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不能停!

藥不能停!

正在上映的《我不是藥神》裡面有一句經典臺詞,出自一位患有慢粒白血病的無名老奶奶之口: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簡短的幾個字,賺取了無數觀眾的眼淚,也為該片的導演、發行、投資方賺來了豐厚的票房。

這部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成為近16年來評價最高的影視作品,主要在於它刺痛了每個人最柔軟的地方。

面對死亡,人都是持恐懼態度的,所以劇中穿起白大褂,假冒院士,為假藥站臺的張長林沖破道德底線和法制紅線,要大肆收割一波。

歷史上,下至平凡百姓,上至廟堂高官,對持續生命的追求一直沒有停止過,因而成就了一些欺世盜名之徒的驚天偉業。

秦始皇時期,徐福騙說東海島上有仙藥,可保長生不老。秦始皇令其率數千士兵、童男童女到今天的日本諸島求藥。之後他再也沒有回來,而是在那裡開創了一個和中國有萬千關係的國家。

漢武帝時期,欒大說自己會煉不死仙丹,漢武帝封他做了大官,還將長衛公主嫁與他。在得知自己被騙後,欒大也被漢武帝活活燒死。

有人統計過,世界上有兩個行業的利潤是最高的,一個是軍火,一個是賣藥。

即便你可以視金錢如糞土,但在病魔面前,錢就是命!

《我不是藥神》裡最震撼的臺詞出自假藥騙子之口: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做窮病。

治療“窮病”的方子就是賺錢,那位假院士張長林得過這種病,他給自己開的處方是:賣假藥。

人類發展的歷史,也記錄了人類與疾病的鬥爭史。按照我國醫學名著《黃帝內經》記載的“不治已兵治未病”的原理,在疾病治療方面,沒有任何其他手段能夠同疫苗接種相媲美。

接種疫苗是目前公認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是減少家庭成員疾病發生和醫療費用支出的有效有段。

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偶然通過擠奶女工的牛痘得到啟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隻疫苗。到1980年,在全世界氾濫的天花被徹底剷除。

19世紀80年代,人類對細菌生物的研究取得巨大突破。1886年,法國化學家和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研究發明了狂犬病疫苗。

……

1952年,美國人發明了預防脊髓灰質炎的方法,至1994年,這種疾病幾乎被完全消滅。

1963年,美國輝瑞公司推出了對抗高度傳染性兒童疾病麻疹的疫苗,兩年內就將麻疹發病率下降90%以上。

迄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發明和使用的疫苗有數百種,其中廣泛用於人類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種。

即便如此,人類迄今為止仍未開發出預防“窮病”的疫苗。

藥不能停!

1938年出生的山東榮成人吳炳新,自幼家境貧寒,5歲喪父,6歲失母,共有兄妹8人,最後活下來的只有大哥和最小的他,到11歲時,才艱難的讀上了小學,小學畢業後便退學。

顯然,他也是得過“窮病”的人。

51歲之前,吳炳新都處於一種四處找“藥方”的狀態。199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昂立1號”口服液的啟示下,吳老闆在濟南創辦了三株公司。

憑藉鋪天蓋地的廣告,他的三株口服液在1996年銷售額達到80億元,成為當時保健品行業的珠穆朗瑪峰。

兩年後,著名的“常德事件”讓三株步入滑鐵盧,16萬員工裁掉了15萬人,公司從此進入休眠期。

吳老闆在創辦三株公司時宣稱自己身患肝癌,在自己接受治療期間,對比古典醫藥名著給自己開藥方,驚奇的將身上的腫瘤根治了。

1998年後,“常德事件”被改判,但三株集團已經從三株口服液“淡出”,昔日的保健品巨輪得以繼續前進。

在史玉柱將腦白金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吳老闆卻仍在為三株的未來該怎麼定位發愁。

近期,吳老闆為企業開出的“藥方”是到美國上市。

藥不能停!

吳炳新的企業管理和產品營銷理念,為整個保健品行業樹立了標杆,他們將三株口服液的廣告刷遍全國的大街小巷,給全國人民完成一次徹底洗腦。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套方案仍然有效。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馬蜂窩、知乎的洗腦式廣告讓人不勝其煩,但這兩款APP的下載量在世界盃期間暴增。

不僅如此,那位“敗家”的貴婦不停大喊大叫“家裡不常用的東西可以賣了換錢”的廣告給商家也帶來了不菲的流量。

後來調查發現,馬蜂窩、知乎這兩款廣告出自同一人之手,那位高貴的神藥推手、珍奧核酸的締造者、中國廣告界策劃“三雄”之一——葉茂中。

作為80後的一員,小胖在之前寫的《西門官人說:藥酒不是酒》裡面,對從小到大經歷過的紅桃K、蟻力神、婷美內衣、鴻茅藥酒等洗腦廣告做過總結:

好的廣告就是一個代言人,一句廣告語的瘋狂重複,就像那句經典的“今年過節不收禮”那樣,而好的藥品、保健品廣告的精髓無非有三點:一是患者的自述,二是“專家”的講座,三是前後對比呈現的巨大反差。

總之,對企業營銷而言,“藥方”是否對症,不看療效看廣告。

藥不能停!

在醫療領域,很多問題向來無解,對於病人,再昂貴的藥也是剛需。

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後,來自醫藥行業的人員和投資者,幾乎都在為昂貴的創新藥做辯護:“幾萬塊一顆,那是因為你買到的是第二顆,第一顆賣幾億”,以此呼籲更多的人給予醫藥公司更多人文關懷。

為了這顆幾萬一顆的藥,無數公司和投資者做出了不懈努力,有的賺回了那幾個億,有的換來的只是一聲嘆息。

2015年12月16日,重慶啤酒發佈董事會決議公告:將乙肝項目轉讓給江蘇孟德爾科技,轉讓價款100萬元。這個“蓋子”被揭開之後,該股遭遇連續九個跌停,200億市值灰飛煙滅,這個“爛尾”的故事至今成迷。

重慶啤酒具備研發乙肝疫苗的能力被投資者廣泛認可,整個概念被炒作了17年,股價從2005年的最低點6.45元/股漲至上述公告出來前的83.12元/股。

該事件發生後,一名持股者在帖子裡寫道:今天回到家,煮了點面吃,一邊吃麵一邊哭,淚水滴落在碗裡,沒有開燈。

這就是現在仍在廣為流傳的“關燈吃麵”的由來。

2018年7月15日午後,長生生物發佈了緊急通知,要求各省份推廣團隊立即通知轄區內疾控機構和接種單位,停止使用並就地封存公司生產的狂犬病疫苗。

這家企業在經歷2017年25萬支百白破疫苗事件後,再次陷入信譽泥潭。

財務報表顯示,該企業疫苗生產及銷售的淨利潤率高達50%以上,其明星企業的地位讓其股價在大環境很糟糕的情況下依然堅挺。

發佈公告之日後的一個周,連續五個跌停板讓2.5萬餘名持股者體驗到了“關燈吃麵”的感覺。

而那25萬注射了百白破疫苗的山東兒童和大量的狂犬疫苗接種者還要面對是否需要再次打針吃藥的問題。

姜文的《讓子彈飛》裡面,湯師爺也有句經典臺詞:你不刮窮鬼的錢,你刮誰的錢啊?

顯然,這些神藥推手們對“病人”們的照顧及掛念是無微不至的。

小胖患“窮病”多年,至今沒有找到藥方,但他仍在努力工作,堅持買樂透,希望通過勤勞的雙手摘掉“窮鬼”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