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那麼多人詆毀曾仕強教授,他講的有關中國文化方面的書籍有什麼問題嗎?

至良知zlz


歷朝歷代,有太多的文人墨客,有識之士似懂非懂,對易經指手畫腳,胡說八道,這其實不能怪他們,因為,有些人一知半解,用易經標榜和炫耀,要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還有些人被江湖術士所騙,因此對易經深惡痛絕,當然不知道感覺很神秘的就更多了。

歷史上易經歷了五次推演,最近一次距今幾千年的時間了,這麼長的時間長河裡面,世事變遷,朝代更迭,除了康熙大帝進行一次編撰以外,再也沒有權威的推演了。

曾仕強能活用易經,已經是當代實用易經的代表了,他把工作 管理 人文代入易經,得出自己的結論實屬不易,他的易經基礎和觀點扎實和獨到,在這個迷茫浮躁什麼都疑惑的當代,代表一種獨到的思維。

曾仕強的易經理論有他的侷限性,浩瀚無邊的易經如果不故意側重某個方面的學術,很容易迷失,根本不是大家想象的一上來就見龍在田,飛龍在天,然後幾兩貓尿就辣手摧花,或神乎其神。

本人以為,易既不是科學哲學,更不是玄學神學,易就是一套獨立的體系,易本身就是一套學術,牛叉得包含了科學哲學玄學神學,另外,易注重實踐,神馬大嘴忽悠一套一套的,能不能經得起一次實踐的檢驗呢?


現代社會,易是用來認識自身、提高自己,探索世界,認知世界的一套立足實踐的對大自然和社會活動的認知體系。今天,我們正在面臨著一個嶄新的時代,這個時代充滿機遇、挑戰和陷阱,所以立足自身、緊密結合實際、面向未來,解決現實問題、具體問題和要害問題,利用易經,多一分勝算,多一分自信,這是老先生的初衷吧。
曾仕強的易經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可能比較模糊,他也在視頻當中闡述了模糊論與科學的區別,如果用科學的眼光看待易經,那麼易經多角度和無限延伸讓科學難於為續,那麼再用模糊論斷,反而比較順暢。實際上,無論是理象數,代入易經需要一個比較合理的方式,能經歷檢驗的方法,以人為本,充分考慮時間和空間,和現代社會的特點,先天易無疑是代表了。


一道除


曾仕強教授公開的講座視頻很多,應該有一半我都看過。其文字出版物基本上也是在講座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和編纂而成的。

曾教授生於福建,長在臺灣,曾遊學歐美。從1990年第一次到祖國大陸講學,到現在已有28年。在這28年時間裡,曾仕強教授把畢生所學通過各種主題講座、文字出版物等方式,在大陸廣泛傳播、得到廣泛認可和讚譽。但是,也有一些人對曾教授的學問和人品提出過質疑。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質疑呢?

首先,對於極少數人對曾仕強教授進行人身攻擊和詆譭,這個沒什麼好講的。如果在沒有任何憑據的情況下,發表這種言論是對自己和他人不負責任的表現,同時也會降低自己的人格。

至於在學術方面的爭議,也不敢妄加評論。只是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談一談我的看法。

第一,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的《易經的奧秘》,在學術上是不是缺乏深度?

這個系列講座,應該是在央視媒體平臺上第一次對《易經》進行較為系統的講解。很多人都是通過這個講座開始對《易經》產生興趣、學習瞭解《易經》的。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講座,也是被深深的吸引。通過大眾傳播渠道講文化經典,以這種通俗的語言,可以被更多人接受和理解,這是為了普及而不是搞學術研究。

曾仕強教授把《易經》通俗化,非常形象、具體的把天地之道和人道相結合,把《易經》影響中國人的方方面面,用大量比喻、案例呈現出來。當然,有些人認為這裡面有不妥之處,這也是很正常的。

