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的中專是現在的什麼水平?

香蕉你個不難呢


你要問的是高考時的水平吧?分數不能對比,只有用錄取率來比較。

我就是湖南81年應屆考入部屬中專的。

曾經的大山深處的農家孩子,當年農村戶口名下有兩畝田地。

小學、初中,一直是就讀的學校的同年級數一數二的好學生。由公社初中150來名學生考出15人進入縣第一中學,另大約有45人進入片高中,餘大多回鄉務農。

縣一中一屆有六個應屆班(高二才分出5理1文)三個復讀班(2理1文)共九個班同學約400人。高中兩年。預考後約三分之一以內的獲得參加高考資格吧。

高考結果,記不太清楚應屆的多少往屆的多少了。只記得應屆的極少。一中當年文科考上了1人(往屆生人不熟)省內師院的本科,餘下的大專中專共8人。我的高考成績有辱母校威名,故不敢具名。一心想考政法大學的我不願讀大專的師專,家長也無財力支持我復讀,班主任老師就建議報部屬中專了。我們公社這14人(1人中途退學)當年應屆考上文理2人,片高中這邊一個都沒考上。我們公社這屆的高中生60人只考了2人毛估比例3%。因為是偏遠山區,教育質量較差。

中專讀兩年,班上最年長的同學大哥入學時25歲了,我16歲,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

18歲畢業分配省屬單位工作,24級國家幹部見習一年。

兩年後支援轉入地方國企,26歲任正科級科長,31歲副處級,42歲隨國企破產下崗買斷工齡,

成為城鎮無業居民。終點回不到起點,無身份無田地。自由任博擊,海闊憑魚躍。

若要問我高中是什麼水平?我能說當年我也曾經是少年學霸麼?

借大詩人兩句絕句,以表小我心境:

天生我材必有用,吾輩豈是蓬蒿人;

無論命運有多舛,拚博不止笑人生!


二十八畝田908


關於這個問題,放到現在來回答,應該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而且每個人的看法和見解都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年輕一代,對當時的情形並不是很瞭解,沒辦法給出具體的答案,如果撇開這些客觀條件,我們認為1981年的中專應該屬於現在的二本大學的水平。


那時候剛剛開放高考政策,一般可以選擇考高中,然後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或者是大專,中專這塊的話,初中生也是可以考取的,我們考慮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尤其是農村地區,很多的家庭子女較多,沒辦法負擔子女讀書,又不希望輟學務農,影響孩子的前程,就會選擇縮短孩子讀書年限,讓孩子報考中專學校,獲得一個好的工作機會,但是沒有參考考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可見1981年的中專學校中,還是有很多的優秀者屈於其中的。


據網絡數據顯示,1983年之前我國大中專每年招生人數都在30萬左右,那麼1981年的招生人數也應該是30萬左右,但是1981年是剛剛恢復高考時候,加上覆習人數,一共都有600萬左右的參考學生,因此錄取率也比較低,大概是在5%左右,再來看看近年各大一本類院校的招生數據,例如安徽是15.9%,江蘇是7.51%,天津是25.02%……當下社會報考生源基數大,招生也在擴招,如果這兩批考生放在同一的條件下報考,想必是具有極大的競爭力的,可以保守的估計,1981年的中專是現在的二本院校水平。


其實,在1981年那個年代,能夠考上中專對於每個家庭的意義都是很巨大的,中專的學習專注實踐,畢業生在畢業之後可以直接進入供銷社、銀行等單位,都是傳統意義的“鐵飯碗”,還是相當好的。


決勝網


當時的中專有兩種,一是初中畢業直接考的,由於考上中專就有鐵飯碗,所以當時都是初中的尖子生,考不上中專的才考了高中,其實當時初中考上中專的應該把一生葬送了,他們的水平上了高中應該都能考上後來說的985,而他們大部分都當了老師和護士。

二是當時有一大部分中專錄取高中畢業生,和高招同時進行,當時是本科、大專、中專,但這三批錄取和在一起當時的總錄取率是4/100,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專也必須進入4/100以內,4/100應該超過今天211的錄取率,也就是說當時初中考上中專的相當於今天的985,高中考上中專的至少相當於今天的211


古今多少事21


在印象中,中專是分為小中專和大中專的,小中專是上完中學才考的,而大中專上完高中考的。至於中專如何換算成現在的本科、大專、985、211的,真的不好說,而且那個時候的就業背景和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更加無法用現在的水平來衡量。

