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有哪些歷史名人?

中天卓越


歷史名人

鄒大昕——字東啟。

宋朝河源人。任廣州僉判時,發現東洲與黃木灣之間,交通不便,立即計劃施工,將鹿步湖岸鑿開,使兩地十餘里的水路暢通,便利來往行人交通運輸。後當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廟以示紀念。

鄔幹於-一又名朝憲。

湖南新化人。曾先後到日本、美國等地留學,回國後致力於教育事業,民國31年秋,任五四中學校副校長。民國33年創辦行素中學。民國36年(1947年)春遷至長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年人北京編輯社,從事編譯著述。同年底,被聘為湖南文史館員。著有《崇德初級中學設立實驗班答客問》.



河源簡介:

河源市是國務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設立的地級市,管轄源城區、東源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共五縣一區。全市原有119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截止至2003年9月20日,全市按要求撤併鄉鎮17個,佔鄉鎮總數的14.8%。全市現設有98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394個村委會和149個社區居委會。

河源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其範圍是東經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緯23度10分至24度27分。東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鄰惠州市,西連韶關市、惠州市,北與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積1.58萬平方公里。

河源市是京九入粵第一市,又是廣東省擁有鐵路最長的市;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105國道、205國道、河惠高速公路構築了河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粵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

河源猶如鑲嵌在東江之畔的一顆明珠,河源市區別名槎城。東江自北向南流經市區,新豐江從西向東繞城而過,兩江在市區東面交匯,使得整個城市三面環水,看起來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 以新豐江為界,槎城劃分為新老城區。老城具有1500多年的歷史,公元492年而江北的新市區是1988年建市後才建起的新城,一老一新,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歷史人文景觀和令人驕傲的現代奇蹟。

人們說河源是一個靈秀的城市,到處繁花爭豔,草木吐秀,空氣清新,但是讓我們設想一下,假如沒有水,一個城市能靈秀到哪裡去呢?的確,河源“一城風景半城水”,除兩江之外,市區內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人工湖——鱷湖,兩江一湖托出了河源“青山綠湖碧水城”的山水旅遊城市形象,形成了一種清朗、明麗、現代與傳統和諧相融的城市風光。

河源歷史:

河源,上古屬揚州南境,戰國屬楚,秦於龍川置縣。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龍川析地置河源縣,屬南海郡。

南梁天監二年(503年)屬梁化郡,隋唐屬循州,南漢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禎州、循州,河源地區屬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禎州為惠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併入惠州,河源地區在1913年屬廣東省都督府潮循道,後直屬廣東省革命政府東江行政委員會。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屬東江行政委員會、東江行政專員公署、粵東行政公署、韶關地區、惠陽地區等。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縣,設立河源市,轄源城區、郊區、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1992年8月河源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成為既可享受山區優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開放區優惠政策的地區。1993年11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市郊區,設立東源縣,縣委、縣政府駐仙塘木京。

河源市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時期,來自江浙一帶的越民散居於少數民族之中,對開化粵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後,遷陝隴之民居粵,帶來了黃河文化。此後,凡遇中原戰亂,都有一批批的移民進入嶺南。這些南遷之民與當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李慧靜5


劉寶山是源城區埔前鎮雙頭村四合屋人,一九二六年參加廣卅農民講習所學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河源最早的入黨人員之一,經黨組織安排在國民黨政府工作,屬地下黨員,二0一六年,經省黨組織追認為烈士。


水17691


謝邀 鄒大昕——字東啟。宋朝河源人。任廣州僉判時,發現東洲與黃木灣之間,交通不便,立即計劃施工,將鹿步湖岸鑿開,使兩地十餘里的水路暢通,便利

來往

行人交通運輸。後當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廟以示紀念。


趙佗在佗城當過縣令還有。

旅遊人家阿班


鄒大昕——字東啟。宋朝河源人。任廣州僉判時,發現東洲與黃木灣之間,交通不便,立即計劃施工,將鹿步湖岸鑿開,使兩地十餘里的水路暢通,便利來往行人交通運輸。後當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廟以示紀念。 \n鄔幹於-一又名朝憲。湖南新化人。曾先後到日本、美國等地留學,回國後致力於教育事業,民國31年秋,任五四中學校副校長。民國33年創辦行素中學。民國36年(1947年)春遷至長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年人北京編輯社,從事編譯著述。同年底,被聘為湖南文史館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