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数学文化中数学思维的比较

中西数学文化中数学思维的比较

结合中西数学文化中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研究数学思维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可以使我们在中西文化的背景下,发现以往数学思维研究与教学的某些局限性。

(一)目前有关数学思维的界定与研究

在中国近现代学习西方数学,学习西方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比较重视有关数学能力的研究。我国长期流行关于数学能力的提法是“三大能力”,即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数学应用的发展,在强调数学广泛应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数学教育开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1996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把“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理由是数学思维不仅是逻辑思维;在三大能力之外,又提出了“逐步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能力有了更细致的描述,除提到一般数学能力之外,更明确了唯有数学学科才有的“数学思维能力”。它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

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觉,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地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地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国外关于数学能力,数学思维的研究与运用

西方国家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主导者,他们又是古希腊数学的“正宗”继承者。这些国家对数学教育的要求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借鉴。

美国数学教师协会2000年发布《数学课程标准》,其中提到六项能力:

(1)数学的运算能力

(2)问题解决的能力

(3)逻辑推理的能力

(4)数学联结能力

(5)数学交流能力

(6)数学表示能力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哥尔费斯1989年曾受中国国家教委邀请,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有关数学教育的讲座。他在有关大学数学教育中也提出数学能力的十个方面:

中西数学文化中数学思维的比较

从上述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西方今天的数学教育还是20年前的数学教育,关于数学能力,数学思维,西方数学教育都要求与社会的其他活动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在西方数学教育中或在西方的数学思维中,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受到格外的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