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話都是片面的道理,都不可能解決所有人的問題。聽的人應該汲取對自身合理的部分。而且曾仕強教授基本上採用啟發式的授課方式,把“明理”貫穿整個授課過程。所以聽者應該舉一反三,去體悟不可言傳的道理,而不是認死理。

第二,曾仕強教授憑何被譽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

《易經的奧秘》以外,最受關注的應該就是曾仕強教授的《中國式管理》系列。從本質上來講,《中國式管理》的核心理念也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依然是在講天、地、人的關係,萬變不離其宗。

《中國式管理》系列是把傳統國學經典和企業管理相結合,闡釋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管理的差異性。整個講座的重點是放在“人”上面。他認為人是具有文化屬性的,所以照搬西方的管理,在中國社會行不通。但有些人認為,曾仕強教授的《中國式管理》過於強調人性,弱化了制度層面的作用。

曾教授並沒有否定製度層面的東西。相反,他強調製度是必不可少的。只是針對過於依賴制度的企業,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缺乏人性的理解和關懷,造成的種種問題進行剖析。曾仕強教授講座中提到,“制度只能管好人不能管壞人”,“完全按照制度辦事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等等這些話,都是比較有爭議的。其實這些話都不是在否定製度,只是在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一句話,曾仕強教授是從“道”的層面講管理,沒有脫離國學的範疇。“中國式管理第一人”的稱謂也是名副其實。

第三,曾仕強教授的講座和書籍涉及領域是不是太過於廣泛?

其實不管是曾教授的國學經典、孝道、家風、家庭教育、三國、歷史人物系列,還是延伸出來的管理系列書籍和講座,都沒有脫離傳統文化的範疇。也就是說他的學問雜而不亂,始終有一個"綱“貫穿其中。以不同主題出書或開講,也是一種擴大受眾面的方式,並沒有什麼不妥。

第四,曾仕強教授講的“人有輪迴”,是不是帶有迷信色彩?

關於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人誤讀。曾仕強教授一直強調一個“德”字。他曾說,一個人這輩子唯一自己能夠把握的就是“德”,唯一能帶走的也是“德”,“德”可以讓人的下輩子起點更高。從這些話中就不難悟出,曾教授為何會言出“人有輪迴”之說。包括曾仕強教授講的“財神系列”,其實跟迷信都沒什麼關係,都是在講“倫理道德”。

恕本人學疏識淺,只是拋磚引玉,歡迎評論、指教。


崑崙樵夫


我曾二次想看完曾仕強教授演講的視頻,但是都沒有看完,原因是我認為曾的思想體系與宋時的“程朱理學”基本相同,“程朱理學”在宋代並沒有發揮最大的作用。但是,在明清時卻毒害了咱們中國兩朝人的心靈,使中國人積貧積弱的根源,也是中國婦女社會地位最低的時代。我不敢用李敖所說的,那麼許多美食,你拿個臭雞蛋叫我吃,我一聞就將它丟掉了。

我想說說,我知道的“易經”。易經起源於殷商,主要用於“占卜、祭祀”。周文王在牢裡冥思苦想的創建了“周易”,周易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孔子的儒學的源泉是周公旦的“周禮”,所以將周易奉為儒學的聖典。有人喜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臺灣人就拿“周易”來算命和看風水,以能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但是,也有人連卦和爻都搞不懂,就認為它是科學中的科學,能夠解決宇宙中所有問題。

但是,也有人解釋了“周易”,解析了“周易”有五個歷史故事。一、王亥服牛:商人王亥通過馴服牛,進行了商品貿易,開創了歷史上的先河;二、殷高宗伐鬼方:殷武丁征服了鬼方,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濟,盛極將衰;三、帝乙歸妹:商王將自己的妹子嫁給周文王;四、箕子明夷:箕子看到商紂王殘害忠良,自己就躲起來了。等到周武王滅掉商朝,就責問箕子;五、康侯用賜馬蕃庶:康侯用馬匹來獎勵那些平定天下的人。由於,“周易”離我們時代太遠,再加上許多人對當時的歷史並不瞭解,才會有今天將“周易”弄得神秘兮兮,認為科技都不能解釋的“周易”。

