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本体?何为宇宙本体?何为本体论?

豆逗77263269


谈点个人拙见吧。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个哲学问题,其实是个物理问题。因为,从哲学到哲学,没有物理学的支持,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真空介质的若干玻色子纠缠生成费米子

国人把希腊文/英文onta/being译为“存在”、“本体”。日本人把经院哲学德国人郭克兰纽创立的术语“Ontology”译为本体论。

通俗地说:本体=本源,本源是固有的,本源是终极的。本体论,是关于宇宙的本源或第一推动力的理论。宇宙的本源是什么?我筛选了五个典型的答案。


▲天体附近真空介质呈螺旋运动。

其一,道家认为,“无为”是宇宙的本源。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无为而无所不为。此处的“无或太极”,是虚空。此处的“道或无为”是自然与天意。

其二,佛教认为,“无有”是宇宙的本源。色空亦空,有也是空,无有而无所不有,此处的“色”是形形色色的存在,“空或无有”是虚无与随缘。

其三,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宇宙的本源。创世纪有上帝一个星期创造了宇宙。

其四,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宇宙的本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

其五,爆胀论认为,“奇点”是宇宙的本源。宇宙最初来自一个奇异质点的大爆炸。

我认为,唯物论的解答是比较靠谱的,也是物理学的指导方针。目前的物理学,尚不能正确解释宇宙的本源。宇宙大爆炸理论,一个“奇点”爆出一个宇宙,就像一个神话。

我认为:宇宙空间充满形形色色的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即玻色子与费米子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无形物质,尤其是真空,是最基础的物质,因此不妨认为,空间充满的真空是宇宙的终极本源。


原道童子


这三个问题是人类永恒思考的有关宇宙和生命的终极问题,是学问和智慧的终极,是人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是宗教神学、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终极存在和终极依据。这三个问题彼此之间又是互有关联,本体是宇宙万物的终极存在,海德格尔说:“哲学就是对存在的追问”;西方哲学对宇宙本体无解,不知道宇宙本体是什么,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找到宇宙本体答案的,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可中国人对其又缺乏与时俱进的传承和解读;研究有关宇宙本体和生命本体的学问就是本体论,生命是宇宙万物之一,因此,宇宙本体就是生命本体!

本体论是人类永恒思考的终极问题

    1.何为本体?

    本体在汉语之中是一个复合词。“”字的基本含义是植物的根,“”字的引申义是事物的本源和来源。“”字的基本含义是人的身体,“”字的引申义是事物的身体或形体。在中国文化中,“本体”的基本含义是事物的主体、本原、存在、本质或自身,事物的来源或根源。

    伏羲以一拟太极、创立先天八卦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源自人文始祖伏羲,太极和先天八卦是由伏羲传承下来的气本体论的图示。太极图是事物内部本体元气运行的示意图,先天八卦是元气发展变化的形式。由轩辕氏肇始的《黄帝内经》是伏羲气本体论在生命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周易》是文王对伏羲先天八卦的演绎和发展;《道德经》是老子用文字对伏羲-黄帝-文王开启、传承下来的气本体论的集大成之作,是全世界本体论的巅峰所在;《庄子》是庄周对《老子》思想的继续演绎和拓展。

    人类本体论巅峰之作《老子》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本体论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作为老子亲传弟子之一的孔子认为道是玄妙莫测的宇宙本体,微言大义,但他没有传承老子的思想,而是传承周公旦的伦理道德精神思想,提出“德本体论”。朱熹则悍然提出“理本体论”,认为“理在气先。理产气并寓于气中”,颠覆传承6000年的气本体论,使中国哲学自南宋以后在本体论领域迷失。王阳明则提出“心本体论”。

    王阳明提出心本体论

    中国的古圣先贤对本体的认知,是通过调息导引、静心净心,在入静入定态观看事物的内在本体元气的运作情况,然后再通过理性思考总结出来的。而大多数西方哲学家并非实修者,他们主要是通过理性和逻辑来认知本体的。西方世界第一个提出本体论主张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西方自然哲学之父泰利斯,他提出水本体论。其后的哲学家分别提出无限定、气、土、火、四根说、种子说、原子论、存在等本体论学说。

    西方自然哲学之父泰利斯

    因为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对本体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苏格拉底将本体问题交给了神。他说:“神灵给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他放弃了对本体的探寻,将西方哲学的研究方向从研究宇宙本体的自然哲学,转为研究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其后一直到近代现的西方哲学家尽管研究本体论的很多,但主要是停留在理念、存在、精神、物质、二元论等概念层次,无人能够解读本体的实质,整个西方思想家对本体无解!

    苏格拉底把本体问题交给了神

    2.何为宇宙本体?

