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換來換去,這三朝元老巋然不動,曾是德國皇帝同班同學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老闆換人了,班底往往也要“清零”,然後重起爐灶。但有人打破了這個魔咒,而且身份不一般。

民初,總統府換了三個人——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但有個人始終巋然不動,一直留在總統府任職。擱以前,這叫“三朝元老”。

誰?

侍從武官長蔭昌。

總統換來換去,這三朝元老巋然不動,曾是德國皇帝同班同學

蔭昌

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眼熟?當年武昌起義爆發,率領清軍南下鎮壓的統帥,就是此人。他是正宗的旗人,曾做過幾件有名的事:留學德國學習軍事,與德皇威廉二世是同班同學;在山東巡撫袁世凱麾下擔任副都統時,推薦了三個新秀——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後來成為“北洋三傑”;出任駐德國欽差大臣;擔任陸軍大臣。

值得玩味的是,袁世凱東山再起,回到朝廷擔任內閣總理組閣,邀請蔭昌盛參加,他沒答應,避居青島。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再邀請蔭昌出山,他卻答應了,擔任總統府侍從武官長,也就是為老袁看家護院。很顯然,蔭昌在觀察在猶豫在權衡,看到清朝徹底沒戲,才放心投靠袁世凱。後來袁世凱稱帝,他便積極支持。老袁死後,不管是黎元洪、馮國璋還是徐世昌當總統,蔭昌都在總統府做侍從武官長,可見很會來事,擅長伺候人。

其間,蔭昌遇到兩件特殊事件,其表現耐人尋味。

第一件事是張勳復辟。蔭昌聽說溥儀復位,很興奮,立馬向黎元洪辭了總統府的職務,跑去小皇帝那兒當了禁衛軍統領。這一次,激動矇蔽了理智,蔭昌判斷嚴重失誤,復辟不到兩週就宣告失敗。蔭昌尷尬了,對人訴苦:“我兩面不討好。”據說他自殺過,但沒成功。這不免讓人起疑:自殺是成功率很高的行動,居然失敗,可見缺乏決心和勇氣,很可能是做給外人看的。

總統換來換去,這三朝元老巋然不動,曾是德國皇帝同班同學

溥儀結婚

第二件事是參加溥儀婚禮。1922年溥儀大婚,蔭昌前去表示祝賀。他行正常的“鞠躬禮”,這是對外國君主的禮節。大家以為結束了,不想他還有表演——跪在地上磕頭。他對溥儀解釋說:“剛才行鞠躬禮那是代表民國的,現在奴才以滿人身份自己給皇上行禮。”注意,蔭昌這句話中的5個字“以滿人身份”,不少人覺得稱“奴才”跌份,殊不知,很多人想稱“奴才”都沒資格和機會,比如漢人就沒。

1928年,69歲的蔭昌去世,臨死前,估計還是想念前朝多一些。

總統換來換去,這三朝元老巋然不動,曾是德國皇帝同班同學

故宮

在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的總統府待過的“三朝元老”不只蔭昌一人,至少還有其他兩人——侍從武官兼執法處長殷鴻壽,總統府指揮使徐邦傑。這兩個人從名字看就不是滿人而是漢人,殷鴻壽沒什麼名氣,徐邦傑與袁世凱淵源很深,早在朝鮮時期就是袁世凱的部屬,後來一直跟著袁世凱,因此袁世凱對他十分了解和信任,最後幹到陸軍中將。

徐邦傑的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跟對了老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