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明明這麼強大,爲什麼自己設計生產的硬體總是失敗?

hugh007


其實,假以時日,谷歌在未來是有可能在硬件上有所突破的。

一、Google的主方向是軟件

成立於1998年9月4號的谷歌公司,其實是一家跨國科技產業,其主要業務主要集中在互聯網軟件和程序算法等方面,包括互聯網搜索,雲計算,廣告技術。這大概和早期互聯網比較虛擬化相關。

和中國的百度一樣,谷歌在人工智能的儲備方面,有著深厚積累。其無人車技術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研發,隨著時間的流逝,其技術積累程度相當深厚。

二、谷歌的搜索業務,曾在歐洲遭遇威脅

不過就目前而言,谷歌最大的收入其實來源於搜索引擎的廣告收入,這意味著谷歌上沒有能夠靠那些炫酷的新技術為自己贏得收益。而且在2014年10月22號的時候,歐盟通過了一項動議案,要求拆分谷歌,剝離其搜索業務,這意味著谷歌的主營業務,在歐洲遭到了遏制。

在很大程度上,這可能也讓谷歌看見了在硬件製造方面發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谷歌開始在硬件發力,互聯網愈加實體化

無論是谷歌的無人車也罷,無人機也罷,其技術水平,肯定是在世界上領先,但面對中國同行,特別是像大疆這樣的無人機同行,可能並不佔多少優勢。另外,由於谷歌的文化基因中注重,軟件工程師這類的擅長軟件偏虛擬方面的人才。所以以谷歌目前的體量和實力,在硬件方面發力,只要假以時日,其技術應該會領先世界。

四、就算硬件成功,也不代表能迅速市場化

但這樣的技術所轉化成的產品,是否在市場上擁有強大的競爭力?依然是一個未知之數。想當年,蘋果崛起的時候,其技術並不比諾基亞等手機巨頭強大,說到底,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並非企業興盛的第一關鍵因素。真正的第一關鍵因素,可能是像喬布斯這樣能夠預判未來趨勢的人。


鎂客網



谷歌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科技公司,在過去的幾年,谷歌一直致力於網絡在線產品的服務,即瀏覽器的應用開發、視頻服務、以及Google+平臺等,甚至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也有涉及。


不過,現在谷歌大有進軍產品製造業的舉動。從此前發佈的新一代 Pixel 2 手機,就能夠表明谷歌的意圖。而且還有媒體稱谷歌還將推出 Pixel Book、筆記本、Home Mini的微型智能音箱以及VR硬件平臺等。不難看出,谷歌想要藉助 Pixel 2 的市場介入,來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硬件產品的市場鏈。


其實在之前,谷歌的研發團隊也在一直進行硬件產品的研發。其中就包括手機、平板、筆記本、以及Nexus Q流媒體播放器等等,但是谷歌在位用戶展示其產品的時候,又犯了很大的錯誤。那就是這些產品的產品非常小,就算推出來,也難以在市場發揮出像蘋果、三星這樣的產品效應。這是為什麼?


從谷歌收購 HTC 的研發設計團隊也就不難看出,一方面藉助HTC的研發團隊來幫助自己更快的進行硬件上的產品研發。另一方面,谷歌依然想要再次像2008年那樣,與HTC合作進行手機業務的開展。要知道,當年推出的全球首款搭載安卓系統的手機可謂是火爆全球,也因此那時的HTC才能夠迅速的發展。


不過即使這樣,谷歌的硬件產品對市場的推動依然不太樂觀。首先最為重要的一點,谷歌沒有蘋果和三星那樣較為全面完整的供應鏈。谷歌既沒有蘋果的高效的產業鏈,也沒有亞馬遜分佈全球的分銷網絡。想要實現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其次,就拿谷歌的 Pixel 系列手機來說,之前這些產品的市場並不好。使用的用戶可以說少的可憐,在現在這個相對飽和的手機市場,谷歌這樣橫插一腳無非,無疑會受到排擠和針對。而且谷歌開展手機業務,也沒有高效的售後服務功能,這些都間接的影響了谷歌手機的發展。但谷歌依然要繼續開展自己的硬件產品研發。

伴隨今年安卓8.0的誕生,谷歌在逐漸優化系統的同時,Pixel 2 無疑暴露了谷歌的野心。不過這在外界而言看的相當清楚,Pixel 2 想要憑藉安卓8.0的宣傳噱頭來將其推廣出去。不過,谷歌恐怕忘了一點,如今氾濫的安卓手機早已遍佈全世界。藉助這個平臺,不少品牌手機在全世界已經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和口碑。所以擺在谷歌面前的困難,不是一個兩個。能否讓硬件產品走的更遠,還要看谷歌如何不斷地完善自己,以及應對市場變化和用戶服務。