    西方哲学家从泰利斯到巴门尼德、苏格拉底,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海德格尔,全部对宇宙本体没有正解或无解。巴门尼德说:“真实变动不居,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凭感官来认识真实。”其中的“真实”就指本体。苏格拉底说:“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与分散。”其中的“某种东西”就指本体。

    巴门尼德画像

    柏拉图提出理念本体论,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柏拉图的理念属于精神属性,理念本体论属于精神一元论,即唯心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

    柏拉图雕塑

    本体属于形而上的存在物,亚里士多德把研究本体的形而上学称为第一哲学。康德说:“知识的合法性基础存在于本原的奠基之中。”本原即本体的问题如此重要,但康德总结说:“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坚持:“哲学就是对存在的追问。”

    海德格尔

    西方哲学对宇宙本体无解,全世界唯一正确认知到宇宙本体的是由伏羲-黄帝-文王-老子-庄子开启、传承和发展而来的道本体论即元气本体论。《老子》第25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意思是说:有一种物由混沌演化而成,在天地还未形成之前就生出来了。它没有声音,没有形象,独立存在而永不改变,周而复始而绝不衰微,可以说它就是天地之父母。我不知道它的名称,就给它起了一个字叫“

    ”。

    老子的道本体论,道即自然,道即一,道即元气,道即阴阳,道即太极。作为本体的道,一般情况下以气态存在,属于形而上的存在物,兼具物质、能量和精神智慧属性。元气弥漫、充斥在整个宇宙空间,也充盈在宇宙万物的内部。

    宇宙万物

    3.何为生命本体?

    战国时期一代名医扁鹊即秦越人(前407-前310)《难经·八难》曰:“

    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就元气而言,那是人的根本、根源、本体、本原和本质,根本一旦绝了、穷尽了,则茎叶就自然会枯萎了。人有形的躯体,就像是茎叶,其根源和本体就在元气!

    扁鹊画像

    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何为天地人合一?一,宇宙第一物元气也,天、地与人均是元气的产物,天地有天地的元气场,人有人的有气场,天地是人的生存环境,元气是天地人合一的媒介,天地气场与人体气场合一。天无尽,地无涯,其间有气。何为生?气之化境。何为死,还气于天。

    天地人合一

    人是宇宙万物之一,宇宙本体是道即元气,生命本体自然也是道即元气。《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 人之生死,实质上就是气之聚散,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所说的“”指的就是元气,即万物都可以统一于元气。

    就生命的形体、本体与意识的关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1118~1200)在1186年所撰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位,气纳神存”。形体是生命的宿舍,元气是生命的本原,元神是生命的主宰。身体需要元气来充养,元气耗损形体就会得病,元神需要依托于元气才能有其地位,元气能够收纳元神,元神才能够存在。

    西方文化在世界人文大舞台上独领风骚已经超过了300年,只有回到原点,回到本体论、宇宙本体和生命本体,才能凸显中国文化之美!本体论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全人类最高的思想成就所在。拨开思想的迷雾,拂去历史的尘埃,传承先哲的智慧,挺起人文的脊梁……

    文喜有话说 2017.11.18.


    文喜有话说


    中国传统的易经科学的文化已经表明了这一切,大小体质都有它的本体。也就是说宇宙巨大只不过也是一个太极,当然称谓是本体。也如同分项,地球也是一个本体,一个家庭也是本体,一座房子也是个本体,一个桌子也是本体,一个很小的物体都是本体,甚至物质每个微弱形体都是本体,每个物体的成形都是一个太极构成都是本物质的本体,就如同一个人头发也是一个太极的本体,本体的内容包括了万象也包括了根源的本体阴阳太极。这就是易经的太极大小不同的本体的所在都存在的阴阳太极去定论,也就是本体论。谢谢!


    AAAET




    何为本体?本者,木之一,是树木有始一,为根也!体者,人之本,顺其自然体则为人之根矣!

    宇宙为“○”象,象分阴阳各半轮动纵立形成数3,此3经演绎化为宇宙天,地,人三才。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为其心。

    人为何?古人云:”人生於地,命悬於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故人就是气。

    气谐音数7为其象数符号。7数侧身旋转45度乃为”∧”,∧左侧出头即为人,自然形成为宇宙有机物质生成的最高和极(∧)点生命存在现象和形态。故人=∧=7=气,自然形成为气的凝聚存在体。所以人类意识中的本体概念是宇宙3才中心人之根,也就是气也!演绎扩展开来宇宙通天下乃一气耳!

    宇宙本人的意识概念而生为体,为人类认识外部环境所用,所以宇宙的本体就是人。人是宇宙的中心存在,相应宇宙本体论的主体也就自然是人也!


    易境2


    谢谢邀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的感语为,本体就是事实真相,儒家所述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止于至善,至善就是纯净纯善。道家所述的,天下为公,大道无形,上善若水。佛家所述,不一不异,无实无虚,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儒释道表述不一,而实为一理--本体。所有生灵万物同一个本体,一个理体,不纵不横,竖穷三际,如同一辙。本体论是使之识心达本,了知本际,明其本体事实真相欤。


    梁69853253


    `宇宙本体’的提法恐怕有误,`体’或`本体’等皆是`形而下’的物质属性,所以,`宇宙本体’就暗指宇宙是物质的宇宙,然而原始宇宙却是没有`体’的,无形无状的宇宙,所谓的`宇宙本体’并不是宇宙的本来面目。


    孤猴78345271


    谢邀,这是个高深的哲学命题,它追朔的是宇宙的源头,生命的本质,现代科学对此也只是做一些猜想,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到是古代圣贤写的“道德经”对这个问题做过具体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何物,强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否可以认为“道”即宇宙本源也就是宇宙本体?


    上善若水125944379


    本即本来,体即自封闭体。其实,何必纠结于体,本来无体,亦无无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