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爲什麼會撒謊?身爲父母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身為父母你是否曾經遇到過以下這些情況呢?

今日難題:

——老師留了語數外三門作業,孩子只寫了語數,就想偷懶不寫了,而且撒謊說英語沒留作業;

——孩子總是偷著拿爸媽的手機玩遊戲,被發現後卻說在用手機查資料;

——孩子拿著零花錢買了零食,卻對爸爸媽媽說錢丟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我們應該看一看孩子們為什麼會說謊?

某國外著名心理學家對1200名2—17歲的兒童及少年的“說謊”現象進行了調查研究,最後發現,無論性別、國籍,兩歲孩子中,說謊的人佔20%;三歲的孩子中,說謊的人佔50%;四歲的孩子超過80%都有說謊的經歷,年齡越大比例越高。這說明,說謊話是孩子成長髮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於恐慌、應該用審慎、理性、冷靜的心態來面對說謊的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身為父母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那麼孩子撒謊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啊?

1.家長及教師對於孩子行為的“嚴苛教育”與“求全責備”。在一些家長和教師的觀念中,做事中規中矩,凡事不犯錯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犯錯之後,一些家長和教師採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動輒埋怨斥責,甚至拳腳相加。慢慢地孩子心理中就形成了“犯錯了一定會被懲罰”的觀念,因此,孩子做錯事之後就用說謊來掩蓋事實,以免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懲罰。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身為父母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2.孩子的“行為責任逃避”與“事態結果恐懼”。研究發現,孩子說謊話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對自身行為的“責任逃避”與事態發展的“結果恐懼”,這主要是由於孩子的恐懼心理造成的,是一種行為意識中的“自我保護”。而恐懼心理大部分是孩子做錯事或有行為過失時家長及教師的懲罰與打罵造成的。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身為父母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3.孩子受到一些不良“大環境”與“小環境”因素的影響。“大環境”中存在諸如“功利主義”、“形式主義”、“不誠信”等錯誤思想會多多少少影響孩子;而家庭環境、學校環境、朋輩環境存在的一些如 “掩蓋事實”、“弄虛作假””、“不敢說真話”等不良習氣也會對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身為父母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辦呢?

洋洋老師:

  1. 家長要用愛心與包容的心態來面對說謊話的孩子。家長髮現孩子說謊話之後,不要指責辱罵孩子,更不能動手打孩子,要耐心地通過聊天、傾聽等方式來了解孩子說謊話的原因是什麼?孩子是有意說謊還是無意說謊、是自我保護還是模仿他人、是讓爸爸媽媽注意自己還是害怕責罰等等。只有搞清楚孩子說謊話的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採用相應的手段與方式來幫助孩子改掉說謊話的壞習慣。
  2. 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孩子的方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更何況是孩子。每一位家長都要認識到:“犯錯誤、說謊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我們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給予他們犯錯的空間、更要理智地對待孩子說謊話的行為。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不光有鳥語花香、和煦春風,也會有悽風冷雨、激流險灘;不光會得到健康向上思想的教育與導引、更會受到不良風氣的浸染與誘惑。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不健康的行為方式會始終跟隨著孩子們成長的腳步,不斷地反思昨日的自己、不斷地改進昨日的自己、不斷地超越昨日的自己是人生前進的主題。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應該更加理性一點、更有耐心一點、更富愛心一點、更加平等包容一點,如果家長們能逐步做到這些,那個說謊話的孩子會逐漸遠去,那個誠實守信的孩子會慢慢歸來。
  3. 家長應言傳身教,做不說謊話的榜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作為孩子成長的第一位老師,家長始終在孩子的“教育世界”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改變孩子不說謊話的毛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長付出持續、不斷地努力。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就是家長做不說謊話的榜樣。例如,在難堪尷尬時不說謊話、在利益攸關時不說謊話、在直面事實時不說謊話......,這樣就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家長正直誠信的言傳身教是培養孩子優良品德的最好方式。
  4. 家長要帶著孩子用“智慧的眼光、誠信的心靈”來觀察、面對外部紛繁複雜的世界。如果沒有家長的指引與帶動,外部世界的開放性、複雜性、多樣態會使孩子們無所適從、茫然無措。大環境與小環境中存在的一些錯誤思想與不良習氣會浸染與改變孩子,會使孩子學會諸如“撒謊”等陋習。因此,家長應該善於利用合適的場景與方式來影響與帶動孩子,通過外部世界正面典型與反面案例來教給孩子什麼是正確的、合理的表達方式。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家長應該讓孩子慢慢懂得:“說真話”、“不說謊話”不僅是一種話語方式,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有價值、有意義的生存方式。

走進榜樣堂

讓你“預”見美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