我上次寫了一篇短文,我說漢字不可能推廣到國外。在微信中有許多人觀看,反對和支持者不勝上下。有一位微友想說服我,就說:等到中國經濟強大的時候,漢語就會成為世界語言。我本來是不想回答,因為這個微友看了我許多的回答題,我就補充了我的理由。我說:你愛國,我也一樣,我們不能以政治來衡量自己的觀點,我們要說的是真話。朝鮮、韓國、日本、越南,他們本來是中華文化圈,他們過去使用漢字,儒釋道與我們同步,現在都將漢字放棄了。中國現在的經濟如日東昇,他們都嚴重地依賴中國的經濟拉動,但是他們現在不會使用漢字。

歐洲文藝復興以後,西方就將神學與科學區分開來,世界幾百年的科學進步,改變了幾千年落後的面貌。儒釋道和“易經、周易”它們是玄學,玄學就是神學,中國人將神學與科學混淆在一起,將神學當科學,弄得人落後無知。既生活在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一切生活資源,又想用儒釋道來封閉自己,這不令人感到有點愚昧。當然,我在這裡不反對中國人學習“易經、周易”,因為中國人有句俗語:一娘生九子,連娘十條心。每一個人性格都不一樣,我只不過想普及一下,什麼是神學,什麼是科學。


張律明



熱點問題必須回答!

詆譭者的心態往往都是偏執的!這就好像頭條裡的眾多噴手,大部分乳臭未乾,連小學都沒畢業就敢來混來噴!以偏概全說一些連自己都聽不懂的貌似有文化的話,竟敢指指點點說三道四,我看見他們這副德行,直接拉黑毫不客氣!

我回答問題從不怕別人噴,十幾年前在單位內網的bbs上也經歷過這種事情,我隔三差五就會寫一篇討伐檄文(閱讀量過萬),把他們褒貶的半錢寒磣體無完膚,沒想到頭條也一樣,網絡爭鋒其實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要以理服人,你說別人不對拿出你的證據來拿出你的論據來,拿不出來你就是扯淡!你就是煽風點火!你就是蠱惑人心!你就是人身攻擊!你就是潑皮無賴!但是我從來不怕這些!



曾仕強教授的《百家講壇》和關於企業管理方面的講座看過不少,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但不可否認也有許多不到位和自以為的部分存在,但這並不影響對人們整個世界人生價值三觀的指導意義和作用!這難道還不夠嗎?講的不對不好的部分我們可以不聽!說的有道理有見地有料有貨的部分我們可以吸收!這不就是各取所需嗎?


為人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急需什麼,把自己需要急需的部分吸收進來你就能成長!否則眼睛老盯在他人臉上的那顆痣那個疤你一輩子也不會長進!就說這麼多吧!


冀之筆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為中國古代三易,是包含著大量哲學、天文、地理、社會、農業、軍事、數術各方面知識與信息的古代預測學鉅作。

傳神農作《連山》,黃帝書 《歸藏》,文王推《周易》。《連山》《歸藏》後世由夏朝、商朝在用,前兩易成書較早,至商朝末年姬昌(周文王)發現,前二易運用在天文曆法上的巨大誤差而棄用,才有文王推八卦演《周易》。遺憾的是前兩易想觀而不得,已在秦朝失傳,唯獨碩果僅存的周易這一部留給了我們後輩。

自古推易者無數,稱其有神鬼莫測之功,達者皆為一代大能。戰國有哲學家、兵法大家、縱橫學大家鬼谷子;三國有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唐朝有天文學家、數學家、易學家李淳風、袁天罡;明朝有政治家、軍事家劉伯溫。民間人士僅把周易當作卜算之書,而一部周易的偉大之處:在於哲學家從中看到是思維與存在,意識與物質;數學家看到的是二進制;社會學家看到是倫理與道德;軍事家看到是戰略與戰術••••••

