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鍋盔與武則天、諸葛亮、關羽之間的傳說嗎?

你知道,鍋盔與武則天、諸葛亮、關羽之間的傳說嗎?

很多河南人、陝西人都愛吃鍋盔。是喝羊肉湯的最佳配食,也是做羊肉泡的主要原料。鍋盔雖然很硬,但吃起來則又酥又脆,甘美香甜,即使沒牙的老人也喜歡吃,慢慢咀嚼,愈嚼愈出味。

你知道,鍋盔與武則天、諸葛亮、關羽之間的傳說嗎?

提起鍋盔的來歷,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唐高宗和武則天在位時,朝廷為他倆在奉天縣城北的山樑上修建合葬墓。由於陵墓的工程非常大,一下子聚集了約兩三萬人。為了施工安全,施工的人每人發了一個用薄鐵製成的盔帽。由於民工多,吃飯供應不上,負責工程的大臣想出了一個辦法 ,直接把麵粉發給大家,讓他們自己用頭盔烙饃。這樣,吃飯難的問題就解決了。有一天,武則天帶著文武百官到工地視察,當時正是吃午飯的時候,工地上到處飄蕩著香噴噴的饃味。武則天問身邊的人:此味是何物?大臣拿過一大塊烙饃,送給武則天。武則天嚐了嚐,覺得十分好吃,就把剩下的分給大臣們嚐嚐,大家吃後讚不絕口,並給這種饃起了個十分形象的名字“鍋盔”——既像鍋又像盔。

從此,這種饃的做法就傳到了民間,漸漸形成了現在鍋盔的樣子。

你知道,鍋盔與武則天、諸葛亮、關羽之間的傳說嗎?

你知道,鍋盔與武則天、諸葛亮、關羽之間的傳說嗎?

還有一個傳說與諸葛亮和關羽有關。相傳很久以前,南陽博望有個年輕人叫王生,和母親一塊艱難度日。母親臨死前交給王生一隻金戒指,讓他一定要找到因砸官府而遠走他鄉的父親,以戒指為證。王生奔走三年仍未找到,這一天,王生來到一座廟前,進廟請求老道收留自己出家。老道送給王生一個又厚又大的鍋盔當乾糧,並勸王生回去為母親守孝。王生回家後掰開鍋盔一看,裡面全是元寶,還有一個與自己的完全一樣的金戒指。他恍然大悟,知道那老道就是自己的父親。待他返回廟內,老道早已不知去向。


王生回家後置了田產,娶了媳婦,生活逐漸富裕起來。為了懷念父親,小倆口常炕鍋盔吃。這一年諸葛亮命關羽把守博望抵抗曹操,當時天旱缺水,喝水、做飯都成了問題,士兵紛紛抱怨。關羽要求撤軍,諸葛亮不允。無奈之下,關羽就到老百姓家裡詢問節水的方法,恰好看到王生夫婦倆正吃鍋盔。關羽回到軍中,命令全軍將士也炕鍋盔吃。從而節約了用水,堅守了陣地,打敗了曹兵。博望鍋盔也因此而名聞天下。

據說,有一少年從外婆家攜鍋盔回去,中途遇到下冰雹,皆雞蛋大,砸死許多雞羊,少年頭頂鍋盔,行數十里,竟然身無損傷,鏌無破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