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下的光伏,博弈!

“逆境”下的光伏,博弈!

國家能源局《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18】823號)出臺後,光伏行業被認為將迎來後補貼時代的一個新的週期。

新常態的光伏行業會有哪些新變化?

有業界資深人士用一句話概括了“新”在何處:多年來由政策等外部環境驅動的光伏行業,將真正轉變為市場之手擁抱的內生驅動增長。

雖然這一政策引起業內極大關注,但站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實現光伏平價上網的這一節點上,任何政策的出臺都不會讓行業感到驚訝。

因為,時至後補貼時代,大部分企業都是有心理準備的。業內認為,政策實施後,首當其衝的是光伏年度建設規模由原來行政命令式配置全面轉向採用市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而最終的目的是擺脫政策襁褓、實現平價上網。

通過競爭配置資源,正是不斷減少外部環境的干預侵擾,充分發揮市場之手的調節作用,整個行業都將在市場引導下發生重構。

有行業分析師表示,即使目前各省的光伏併網電價和煤電上網電價之間的差額不斷縮小,再度進行電價下調,但在2020年實現平價上網的目標仍需行穩致遠。

因此,不如轉變思路,通過改變“遊戲規則”採用領跑者項目、競價等方式加快降低光伏電價,從未達到削減補貼,加快光伏平價上網的步伐的目的。

而在更多的業界人士看來,度電成本的降溫時代即將來臨。今後,開發商與主機商簽訂小時數保障協議或將成為常態,有能力將發電量提升的核心技術企業,也就有資格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技術水平將得到價值體現,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得到市場回報,必然進一步加大投入,形成良性循環,光伏產業的進步升級也必然加快。同時光伏組件市場格局也將重構,市場份額向更少的行業中堅力量集中。

宏觀來看,這是發展戰略、審批流程和商業模式的調整,微觀來看,即促使每個項目都得具備競爭力,以整體解決方案與其他項目一較高下,其目的則是為了每個地區的光伏發電系統開發建設合理化、實現市場化配置,邊界條件則是各地區量體裁衣的培植土壤。

可以預見的是,競價配置資源,必然帶來電價的下降。而市場化主導對於光伏開發最直接的改變在於,光伏裝備製造商必須將發電成本放在優先位置,在保證項目收益的情況下承諾一個較低的光伏效益來競逐市場。

光伏行業的波動也將間接影響到風電行業。如果集中式光伏指標有所限制,在加速佈局分佈式光伏的同時,一些投資規模體量巨大的能源綜合服務商很有可能轉而開發風電項目。

而這一變革不僅直接影響到開發商,而且將給整個產業鏈帶來深刻印記。

由於產業鏈的傳導性,市場化配置在迅速拉低電價的同時,也將把成本壓力傳遞給整機商。

國內機構判斷,新週期下光伏整機商的利潤率會進一步壓縮,為爭奪市場一些光伏組件廠商可能會爆出驚人的低價。

但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分佈式光伏高景氣度依舊。由於西北地區棄光限電短期內難以根治,集中式開發模式頻頻被亮出紅牌,就地消納、投資規模較小的分佈式光伏成為行業的新“藍海”。

根據此次印發的《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模方面,2018年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規模用於支持分佈式光伏項目建設,而未在政策出臺前併網的分佈式光伏項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

價格方面,新投運的、採用“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模式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但經濟性是分佈式光伏項目的一個軟肋。

新週期下,集中式光伏發電系統和整站式項目,其電價都將受到進一步加擠壓。

只有分佈式光伏作為新的光伏產業形態,豁免“鎖定”產能規模,這使得分佈式光伏的經濟性凸顯。業內預計,分佈式光伏裝機規模也將實現量的突破,下半年分佈式光伏核准、併網將明顯加速。

“相對於整機服務商,行業中堅力量會偏好成片開發的方式,進入速度相對會快一些,以進一步提升項目的經濟性。”一位業界資深人士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