有幸聽到曾仕強教授講周易,受益非淺。他的演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風趣幽默。把周易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來研究,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周易是一部算命書,因為我們現在的人缺少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敬重之心,沒有詳細閱讀了解僅以先入為主的想法來否定,大多數人的浮躁之心矇住了思維。其實你讀懂了易經它就是本治國、齊家、修身的好書,你沒讀懂周易它就是一本算命書。大多數人對周易的不瞭解,導致曾仕強教授遭受無妄之詆譭。


時空星瀚


沒人詆譭吧,中國人講易經講的最好的就是曾仕強教授!


韓天傑




記得認識曾教授是在百家講壇裡講《易經》,通過他的深入淺出講解,使我對《易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知道了《易經》實際上是我們文化的源頭,是中國群經之首。做為中國人應該也必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我想曾教授至少是中國文化的傳播者、宣講者,很多人聽了他的講解,產生了對我們中華文化的認識、認同。

十幾年前他就說過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當時的中國僅僅在物質上還與西方國家,包括日、韓在內具有很大差距,但今天看來這個差距在極大的縮小,我們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大家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我們一定會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已經崛起,但只有物質上的文明並不能代表一切,而只有文化的復興才是真正的強大。而曾教授還有其他許許多多文化工作者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所以這些人值得欽佩與尊重。

誠然曾教授出的書、視頻比較多,在這方面可能存在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問題,甚至也有這方面的高人,他也不可能講的都對,或者符合每個人的想法,但有意見、有爭論是好事,大家可以共同推動中國文化的發揚光大。但如果對他的學問一知半解就給他定義一個“騙子”、“神棍”!我想這樣的人很多是連曾教授一半學識都沒有而刻意詆譭他了。

除了看過他關於《易經》的視頻,還看過很多他關於中國文化方面的書籍,如《大易管理》、《中國式管理》、及他評胡雪巖等等。

當然,在中華文化推廣方面不只一個曾仕強,但他在這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至少讓很多不瞭解自己母體文化的人受益匪淺,能給很多人做必要的啟蒙已經是功德無量了,對他一知半解就詆譭他那就過分了。

願二十一世紀真正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願中華文化在我輩手中更加發揚光大!


至良知zlz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詆譭曾仕強教授?他講的中國文化有什麼問題嗎?

確實有人詆譭曾仕強教授,這是因為人多嘴雜,有的人看他出名,眼紅;有的人看什麼都看不慣;有的人自以為懂國學,別人說的跟他不一樣他就罵。如此等等。

如果說他講的有關中國文化方面的書籍有什麼問題,那麼,問題總是會有的。但聰明人應該這麼去看人家:不能接受的人,我就不接受;能接受的,我就接受。只要他講的有可以接受的地方,我就有收穫。

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但有些人不會學習,只知道盯著人家的不足,不知道去吸收人家的長處,也沒有辦法。

這裡要強調一點:曾仕強教授所講的易經,可取之處是不少的。我舉其中一例。

曾仕強教授有一點做得非常好,就是從易經入手,把通常中國人自以為不如外國人的地方,從相反的角度去解讀,讓人恍然大悟,從而轉變看法。

比如,通常現代的中國人都認為,西方人思維清晰、邏輯嚴密,對與錯、是與非搞得清清楚楚,而中國人總是顯得是非不明、黑白不分,講人情不講道理,所以中國人不如外國人。

但這個事,經過曾仕強教授的反向解讀,反而變成中國人比外國人做得好。

他曾經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我有兩個兒子,他們一吵架,我就兩個都罰站。我首先教他們兩個,對是沒有用的,不要以為你對就沒事了。等到兄弟兩個站了五分鐘以後,我就把弟弟叫來,對他說:“今天你沒有錯,就是哥哥一個人的錯,不要以為爸爸糊塗。可是既然你沒有錯,我為什麼罰你站?”弟弟說:“這樣比較好。”我說:“你不高興就說不高興,不用拍爸爸馬屁。”他說:“我真的沒有不高興。”我問為什麼,他說:“有一次不曉得為什麼,你只罰哥哥站而沒有罰我,結果事後我被哥哥打得好慘。”我說:“哥哥打你,你就告訴我好了。”他說:“不告還好,告了打得更慘。”我說:“那我要怎麼樣呢?”他說:“就像這樣好了,不管我有沒有錯,都罰我站,事後我會安全些。”

