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哲學中有辯證法與形上學這對概念,但中國古代哲學中並沒有這對概念,爲什麼?

安大峰1


這個標題有點好笑。

什麼是辯證法?如果說辯證法是關於一分為二、對立統一的思維。那麼,老子的道處處都充滿了這個辯證法思維,一陰一陽謂之道,就是一個典型的體現。至於形而上,更是滑稽。外國人本來就沒有“形而上”這個詞,只有希臘語詞彙,英文叫“metaphysics”,後來有人翻譯為中文的“形而上”,不是憑空編造的新詞,而是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那麼,你們還會說中國古代哲學有沒有它們呢,嗯?

《道德經》札記之三:當亞里士多德遇見老子

老子和亞里士多德是中西方哲學的兩個代表性符號。本文仿電視片《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嘗試從這兩種哲學思想並行同存關係比較的角度解讀《道德經》。

上古的中華大地,從伏羲氏的手中誕生了一部兼三才、包萬物、無所不言的奇書---《易經》,人類最早的哲學書籍。

幾千年後的春秋戰國,老子為換取出關歸隱的通行證,連夜奮書,留下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學鉅著---《道德經》,成為中國哲學的起源。

往後兩百年的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寫下了被那個特斯拉的牛人馬斯克總愛掛在嘴上的第一性原理---《第一哲學》,成為西方哲學的起源。

東西方哲學就此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道,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發源於《易經》,弘揚於《老子》,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自然沒有疑問,可怎麼跟老外扯上關係?事情是醬紫的,札記二不是提到了《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即“道是形而上”,形而上又是什麼東東?就是亞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學研究的範疇。亞氏認為第一性是萬事萬物的終極原因,他的徒子徒孫覺得很有道理,可又不知道該歸於什麼範疇,就創新了一個名詞“Metaphysical”,後人借鑑易經,把第一哲學譯為形而上學,又稱玄學。形而上者可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其存在的眾多證據,但卻說不清楚是什麼。屬於精神方面的宏觀範疇,抽象的理性思維,故而老子也稱其“玄之又玄”(見道德經第一章)。

道德經作為形而上學的巔峰之作,更是統攝天地人萬事萬物,成為哲學的終極理論。


王強的價值經營


因為西學的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實際上屬於同一類超自然的思維,即理念和模式思維。形而上學的代表當屬柏拉圖的原型理念和象式,和亞里士多德的形式或格式邏輯,兩者均基於古希臘人的天才發明,平面幾何。換言之,超自然的幾何學是形而上學的鼻祖,幾何論證和形式邏輯也是中世紀後歐洲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科學革命的智力基礎,包括現代物理學如時空相對論。

如果說幾何是以靜止的眼光和理念認識和描述自然,包括後來康德的形而上學,那麼再後來由黑格爾發明的辯證法應該是以動態的眼光和模式認識和描述社會的發展和變遷,也就是你我熟悉的對立統一規律(理論),具體就是關於正論、反論和合論的哲學宏論,聽上去很原型漂亮但很抽象虛幻。聽過幾門米國哲學課,教授們普遍承認黑格爾的學問太抽象,不好理解。哪位天才來個舉例說明下?

事實上,用對立統一理論描述社會的變化還是沒走出形而上學的超自然理念範疇,多半屬於黑格爾發明的第一性原理,不是真的。對立統一隨後也就演變成了的你我熟知的階級矛盾、社會抗爭的政治哲學,最接近的社會實例可以說就是貧富階層的矛盾。你認為人類有多少機會實現合論而解決貧富不均、社會不公的問題?