沒經歷過1981年的中專,但是經歷過90年的小中專考試,深深地明白小中專對於當時的考生意味著什麼。

以小中專為例,它已經意味著你可以正式進入國家編制,可以抱上鐵飯碗了,可以是國家幹部了。說到這兒,鐵飯碗這個詞,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陌生了,而在那個年代,鐵飯碗是非常牛的。鐵飯碗對於那個年代的人們來說是穩定和高收入的代名詞,如果可以捧得鐵飯碗,基本意味著順風順水了。所以,小中專考試是非常難考的,有的學校對於一個縣甚至只招收一名考生。那個時候的學生,家庭基本都不是特別富裕,如果能考上小中專,那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所以,學生成績優秀的學生很多選擇了考小中專。這時候還要說的是,那個時候,參加考小中專是不能考高中的,當然,那個時候高中前景遠遠不如小中專吃香。可以這樣說吧,那個時候的小中專對於中學生而言就好像是神邸,只有“好學生”才能考入的。

90年的小中專考試已然是這樣一種狀況,可想而知81年的中專是何等的重要了。而且,那個時候能夠考入中專,就可以說正式工作的大門已經向你打開了。他們在畢業後,進入工作單位,基本上都是領導幹部,是單位的骨幹。


村裡來了照相的


說實話對1981年的中專還是不夠了解,雖說只差幾年,因為當時國情變化挺大的。我就說說1986年自已經歷過中專吧。

中專有初中畢業考的小中專和高中畢業考的大中專之分,我這裡重點談談我考小中專的經歷。

1986年初中畢業時,為了儘快跳農村,不想當農民,報考了中專。中專有部屬中專,省屬中專和地區中專。前二種名額特少,最多的是地區農校、衛校和師範,我們大部分報的師範。當時中考時,我們學校成績較好的十幾個應屆畢業生是到區中參加考試的,考完後就回家幹農活


後來某一天同學來找我,說讓我xx日到學校跟學校另外幾個孩子一起到地區師範學校面試,這其中有個女生考了全縣應屆生第二名。

第一次到地區所在地去,面試內容包括體育、繪畫、音樂、舞蹈、詩詞解釋。反正我除體育外其他都不行,其他幾個跟我也差不多。最終五個同學僅有父親是老師的那位同學錄取了中師,其他同學錄取到高中。

三年後,僅有當年中考全縣第二名的女生煩利考上本科,其他幾個連大中專都沒考上。當然後來復讀全都上了大學。

因此我感覺從分數來說,只考個地區中專也不是遙不可及,讓他們繼續上高中應屆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學。但總體來說智力水平在農村中學屬拔尖的,而只經過四年的中專教育很顯然知識水平有限。

以上是我的觀點,你們怎麼認為呢?歡迎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看了這麼多回答,基本上都回答錯誤。1981年的時候考上中專是不準初中生參加考中專的,當時的考大學考中專的都是一起全國7月7日統一高考,大學錄取後分數差點的上中專,甚至相當一部分人上了大學分數線由於志願填報等原因而去上中專的,哪時候外語才剛剛納入考科,滿分30分或者50分的。當時全國的考數並不比現在少,但全國錄取的大中專人數僅有25萬至30萬人左右,當時上箇中專比現在上985或211都難,如果說只相當現在上二本,這是根本不瞭解當時的難度,客觀的說,當時考上技校都比現在二本難(農村學生是不能上技校的),技校畢業也是包分配的,只是大中專分配到單位是幹部級別,技校是工人級別而已。這批人現在都是50歲以上的人,都是我們國家的中堅力量,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在領導崗位,副國級省部級領導大有人在,但你從他們的簡歷上或許看不到,大多是中央黨校以及在職研究生或博士生學歷。如果你認為我回答有錯,你可以去問這個年代上大學或中專的人,現在可能是你爺爺或奶奶輩,也可能是你爸爸或媽媽輩,他們會給你最好的回答,因為他們是親歷者和過來人!


手機用戶50589847535


我是81年的湖南中專生!我是理科,考試科目有數、語、外、物理、化學、政治,好像還有生物,語、數、外、物、化滿分為100,生物滿分好像是50分,英語滿分30分,總分好像是580分,英語我11分,數學我89分,政治56分,其它記不太清楚了,都是六七十多分總分好像是396分!當時我們讀書的時候還沒有省市重點中學,但有省重點中學以後,我讀的中學就是第一批省重點中學!我們這一屆同學,小學讀了5年半,初中2⃣️年,高中2⃣️年。我高中畢業剛剛16歲!我們當年參加高考,是要參加預考的,初中生是沒有資格參加高考的,我們高中畢業生8個班級,近400人,預考後,參加高考的大約百把人,不會超過150人當時預考是一個很大的坎,給大家的壓力很大!預考後不到一個月就參加高考!當時錄取分數線是重點大學、普通大學、大專、中專四個層級,上了中專線就是有書讀了!我記得我們學校當年只有一個重點班,我在這個班,當時我們班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沒有上預考線,最後大中專院校錄取人數好像沒有超過20人,我們班應該佔到了三分之二!我初中高中都是在這個學校讀的,這個學校馬上就要校慶了,看了一下我們這屆的同學錄,我的記憶應該八九不離十吧!當時的錄取率如果按參加預考後的參考學生算,應該是十幾(網絡上有11%的數據),如果按照應屆畢業生總人數算應該在3到5%之間!湖南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其他省份應該差別不大!當時學校不多,招生人數少,當時每個地級城市都有一個**基礎大學的,這種學校錄取了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學歷是大專,後來這些學校全部改名為**學院(工學院)現在基本上都是**大學了,基本上都是一本招生了!

