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部真正意義產業升級的電影|專訪《阿修羅》製片人楊真鑒

在做完《畫皮1》、《畫皮2》,打造了東方新魔幻概念之後,製片人楊真鑑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時隔六年之後,終於攜手魔幻鉅製《阿修羅》歸來。

用了六年時間做了一部電影,這在中國電影史是非常罕見的,尤其是在締造了《畫皮2》這種票房冠軍之後,在最高點開始沉寂下來是需要勇氣的。在年度魔幻鉅製《阿修羅》即將上映之際,犀牛娛樂專訪到《阿修羅》製片人楊真鑑,聊到了中國電影產業的升級,也瞭解到《阿修羅》這六年來的艱辛。

做一部真正意義產業升級的電影|專訪《阿修羅》製片人楊真鑑

立志做一部引領中國電影產業半步的電影

按說做了兩部《畫皮》,拿到了非常優秀的成績之後,第三部理應加速推動,但在製片人楊真鑑看來,雖然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這更多的是它作為一個愛情故事的成功,並不是魔幻類型的成功。如果第三部升不了級,還是愛情電影,那乾脆就停一下。這也是他一心要打造魔幻電影標杆,打造《阿修羅》的原因之一。

做一部真正意義產業升級的電影|專訪《阿修羅》製片人楊真鑑

立志做一部引領中國電影產業半步的電影,這是製作《阿修羅》的初衷,那麼在預算上必須就要增加到1億美元起步,當然這個預算也只是美國A類電影的入門級別而已。但接下來的難度,要比想象的難得多。

首先,是根本不會做預算。“開始主創團隊按照《畫皮》的預算管理方式,最後成了各部門,甚至全劇組幫忙做預算。”後來發現這根本是行不通的,完全不是一種量級。

楊真鑑告訴犀牛娛樂,參與《阿修羅》之後,最大的進步是懂得了如何給一部好萊塢A類影片做預算,“現在給我2億美元,我能做出85%以上的精準預算。”

因為《阿修羅》完全是好萊塢團隊來做,較以往的《畫皮》系列增加了太多的工序,其中光視效成本就佔了30%。“之前根本不知道這些流程是什麼,當你走過這些流程,才知道這裡要花錢,那裡也要花錢。”

做一部真正意義產業升級的電影|專訪《阿修羅》製片人楊真鑑

然後是漫長、複雜的前期籌備。“十幾平方公里的山,開拍前半年完成了每個鏡頭的設計,艾麗莎65的實拍鏡頭來模擬每一秒鐘每一個鏡頭的運動軌跡、人物動作方式,最後全部是3D呈現。拍了20分鐘的3D動漫電影,全部把鏡頭卡好,每個鏡頭都是十幾個部門聯合制作出來的。”

《阿修羅》整個製作環節中,其中光藍布系統用了56公里,一萬平米的置景,甚至光設備就累計8000萬成本,《阿修羅》已經遠遠超出了國產電影的製作規模。從片尾 9分半鐘的時長,7000人的工作人員的規模就能看出,這次他們真的下決心要進行產業升級了。

“電影到這個份上,就不是拍出來的,而是籌備出來的”。楊真鑑感慨萬千。

中國電影處於後手工業階段,

和前工業階段

在經歷了《阿修羅》整個六年的創作之後,製片人楊真鑑真正看到了中國電影跟好萊塢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在此他提到了三點:

首先在電影工業層面,“中國電影處於後手工業階段,和前工業階段”。手工業階段的文明形態,最主要的是知識承載在個別人身上,藝術成就和人格樣板是融合在一起的,這個樣板沒了,思維就沒了,知識不能公共化,不能培養一批批的學子去繼承,更不能說超越了。

而工業產品不同,每個工業產品誕生第一天都是最簡陋的,經過無數次的升級試錯之後把它知識公共化,每一代人站在上一代人肩膀上,把它做到完備。這是工業文明的一大特徵,巨量的信息可以外在化、公共化、標準化。因此好萊塢電影是可以不斷複製的,漫威不論換哪個導演,其作品幾乎都是一樣的。

做一部真正意義產業升級的電影|專訪《阿修羅》製片人楊真鑑

第二是思想觀念。這就好比我們早年造出的國產車跟奔馳車的差距,每個製造環節我們都知道,但是每個零件出來都有差距,美學、材料有差距、整車整合在一起的能力有差距。一個原裝德國車拆了在還原回去,便會有巨大差距。