講完上面的故事以後,曾教授特別說了這一句:“這其中的道理,很多外國人一輩子都想不通。”

然後他繼續把故事講下去:

然後,我又把哥哥叫來,問他:“今天是誰的錯?”他說:“是我的錯。”我又問:“弟弟有沒有錯?”他說弟弟沒有錯。我說:“你這不是知道得很清楚嗎?”他說:“當然了,是非我總還是知道的。”

講到這裡,曾教授又提醒我們一句:“看,中國人是表面沒有是非,但心裡一清二楚,叫做心中有數。”

然後他又繼續把故事講完:

我又問哥哥:“那為什麼我還要罰弟弟站?”他說:“你是給我面子。”我說:“我幹嗎給你面子?”他馬上說:“你是要我以後更加愛護弟弟。”我就說:“你知道這些就好了。”這樣一來,兄弟兩個今後會減少很多的爭執和不快。

注意:上面這則故事,從現代的崇尚西方思維方式的中國人來看,完全是不公平、不公平、稀裡糊塗辦事的典型。可是曾教授卻從相反的角度提醒我們:這是中國人比較好的一個特點,就是心裡清楚,但做的時候是另外的做法。之所以做與想不一樣,是要照顧別人的面子。

也就是說,中國人考慮問題更全面、更細緻,為此寧可顯得表裡不一,做事都像在演戲。雖然在很多人眼裡,這樣的做法顯得虛偽,但曾教授不這麼看,曾教授很欣賞這樣的做法,認為這才是懂易經的表現:懂得變通,圓融大度。

所以,曾教授這個特點很值得讚賞:你以為是中國人不對的地方,他偏告訴你,這恰恰是中國人勝過外國人的地方。


大宋心學課


我個人認為曾老是實至名歸的易學泰斗。

至於有人“詆譭”曾老。用易經陰陽學說解釋,這就對了,易經講陰陽要動起來,要運行起來這才是正常現象,否則就是病態,是不對的。事情都是雙面性的,人也是有好有壞的。世界因多樣性才精彩。

人也一樣,既要有真正支持你的群眾,你才能把事情堅持做下去。同時也需要詆譭自己的小人,要知道小人的心裡結構是什麼樣的?因為他嫉妒,他技不如人,它就要找人去攻擊詆譭。另外在想,一個沒有小人詆譭的人,算的上是成功的人嗎?

一個人做不到讓所有人都滿意自己,要做的是儘量讓大多數人滿意的人就成功了。



九品相師元貞


學習周易,可關注我的頭條號:楊吉德。


曾仕強先生學識淵博,把易學推廣於社會生活,讓國人享受了一場饕餮大餐。但他對《周易》本質的認識,卻是有問題的:“實際上,《易經》成書所經歷的時間非常長,所經歷的聖人也很多,應該說,《易經》是我國古聖先賢集體創作的成果。我們中國人,差不多所有東西都是集體創作的,很少有一個人單獨完成的。”(《周易的奧秘》第3頁,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7年版)這是假歷史唯物論:把個人成果說成是集體成果。集體創作的什麼?《易經》的組成是什麼?《易經》的本質是什麼?這些問題沒弄不清楚。用虛假的代替本質的,假易學大有從學術界向社會層面蔓延之勢