說81年的中專生相當於什麼,還真不好說,但是有一點是可以比較的,就是你看看現在3到5%的錄取分數是多少就知道自己現在能讀什麼學校了,這是最公平的,與同齡人相比!我閨女07年高考成績598,超過一本線63分到北京一985學校讀書,在全省理科生中排名2400多名佔當年1%左右吧!我說你比我強點!你的考試水平只能跟同時代的人比較!她們後面幾屆600分好像才是優秀學生,我一查很多屆考630分才能到她那一屆她的排名!

不過現在的一些大學生研究生我是真心失望,能力比我們當年差遠了,特別是動手能力,但是人家是研究生,一看我們是中專生(我後來又參加自考拿到了大學文憑),天生的優越感就來了!其實大家都明白,以前是精英教育,現在是大眾教育!進入985的還能證明一些中學時代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單位招聘看本科學歷了,清北的研究生在圈子內都不被待見的原因吧!(當然淸北的研究生在我們這三四線城市還是很🐂13的!


飛動de太陽


我是79年初中中專,考的軍校,全縣考我一人(我考第四,軍校還有體檢)。去上學的第一原因是給家裡減輕負擔,吃飽飯。自己也可當兵,家裡成分不好,當兵意味著政治上的脫胎換骨和人身解放。

我們這批人,應該說都是人精,聰明,刻苦,多數很能幹。可惜的是部隊領導非常左,不但不鼓勵大家學習,還打壓,大小會批評學習的人,大家偷偷學習,部隊管理嚴,宿舍晚上九點半就必須關燈,大家就在廁所裡學。要知道,這些人都是初中畢業,沒學過英語,或僅學過幾天abc,靠自學,硬是考出二三十個研究生,要是部隊鼓勵,給大家好的條件,我們這批應該多數人能考上。

其實也沒啥後悔的,那年一起參加中考的人,沒錄取上的,也未必就好,不見得就考上理想大學,人這輩子都是命。

我們到部隊的這批人,多數是教師家庭,或對政治,形勢比較敏感的家庭,要知道,77年剛恢復高考,之前十來年大家都造反去了,沒人學習,很多人還沒反應過來。

我就是從恢復高考開始,家裡有老師,惡補,兩年把初中高中的課都學完了。

我是我們這批人中不聰明的人之一。確實有聰明的,特別是學習,很多經典,今天就不舉例了!


老楊老張1


我1992年中考,作為農村放牛娃,考分排名全縣第37名,為了“城鎮戶口“,放棄重點高中的創新班,去杭州讀當時的“全國重點中專“”,電力類的,縣裡只招兩個人。讀了四年,畢業後進系統。雖然,現在我手下有9名985學校的研究生,幾百名本科生,但沒能上全日制大學是我終生的遺憾。

職業教育的深度和廣度畢竟不能和全日重點大學的學究型教育相匹敵,當你在專業和管理上都要有所突破時,必須依靠後續的自學來彌補,好在我們這些老中專生學習力還是很有底氣的。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圈子的能量還是不容忽視,重點中學和大學期間的校友,是在行業和社會生活中相互幫襯的重要資源,這樣認為是不是“俗”了點,但這就是現實。


老牛37939712


我是90年初中畢業,當時中專是中專,技校是技校,中專錄取分比我們市重點高中還要高20分,記得那會兒中專總分要求是500,重點高中是480,普通高中和技校,分數差不多都能上。那時的中專學制四年,技校學制三年,我畢業分配到我們當地的一家國企,有幾個技校畢業的同學已經上了一年班了。我先在生產車間見習一年,一年後繼續待在車間,差不多待了三年多,就是做一線工人。其實我們那些技校畢業的同學有的還進了化驗室、技術組。再後來,那些當年考高中的同學,上大專的、上本科的,一些人也分配過來了,那待遇就不一樣了,單獨的宿舍,技術或管理部門見習,和我都不是一個階層的。當年,他們的成績和我可不是一個層次,差遠了,心裡確實有點兒不平衡。雖然後來我自修了專科和本科,但又不是全日制的,到哪裡這個學歷都不被看重。所以,你別瞧不起那會兒的中專生,那都是有真才實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