社會永遠解決不了貧富和不公,因為貧富不均、強弱不等是社會的自然前提,自然就是不等、參差不齊,自然所為、自然之道。這便是道家和儒家的道學所做的學問,換言之,以不等的事實為前提,國學側重處理好強弱不等之間的自然關係,而不是追求實際社會不存在的超自然理念,企圖達到不可能的平等。

因此,中國古代哲學沒有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這一對貌似不同的概念,後兩者本質上同屬於超自然的理念,不是真的。道學、儒學的確有辯證思維,當然,與西學的辯證法完全是兩碼事。


Lauzi


您的問題非常到位。

在中國的古代哲學中,不是沒有辯證法與形而上學這些哲學內容。

中華民族的東方文化理念起步比較高。最基本的基調是定位在“哲理”理念而不是“哲學”方法論。東方文化的“哲理”理念包含:哲學方面所有的觀念。如:辯證法,形而上學,相對論,機械唯物論,唯心論,矛盾論……等等。

這些哲學的方法論的體現,在東方文化很多的經典著作中全盤反應。如:道德經,黃帝內經,周易,中醫基礎理論……很多很多。

所謂“現代哲學”是西方文化的佐稱。哲學這個內容,從人類社會脫離了原始社會開始後,社會文明進步內容上就體現了“哲學”身影。

“哲學”不是現代才有或產生的。也不是西方文化的專利發現。自從有了人類社會發展,就有了哲學內容體現。 哲學這個“名字”是被西方文化的統稱,現被普變使用。僅是“名字”而已。

中華民族的東方文化博大精深。“哲理”理念的產生已有幾千年。哲學僅是“哲理”理念中的一部分。這是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是人類社會的體現。中國的智慧~世界的智慧~人類的智慧。


俠客島69176191


為君梳理一下,很簡單:

本體論的基本問題:唯心與唯物(誰是第一性;是否可知),又被理解為哲學的基本問題。

認識論的基本問題是:可知與不可知(是否可知;如何知;怎麼可靠)

方法論的基本問題是: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矛盾內因論,發展聯繫與矛盾外因論)。

形而上最早與形而下對應,屬於本體論領域,形而上指精神、思想等;形而下指物質、意識等。

而您的問題或許換個方式問:為啥形而上這個本體論的概念發展到方法論裡了?

那是因為原本靈活變動的思想意識和精神的東西,一旦被人們達成共識,就容易僵化,固定化、標籤化,因此,概念一旦僵化了,反而走向孤立、靜止、片面,甚至偏見。所以,恩格斯等人自然把形而上的東西,既思想觀念的東西列入為辯證法的對立面。

舉例說明一下:

文化,人人都向往,可有文化後,必然需要各種標籤、特色、形式和模式,人們在文化圈裡反而要喪失個性,否則就破壞了“文化”。

不解釋還明白,越解釋越糊塗了?


媒體化教學


因為中國文化重視直覺、統覺或混沌思維,即使有比對的哲學範疇,概念上也是模糊的,如陰陽,何為陰陽,外延並不確定,內涵也不明確,最終導致了中醫傳統的非嚴密科學的演化。黑格爾的辯證法,康德的形而上學,卻是與科學發展相互促進的哲學範疇。


大腦看世界


多數人的認識是西方思想教育下的結果!

哲學這個詞本身就是西方思想的總稱而已,日本人翻譯成哲學。

中國傳統思想總綱也就是陰陽而已。

陽即是一個是能量,陰是另一個是物質,陰陽互根互換就是信息通道。

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道器而已。


三緣老根


辯證法是中國學術陷入“以西釋中”境地,採用西方哲學範式的必然結果。從實用主義的視角看,“儒家的禮儀從根本上說是形而上學的”。中國的形而上學,就其問題及方法而言,均迥異於西方或印度,而其內涵則主要體現於《易經》。凡是現出來的東西都是相對、雙、中庸、平衡、調和,中國文化是以意欲自為調和、持中為其根本精神的。中國文化的核心,在於孔家的形而上學——《周易。》


易道德人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都是從中國道儒學說中來的怎麼會說沒有呢?辯證法是西方人機械理解陰陽然後返銷回來,從中國來的當然中國人用起來得心應手一點兒不陌生,形而上就更是中國原產地了,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道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