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問大家的自媒體素材哪裡來的?老是重複怎麼辦?

小熱點娛樂


做自媒體,素材是很關鍵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自媒體作者這個群體,應該有上百萬人,這還不包括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的自媒體人。

所以,素材的實時性和新鮮度,就決定了重複率的高低。

寫文章類的自媒體,找素材的途徑主要以行業新聞資訊、熱點為主,要找到新鮮、實時的素材,建議可以去“易撰”這個網站上查閱。它實時採集了各大自媒體平臺的實時素材、包括很多行業的新聞素材等。很高效、豐富的一個工具。

做視頻的自媒體重複度問題是最大的,大家都在搬運,一個視頻出來,成千上萬的人去搬運,能不重複才怪!所以,找到實時發佈的視頻素材尤為重要。這個問題,“易撰”也是很好地解決了。大家可自行百度搜索“易撰”去了解。


藝水寒


問這個問題的讀者是挺難逃脫小白之嫌的。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什麼不能公開的秘密,對於素材而言,相信各個大咖都有自己的方式。
就圖片而言,我們會選擇沒有版權風險的圖片網站,像Pixable這樣的,它不僅擁有海量的圖片存儲,而且還可以選擇多種下載模式,像素還非常高,因此對於圖片而言,選對網站很重要,如果選擇百多搜索那麼你可能只能找到一些普通素質的圖片,而找到像Pixable這樣的網站則時刻會給你帶來驚喜。
而就內容而言我們會通過自己長期的閱讀,從紙質書、Kindle上摘錄到很多合適的文字錄入到電腦上,轉存到印象筆記,方便我們日常的使用。因此內容累積就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當你累積到足夠多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牛了。
就音頻、視頻而言就可以考慮通過原創錄製甚至是去油管之類的網站去下載,方法就是使用科學上網法。

總之,素材的累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老是重複足以證明一下幾個結論:


1)你是一個盲目勤奮的人,也就是所謂的低水平勤奮;
2)你是一個只輸出不輸入的人;
3)你是一個沒真正踏進自媒體圈的人;


兄弟,如果你想好自己的初衷,明白自己是怎麼樣人的時候再重新考慮出發吧,思考好再重新開啟自己的自媒體之路吧,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覺悟,如果沒有覺悟你是學不會我交給你的東西的。


歡迎大家關注拾書小記頭條號,我會持續在頭條以及悟空問答上更新科技相關的內容,主攻方向為電子閱讀,當然還會包括閱讀技巧、設備選擇、App推薦等,期待相遇。

拾書小記


我也在做自媒體,所有的素材都是來自原創,自己拍、自己寫。內容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人小事、尋人啟事、趣事樂事、吃喝玩樂、旅遊散步等等。從目前來看,很多自媒體轉載的較多,原創的很少,發展起來是很慢的,閱讀量和讀者也不喜歡。當然,信息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比如:朋友圈、QQ群、微信、百度吧、論壇........這些都是信息點的來源。得知信息後,就應該去實地走訪,採寫真實信息。拒絕轉載或閉門造車。


三秦視點


我都花甲之年了,日積累月又經年,有閱歷經驗感受,愛思考,總感有說不完寫不盡如大山小泉一般涓涓流不完。老是重複,說明閱歷經驗尚淺而不足,眼界胸懷還不夠廣大,觀察不細,思悟還不深入,智慧不多。多學多做多思是不二之法。



樹德漢碩


網絡下載了,不自己創造,那就搬運,前提是你的會編輯,改造成你的東西OK了。不過還是原創的好


燃燒經典


我也是原創,就是生活和一些感想,所有現在還沒有轉正,哈哈。圖片,你想寫什麼,去網上搜,內容嘛,可搬可創。微博,網頁,貼吧等都是渠道。



星座冰


我是拍原創視頻的因為以前沒試過,所以邊做邊學習,頭條前幾天開始做4天轉了正,現在每天在學習攝影技巧,因為做原創好處太多,第一能走的更長遠,第二可以學習攝影技巧,第三每天去思考拍攝內容也算一種媒體學習,時間累計,慢慢的,以後都自己做網絡各類媒體都有好處,至少,自己會慢慢形成一個思路,慢慢的把作品成熟,以後拍任何類型的視頻都會的心應手


胡大叔的農村生活


我做自媒體,一切素材皆來自原創;信息在於多觀察,要具有“新聞眼”。作品要有的放矢,不無病呻吟,不轉載未經核實的信息。貼近生活,玩出品味,耍出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