資,投資完一房換二房,二房換三房,三房換疊拼,疊拼換聯排……

不在買房的路上,就在買改善房的路上。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4

應急準備金不可少

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80、90後,生娃、生病、失業、意外……

人生處處有驚喜。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可萬萬不能。如果將閒餘資金全部還給銀行,錢全部沉澱在固定資產中,一旦出現突發用錢的情況,扛風險的能力會大大減弱。

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5

如此低的槓桿

利息演義第八回:提前還房貸,真的划算嗎?(中)

央行五年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近20年經歷了35次調整,從來沒有現在4.90%這麼低!

這一生,也許只有房貸能提供這麼好的福利了。錯過了房貸,哪裡找這麼便宜的槓桿?

槓桿是什麼?

美國老太太的故事,給中國老百姓上了一課(一箇中國老太太和一個美國老太太進了天堂。中國老太太臨終前說:我終於攢夠了錢買了套房子。美國老太太臨終前說:我在這房子裡住了30年,終於還完了按揭。)

槓桿就是負債。如果一個家庭不借錢,都用自己掙的現金,那麼槓桿就是0。

房貸,用最便宜的租費使用銀行的資金,以極低的利息鎖定未來的債務。

說了這麼多不提前還貸的理由,那麼,什麼樣的情況適合提前還貸呢?

預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