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三城,暫停企事業單位買住房,剛需者的利好!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已超過1650家,價值超過9900億元。一些公司炒房囤房,增厚上市公司利潤,還有公司通過賣房成功保“殼”以公司名義購房、上市公司持有房產乃至住宅,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深圳等熱點城市並不少見。

在房地產業內人士看來,以企業名義炒買商品房住宅的情況在全國普遍存在,特別是在搖號限售的城市。

三天三城,暫停企事業單位買住房,剛需者的利好!

禁止企事業單位購房的起源

2018年6月,一度網上瘋傳的“南長安街壹號”項目搖號早已內定的消息引發軒然大波。在某樓盤的搖號登記表中,每個買主除標明姓名和樓號房號外,還有一欄註明“關係明細”,大多是與房地產相關的土地、城建、房管和不動產等職能部門。事後8名公職人員被免職,5人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8人受到記大過處分,14人受到記過處分,其中有6人同時被調整管理崗位。

以致於……

2018年6月24日下午,西安出臺了樓市新政。

西安6.2新政

三天三城,暫停企事業單位買住房,剛需者的利好!

要點解析:

1、公司不能買房--暫停企事業單位購買住房,包括新房和二手房,防止炒房。

2、優先保障剛需--不低於50%房源優先保障剛需家庭,剛需家庭有兩次搖號機會;這個僅限新房領域。

意向購房人多於可銷售房源時,應按剛需家庭、普通家庭為先後次序,採取公證搖號方式分別產生選房順序號和選房家庭,並按順序進行選房。剛需家庭在本類別搖號未中的,可再次參與普通家庭搖號排序。

3、離婚不算剛需--未婚、離異不滿3年的單身不在剛需家庭之列;這個僅限新房領域。

意向購房人須以家庭(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為單位進行意向登記,每個家庭一次只能參與一個商品住房項目的登記,在該項目選房結束後,方可參與下一個商品住房項目的意向登記。

西安暫停企事業單位購買住房,或許是對樓盤搖號“內幕”被揭開之後的一種補救措施。

長沙6.25新政

2018年6月25日下午,長沙市召開了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新聞通報會。原文如下:

三天三城,暫停企事業單位買住房,剛需者的利好!

三天三城,暫停企事業單位買住房,剛需者的利好!

三天三城,暫停企事業單位買住房,剛需者的利好!

三天三城,暫停企事業單位買住房,剛需者的利好!

要點解析:

1、企業限購;

暫停企業在限購區域內購買商品住房,已購買的商品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滿5年後方可轉讓。

2、落戶一年後才能買房;

3、離婚2年內購房,限購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杭州6.26新政

6月26日午間,杭州市房管局官微推送相關文章,宣佈將從即日起,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住房,包括新房及二手房。

通報全文如下:

昨晚,關於九龍倉瓏璽項目公證搖號公開銷售過程中出現三家企業同時中籤的情況,引起了網民的較大關注。

杭州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協調小組對此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聯繫市司法部門要求確保公證搖號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在住房限購區域範圍內,

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房),並要求市住保房管部門對相關政策進一步研究完善。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市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工作的監督。

企業炒房客的原因

當炒房客以企事業單位名義投機炒房,一些企事業單位甚至自己也投機炒房,“房住不炒”的理念顯然難以落地,房價也就難以迴歸理性。國家統計局前不久公佈的一季度數據顯示,只有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出現輕微下跌,或原地做“俯臥撐”,其餘大多數城市的房價都在上漲。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以企事業單位名義投機炒房,或企事業單位自己投機炒房,對供需結構緊張的城市來說,也會有損市場交易秩序的公平,將那些真正的剛需阻擋房門之外。

“以公司名義持有房產炒房,有損當前市場交易秩序的公平,所以未來公司購房的現象主要是指住宅持有的現象,會有較為明顯的管控。”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

張大偉指出,“相比個人買房有限售時間約束,企業買房雖然交易稅費增加,但在限售時間內,不用過戶,完全可以股權交易的形式,變相繞過調控政策,減少部分交易稅費。”

因此,暫停企事業單位購買住房,確有必要,對於堵住一些“偽剛需”,促進搖號購房的公平和高效,甚至於穩定房價,都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此舉還可以防止國有企業、機關單位的住房腐敗。這些年,隨著房產的快速、大幅升值,一些國有企業、機關單位會以單位名義建設或團購住房。這實質是一種權力尋租、以權謀私。以“團購”之名挾持公共資源,得到的房產往往較為便宜,公職人員一轉手,動輒十幾萬、幾十萬到手,直接把房價炒高了。這種行為雖在近年來有所嚴禁,但仍難禁絕,仍在破壞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暫停企事業單位購買住房的利好

張大偉說,對於供需結構緊張的城市來說,這一政策對緩解市場供需緊張有明顯影響。在深圳等多個城市都有企業購買住房的現象,預計類似政策會被多個城市複製。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指出,對公司購房進行管控,相當於限購政策有所升級,預計更多城市會在公司購買住房方面收緊政策,這一點值得市場關注。

調控歷程表

從5月住建部約談12城以來,各城市陸續發佈調控新政。

5月15日:成都發布調控新政,將限購對象由自然人調整為家庭。

6月24日:西安發佈調控新政,暫停企事業單位購買住房、優先保障剛需、離婚不算剛需

6月25日:長沙發布調控新政,企業限購、落戶一年後才能買房、離婚不滿2年按離婚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6月26日:杭州發佈調控新政,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住房

這些調控新政都透露了三個明顯的新方向:企業限購;新落戶限購;和對離婚人士的限購。

三天三城,嚴格調控政策出臺,不妨大家猜猜,下一次輪到那座城市?

期待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讓剛需者能如願以償買到心儀的房子 ,真正達到“人人有房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