最後是人才的差距。比如製片人,中國絕大部分製片人是不管藝術的,只是管人、財務、製作進度,那麼就只好是導演中心制。一直在呼籲製片人中心制,但現實是沒有那樣的製片人,中國所有的影視公司並沒有真正好萊塢級別的Produced。製片人必須是藝術大師,同時還是製作大師,有時候還得是營銷大師。

楊真鑑打了個比方。假如我們把國外團隊請來,畫一個人類家園,製片人就會說給你錢你畫就行了。但人家轉頭就走,他是技術人員,必須把完整的技術、藝術標準告訴他,這時必須要有真正專業的製片人說出一個標準,能夠接得住、對得上,對方才能明白。然後給出東西后,還得很快的時間內告訴他哪裡對哪裡不對。

同時,電影界魚龍混雜,以前幹道具的一轉成了製片人,編劇一轉成了導演,不能專一的從一而終,因此培養不出專業的電影人。而好萊塢的細分崗位非常精細,在每個流水線上的都是真正的大師,都具備工匠精神,有著幾十年的工作經驗。

做一部真正意義產業升級的電影|專訪《阿修羅》製片人楊真鑑

基於此,犀牛娛樂也就此詢問關於導演的看法,以及為何啟用華裔導演張鵬。楊真鑑說道當時選擇導演的兩個考慮,“首先《阿修羅》是東方的故事,不能選外國導演;其次是國內導演罕有人能夠勝任。”

“還有太多的年輕導演,還認為一部作品是他個人才華的體現,這就是典型的手工業階段。”楊真鑑說道。

中國現在極其缺乏工程師級別的導演,而不是什麼有才華有個性的導演,拍個文藝片還可以,當放大到1億美元以上時,那麼監製的力量就出來了,完片公司的力量就出來了,各個部門大師的見解就出來了。所以《阿修羅》是沒有一箇中國導演能完成的,光設備就沒見過,這已經不是有沒有才華的事了。

做一部真正意義產業升級的電影|專訪《阿修羅》製片人楊真鑑

而張鵬導演已經在好萊塢一線工作了近20年,擁有著豐富的經驗,是好萊塢頂級的執行導演、動作指導,參與的都是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其中不乏《王牌特工》、《蟻人》等好萊塢A類大片。同時具有完備的中國文化體系,因此是《阿修羅》的不二人選。

《阿修羅》,東方文化的世界表達

除了讓中國電影產業更進一步,做一部“東方文明的世界表達”的電影,做一部真正具有文化自信的作品,也是楊真鑑打造《阿修羅》的原因之一。東方文明的世界表達,這一直是中國電影人努力的方向,甚至也是好萊塢六大的一個目標,包括《功夫熊貓》、《長城》等都是具有這種企圖心的作品。

此番《阿修羅》跟全球頂級團隊合作,就是力圖在國際化呈現上下一番功夫,但內核是東方的。雖然《阿修羅》這題材最早是取材於印度和中東,但真正將阿修羅發揚光大是佛教,金庸的《天龍八部》裡有72處修羅的出現,刀叫修羅刀,戰場叫修羅場,可以說修羅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效組成部分。

阿修羅在文字傳說中,女人巨美,男人巨好鬥,翻譯過來就是慾望的世界。一個16歲的少年進入這個慾望場,會輕易的迷失自己,迷失在金錢、美女、權力當中無法自拔。而他又在這種局面下重新找回內心世界的平衡,尋找到精神世界的寄託,最終成長為真正的阿修羅王。

做一部真正意義產業升級的電影|專訪《阿修羅》製片人楊真鑑

“某種程度來講,這也是講述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楊真鑑說道。當下中國進入物慾時代,沒有主流文化,沒有繼承中華文明的源頭文化,內心世界沒有找到平衡自己的支點,缺乏幸福感。將這種架空的世界觀跟現實世界結合,通過共同的價值觀讓觀眾產生共鳴,是《阿修羅》能夠落地的的重要一環。

目前暑期檔即將進入巔峰期,神作《我不是藥神》已經給暑期檔剪開了一道口子,而接下來《阿修羅》、《邪不壓正》等影片陸續登場。幾部影片風格類型完全不同,受眾的影響不大,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有望形成多贏的局面。讓我們期待更多優質國產佳作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