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有陷阱:10種投資理財須當心

日前,山東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查總隊公佈了三起非法集資典型案例,併發布預警提示,提醒注意10種投資理財項目,謹防詐騙陷阱。

警方提示有陷阱:10種投資理財須當心

濟南

2017年1月,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接群眾報警稱,20餘名投資者自2016年10月開始,在濟南某網絡科技公司註冊賬戶進行二手車眾籌,後於2016年11月發現眾籌款項無法兌現。經查,該公司並無實際車輛買賣業務,虛構眾籌事實進行集資詐騙,涉及人員較多,涉案金額達700餘萬元。

2017年2月,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經縝密偵查,將涉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目前,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執行逮捕,案件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青島

2017年7月,青島市公安局李滄分局接到線索,青島某健康諮詢公司存在宣傳和銷售未經批准的金融類理財產品的行為。

經調查,該公司在未經有關部門審批的情況下,利用中老年人對投資理財風險防範意識較差的特點,通過感情溝通、親情關懷以及對投資項目安全性誇大宣傳,以預付養老床位費、參與養老院養老和藝術品理財項目的方式,吸引中老年群體購買理財產品,提供年利率10%-14.5%的利息。自該公司成立以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額達7000餘萬元。

2017年7月,李滄分局成功破獲此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凍結涉案資金100餘萬元。目前,該案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泰安

2017年7月,新泰市公安局對某財富電子商務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經查,2015年8月份以來,該公司利用網絡平臺,以高息為誘餌,向社會不特定群體吸收資金,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額達200萬餘元,參與投資群眾10餘人。

2017年10月,犯罪嫌疑人粱某凱被批准逮捕。目前,該案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據瞭解,2017年山東省公安機關共立非法集資案件550起,涉案金額59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976名;嚴打傳銷犯罪,立案683起,涉案價值43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309名,挽回經濟損失9600餘萬元。

預警提示:

1.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的;

2.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

3.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

5.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

6.以“扶貧”、“慈善”、“互助”等為幌子的;

7.在街頭、商超發放廣告的;

8.以組織考察、旅遊、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9.“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