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話歷史:中國疆域的沿革

昨天發表的文章《從頭學歷史:瞭解中國民族的形成》,有網友評論我的觀點有錯誤,特在此說明一下:本人歷史基礎水平很低,僅是在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一書中開始研讀,並加以自身的理解,所以有不周到之處還望諒解。小編寫文的動機,一是滿足自身歷史方面的興趣;二是為了給不愛讀書的孩子講講歷史故事。這裡面難免有誤人子弟之嫌,但我保證不杜撰瞎編,尊重原著,再一次懇請見諒、見諒。

大白話歷史:中國疆域的沿革

今天咱們講中國的疆域,先往大里說點,歷史上東洋、西洋的界限可不是歐亞兩洲的交界線,而是位於亞洲中央的蔥嶺。以前叫蔥嶺,現在叫帕米爾高原。蔥嶺以東的國家和以西的國家在歷史上儼然成為兩個集團,而咱們中國是歷史上東洋的主人翁,還是感覺很牛逼吧。

蔥嶺以東之地,也就是東洋之地,在地勢上可以分為四個區:

一、中國本部:主要是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粵江流域。

二、蒙古新疆高原:以阿爾泰山系和崑崙山的北乾和海藏高原、中國本部及西伯利亞分界。中間包一大沙漠。

三、青海西藏高原:是亞洲中央山嶺蟠結之地,包括前後藏、青海、西康。

四、關東三省:不只是東北三省,還包括清朝咸豐年間割讓給俄國的土地,不贅述了。

這四個區當中,當然是中國本部最先發達起來的。在西周以前,漢族的根據地大概在黃河流域。到春秋的時候發展到吳國、越國(江浙)一帶,戰國的時候秦國獲得巴、蜀長江流域就開始發達了。秦國統一六國,佔領兩廣和越南,桂林、南海、福建也都囊入懷中了。

大白話歷史:中國疆域的沿革

中國的北方,在戰國的時候,魏國有上郡;趙國有云中、雁門、代郡;燕國有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而熱河、察哈爾、綏遠和遼寧省也入中國版圖。漠北和新疆則是漢朝時候征服的,但這些地方都沒有開拓為郡縣,因國威的張弛,時有贏縮。

青海,漢朝的時候為羌族佔據,西藏和中國沒有交涉。唐朝時,吐蕃強盛,與中國開始交涉頻繁。而元朝的時候,西藏被征服,在行政上隸屬宣政院。

總之,我國漢唐盛世時,現在的蒙古、新疆屬於我國;元、清時,西藏也屬於我國。當秦朝開南越的時候,我過即已經包括後印度半島的一部分了。還有漢朝時,在朝鮮半島的北部設立郡縣,直到唐朝以後,朝鮮半島才獨立為國。我國的疆域贏縮大概如此吧。

大白話歷史:中國疆域的沿革

至於九州大概可以分為:

冀州——河北、山西

青州、兗州——山東

徐州——江蘇、安徽的淮水流域

揚州——長江以南

豫州——河南、湖北一部分

荊州——湖南

梁州——四川

雍州——陝西、甘肅

後來各朝各代另有區劃,就不一一闡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