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一座古老的小鎮,曾是重要碼頭,被稱爲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四川的古鎮有的獨具川蜀風情,有的保留著幾分江南古鎮的靈動。這一座古鎮因水而興,曾是重要的水運碼頭,被稱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臨水而建的小鎮,有一種靈氣,從古老的年代一直延續至今,讓每一個來到小鎮的人都感受到獨特的魅力。

四川有一座古老的小鎮,曾是重要碼頭,被稱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對了,這座古鎮就是四川崇州的元通古鎮,有古街古巷,有古橋美景,還有美女美食。元通古鎮作為文井江上一個重要的碼頭,曾經繁華一時,有“小成都”的美稱。今天,我們就去尋訪她的古街巷,走走她的永利橋,望望她的元通塔。

四川有一座古老的小鎮,曾是重要碼頭,被稱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元通古鎮,是活著的清明上河圖。距成都五十公里,距崇州十公里。元通古鎮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當追溯至東晉時期,其建置已有1650多年。自建鎮之日起,就商賈川流不息,舟楫往來不斷。這裡物產豐富,人傑地靈。至清代,南方各省客商紛紛來此建館興業。

四川有一座古老的小鎮,曾是重要碼頭,被稱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用“古老”來概括元通古鎮再合適不過了。在半邊街盡頭的老石拱橋邊的吊腳樓小憩,看江水從身邊流過,想象著1600年前元通的繁華,讓人感嘆"逝者如斯夫"……

四川有一座古老的小鎮,曾是重要碼頭,被稱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元通古鎮三面環水,一面環山,民居建築尤其令人著迷,古老滄桑的牆上,有光陰的質感。在元通,庭園主體為川西民居風格,同時融入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有的還嵌入江南城門建築的特色。

四川有一座古老的小鎮,曾是重要碼頭,被稱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有味道的是元通古鎮的古街和小巷,一條條幽深的小巷細弄,一頭勾連著古街,一頭連接著當下,把整個古鎮引宕得一波三折,彷彿有了音樂的節奏。木板房、青瓦房相連成片,遺存至今的古老民居,泱泱然散發著濃濃的古韻,挪動著每一寸腳步,推開每一扇窗欞,似乎闖開了歷史的大門。

從元通鎮糧站的一道大門進去,爬上一棟6層樓樓頂,從樓頂可以看到,大片青瓦屋頂,沿著文井江鱗次櫛比,臨河而居,中間一條街道穿行其中,好一派江南水鄉的味道。

四川有一座古老的小鎮,曾是重要碼頭,被稱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永利橋地處元通鎮新街西口,氣勢恢宏地橫跨在泊江河上。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代嘉慶年間。作為元通古鎮的歷史遺存,永利橋展現的是民國的風情。

走上永利橋,還能清楚地看到不遠處,在聖佛寺遺址的位置上,已經建起有一座塔。聖佛寺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站在聖佛寺遺址的位置上,彷彿還能感受當年圓通寺人山人海的盛況。

四川有一座古老的小鎮,曾是重要碼頭,被稱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民國時期稱元通,上世紀40年代改為元通鎮,意寓興業經商“圓和通順”。人們為了書寫方便將圓通簡寫為元通。現如今聖佛寺早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下元通這個場鎮的名字,在歷史中穿梭。所以現在新建的那座塔就叫元通塔了。

元通古鎮的美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沉到了歲月深處。從高處俯瞰元通古鎮,你會看到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