按《漢書-藝文志》的說法:“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是指《周易》筮卦的形成期(八卦)、寫作期(六十四卦)和發展期(易傳)三階段。上古伏羲氏仰以觀天,俯察地理,發明了八卦,經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形成了六十四卦的卦象體系。但卦象體系也是演變的,《繫辭》十三卦有可能是遺傳下來的《歸藏易》的卦辭,卦象體系與《周易》就不同。

《周易》六十四卦是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時,為了指導周國事業的發展,以卦爻辭的形式寫的大政方針。

《易傳》是解釋六十四卦的文字,組成較為複雜,有周公寫的《大象傳》、孔子寫的《文言》以及儒家弟子寫的其它內容,前後歷經約七百年。

我們學習《周易》是解讀卦爻辭,伏羲氏的創立八卦到文王,在筮卦上有傳承,但在卦爻辭意義上沒有關聯,所以伏羲這個“集體”成員就撤了出來。

周公寫《大象》,把卦爻辭中的革命精神轉換為建設思想,而不為儒家所意識;提示由兩個八卦組成某一六爻卦,卻被錯誤的認為是卦象規則。《易傳》在起點階段就走偏了路,《說卦》《序卦》《雜卦》是戰國時期儒家學者對《周易》的理解,基本上偏離了主題。這一集體成員也不是真實的。

所以,如曾先生說的要宣揚“集體創作的成果”,其實是伏羲的創建、儒家的思想,而非《周易》卦爻辭的真實內容,這一點讀者應該明白。

《周易》在古代是個科舉考目,今天是個學科,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周易》的內容是具體的,易學的內容則是寬泛的,希望學界釐清兩者關係,不要混為一談。現在很多人把《周易》玩成一個空殼,什麼東西都往裡塞,也不說明組合成分,容易使學者對歷史發展階段做出誤判,更容易使真正的周文王思想被永久封藏。

《周易》是周文王所寫,史書是這麼寫,通過卦爻辭也可以自證。“元亨利貞”系列卦體現了不同革命階段的戰略思想,是偉大領袖的思路,只能出自周文王之手(參閱《周易》“元亨利貞”卦隱藏著什麼天機),別人即使是理論水平很高的人也沒有這個責任和身份去寫;《師》卦九二為陽,排在具有九五之尊的《比》卦前面,只有在商周之間的戰爭時期周文王才能寫,不是戰爭時期周文王也不會這麼排列,戰爭年代那叫革命,和平年代那叫忤逆。即便是戰爭年代,如果不是周文王的西伯侯身份,別人也不敢這麼寫。那些玩弄周易的人不顧及歷史背景,不分析卦爻辭中的微言大義,解不通文字就把其它東西揉進這個概念裡去,看似易學的內涵擴大了,其實真實的東西沒有了。

從根源上說,解易亂象是從《易傳》開始的。《易傳》組成複雜,從周公寫《大象》,故意轉變思想主題(參閱《周易》象辭的“君子以”,是個劃時代的詞彙),到戰國時期其它篇章的綴合,路子越走越偏,王弼雖糾正了亂象,但並沒有切入進《周易》實質,這種現象又由唐宋一直延續了兩千年,解易著作洋洋大觀,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拾遺補闕。五四運動以後,文王就變成了占卜算命的老者,更多人乾脆取消了文王對《周易》的版權。“集體創作”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統一體系,沒有統一思想。如同盲人摸象,你摸到哪一塊兒,那塊兒的形狀就是大象的整體形象,就可以大做文章,反正大家都閉著眼說話。我認為,研究《周易》不管體系上站得住站不住,探討都是對的,用於指導人們的現實生活更是一大貢獻,但絕不可把本質改變了,玩從“集體創作”到集體再創作的把戲。中國古代的最高智慧不是《老子》,不是《論語》,不是《孫子兵法》,而是你沒有看透的《周易》。《周易》是推翻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的宏大的政治綱領,是一部劃時代的歷史著作。

以上是筆者看了曾先生的書後產生的一點感想,錯誤之處尚請學者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