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生产车间肝细胞变成了“脂肪库”的时候,脂肪肝也就形成了

正常的肝脏脂肪含量不超过5%,一旦肝脏内有过量脂肪沉积,就为病理状态,成为脂肪肝。脂肪肝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

肥胖及血脂过高性脂肪肝:过度肥胖者约有半数人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这是因为进食过多的脂肪与高糖食品,而且,活动量又少造成的。此外,有的人并不肥胖,但是,长期有高脂血症,也可形成脂肪肝,并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

(1)酒精中毒性脂肪肝:长期酗酒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妊娠急性脂肪肝:孕妇怀第一胎时出现急性重型肝炎者,在妊娠后期可能患本病,死亡率较高,尸检为严重的脂肪变性。

(2)中毒性脂肪肝:多种金属中毒和药物中毒,都可以引起脂肪肝,尤其是四环素类抗生素引起的脂肪肝,特别值得重视。此外,糖尿病、营养不良、严重贫血、消耗性疾病、长期使用激素或甲状腺素等药物以及某些代谢性疾病,都会形成脂肪肝。以上的脂肪肝只要治疗原发病,不必针对继发的脂肪肝进行治疗。

(3)肝炎后脂肪肝:迁延性与慢性肝炎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脂肪肝,在治疗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值得注意。本病具有这些特点:①大部分患者患了肝炎后,长期休息,很少活动,部分患者每天卧床4小时以上;②进食总热量与脂肪量的高低,同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关系;③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活动消耗又少的肝炎患者,脂肪肝的发生率就较高;

肝脏的生产车间肝细胞变成了“脂肪库”的时候,脂肪肝也就形成了

(4)营养失调或不良:临床上,营养失调或不良通常指蛋白质本身的摄取、消化、分解以及吸收发生异常的现象,使得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发生障碍,进而导致三酰甘油在肝细胞中排泄不良,而逐渐形成脂肪肝的病变。糖尿病性脂肪肝,大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存有脂肪肝的病变,而1/4左右的脂肪肝患者又有潜伏性的糖尿病。

特别提示 给过胖的肝脏瘦瘦身

要给你的“胖”肝瘦瘦身,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到这样几点:

(1)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原则。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一旦三餐定时定量,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饮食过量、进零食、吃夜宵等不良习惯,忌食过甜的食物。

(2)高蛋白饮食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优质蛋白质应占适当比例,如豆腐及豆制品、腐竹、瘦肉、鱼、虾、脱脂奶等。低脂肪饮食,可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少吃动物油。维生素要充足,最好多吃些新鲜绿叶蔬菜。

(3)限制食盐的摄入,适量饮水可促进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4)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血液中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也是在肝脏中进行的。当肝脏有病的时候,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就会下降,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患者的皮肤和白眼珠就发黄,医学上称其为“黄疸”。

维生素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需的物质。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贮存和转化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肝脏内贮存着多种维生素,例如人体中95%左右的维生素A就存在肝脏里。早在隋代的时候,我国的医学书籍就记载了当时医师用羊肝治疗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

肝脏还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来自体外的毒物、由大肠吸收的有毒腐败产物,以及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物等,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来解毒或排出体外。如人们喝酒以后,酒的主要成分酒精(乙醇),就要在肝脏里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大量饮酒的人因此可以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甚至发生酒精性肝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大量饮酒的人因此可以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甚至发生酒精性肝硬化。所以,有肝炎病的人,或有肝硬化的患者,应该禁止饮酒。

大多数药物都是在肝脏中解毒,并由肝脏排出体外。有肝脏病的患者,用药要十分谨慎,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正常人肝脏内也有脂肪吗

肝脏的生产车间肝细胞变成了“脂肪库”的时候,脂肪肝也就形成了

肝是人体的一个很大的实质性器官,成人的肝占体重的2%。肝脏的所有细胞中以肝实质细胞(即肝细胞)为主,约占84%;其次为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占14%;余下的胆管上皮细胞和脂肪细胞(贮脂细胞),仅各占1%。其中肝细胞是脂类和脂肪酸代谢的场所,正常情况下肝内脂肪的合成、分解、储存和运输保持动态平衡,以防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近来研究发现,健康人肝脏内也含有少量脂类,平均每100克肝湿重含3~5克脂类,主要构成细胞膜及其他细胞器的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占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卵磷脂,其余主要是脑磷脂),三酰甘油占20%,游离脂肪酸占20%,胆固醇约7%,余为胆固醇酯。肝脏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贮存场所,肝中维生素A的平均含量为每100克组织含75微克,约占体内总量的95%。维生素A主要以脂滴形式贮存于肝贮脂细胞内,而肝细胞内基本上无脂滴存在。因此,肝脏虽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器官,但由于在正常情况下脂类的来源与去路不断取得动态平衡,肝细胞并不发生脂类物质的堆积,肝脏内仅含有少量脂肪,它并不是机体脂肪的贮存器官。在病理情况下,肝脏脂类的来源去路失平衡,可导致肝内脂类物质的积聚。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有哪些作用

肝脏是脂类代谢的主要器官和重要场所,包括脂类的消化吸收、运输、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都与肝脏有密切关系。

肝脏是脂类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中心器官。在正常情况下,肝脏摄取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合成三酰甘油及少量胆固醇和磷脂;同时将三酰甘油与载脂蛋白或脂蛋白释放入血液中,本身并不大量储存脂肪。如果肝脏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失去平衡,或运出发生障碍,脂肪就会在肝细胞内过量积聚,形成脂肪肝。此时,若在显微镜下检查肝组织,可见到大约有1/3的肝细胞有脂肪滴沉着,肝细胞肿大,压迫肝血窦逐渐造成细胞缺血、变性、坏死,肝细胞若进一步发生纤维化,则可转变成肝硬化。

肝脏的生产车间肝细胞变成了“脂肪库”的时候,脂肪肝也就形成了

肝细胞超负荷代谢脂肪,就会“转岗”为“脂肪仓库”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它可把血液中的脂肪酸合成为三酰甘油。然而肝脏内并没有多少多余空间来储存它。所以,三酰甘油一经合成,就要与载脂蛋白结合为脂蛋白,并释放入血液。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和糖类,可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和过剩的营养物质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肥胖者不仅肥头大耳,大腹便便,就连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肝脏的细胞也“堆”满了多余的脂肪。长期摄入过量,脂肪合成过多,超过了肝细胞的负荷能力,肝内脂肪的分解利用也会出现障碍,可加重脂肪在肝细胞内的堆积。肝脏的一个个生产车间(肝细胞)纷纷转岗变成了“脂肪仓库”的时候,脂肪肝也就形成了。

肝脏的生产车间肝细胞变成了“脂肪库”的时候,脂肪肝也就形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