LEFU工作室


說起Google,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搜索引擎、youtube、安卓系統,谷歌的這些業務讓它成為一個優秀的軟件公司,但谷歌在硬件的路上,從來沒有停止探索過,也幾乎從來沒有成功過。總結下來有這麼幾點有趣的現象:

1,谷歌的佈局很廣,很多硬件非常小眾,比如機器人和眼鏡,谷歌敢於去做其它科技公司不碰的東西。

2,谷歌很少創立自己的品牌,大多靠收購和合作,比如Next手機找過HTC、LG等很多公司代工,Waymo的車體也是克萊斯勒混動SUV。

3,谷歌保持了較高的開放度,Chromebook除了谷歌自己做,惠普、三星等廠商也有自己的Chromebook,谷歌VR和眼鏡都提供了第三方支持。

4,谷歌真的玩得起,放得下,它在放棄某個項目時做的非常果斷,比如摩托羅拉,該砍就砍,而不像Windows Phone那樣死撐著。而且谷歌自己運營多年的品牌,比如Nexus手機、Chromebook等甚至可以不要品牌名,重新推出全新的產品。

至於谷歌硬件為什麼做不起來?除了軟硬件結合差,質量難把控,做的東西太“邪門歪道”,品牌運營不佳外,可能這也和谷歌的戰略佈局和自身的侷限性有關。你會發現谷歌除了對手機格外執著外,其它的東西都是淺嘗輒止。

谷歌的支柱始終是安卓、youtube、搜索、Google Map、Chrome瀏覽器、Google Assistant等業務,是個吃“軟”飯的。但實際上,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收購了200多家公司,花了接近300億美元,其中不乏硬件製造公司。谷歌一直在尋找新的可能性,通過不斷探索和試錯,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實力,如果行業出現了某個熱點,谷歌可以第一時間跟上潮流。

谷歌是一個互聯網平臺,它的戰略佈局也是如此,從安卓系統到Daydream VR平臺,再到自動駕駛,谷歌都在嘗試搭建一個平臺,統一標準,提供支持,吸引廠商為自己生產硬件產品,有點像蜂巢和蜜蜂的關係。

谷歌的自我定位也決定了它的自身侷限性,谷歌痴迷於技術研發,雖然有黑科技支持,但缺乏把技術落地的本事,它推出的產品往往太個性化,太極客,很難落實到用戶真正的需求上。加上沒有硬件製造的經驗積累,讓谷歌在供應鏈上缺少話語權,規模化生產的成本很高。

蘋果尊重設計師的地位,而對於Google來說,工程師才是公司的靈魂,但工程師容易一根筋,容易“直男癌”,專注於產品的功能屬性,它考慮到了用戶的訴求但往往忽略了使用上的體驗。比如設計上的臃腫,操作上的不人性化,人機交互捉急、使用場景受限等等。

但谷歌現在開始轉舵了,在今年的I/O大會上,谷歌一口氣推出了多款硬件,並表示要將硬件、軟件、和AI合為一體。Pixel 2、Pixelbook、Home Max、Pixel Buds等一系列硬件都搭載了AI功能。Pixel 2也成為了谷歌一手打造的產品,加上了自家的logo,再也沒有了代工廠的產品印記。另外谷歌還收編了2000多名HTC研發人員,致力於打造更好的產品。

谷歌終於意識到軟硬結合的重要性,意識到了自主硬件研發對於品牌宣傳和產品推廣上的優勢。雖然谷歌在銷售渠道、系統優化、ID設計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精益求精,相信谷歌的硬件肯定不會一直失敗下去。


青亭網


提問的邏輯本身有問題,實際上每個公司都有自身基因和強項,谷歌的強大在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目前谷歌90%的收入還是來自於搜索廣告,數據越多搜索就越精準,包括後續的收購YouTube、做安卓系統都是為了獲得更多數據,賣更多更好的廣告。但做硬件不是谷歌的優勢,做硬件要有強大的供應鏈控制力。

而且一個強大的公司做不好產品也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微軟的WP手機已經徹底放棄了,支付寶之前死命想玩社交卻各種遭人嫌棄,騰訊砸做的購物網站拍拍網和易迅網你還記得哪個?

大部分強大甚至偉大的公司都是壟斷某一領域後專注掙錢,當然也有一些公司收穫了一些成功就以為無所不成,又是賣手機又是造汽車的,現在他的創始人躲到了美國


派大濤


谷歌做不好硬件,和領導人的強項密不可分,微軟強於軟件,谷歌強於軟件,這些公司老闆基本上對軟件很在行和敏感,喬布斯就是硬件基因型的領導,從蘋果電腦,ipod,蘋果手機,處處彰顯了硬件的基因,而且每一個產品都是非常成功的。你看雷軍,貌似小米手機很成功,其實總的來說,還是山寨蘋果,利潤低到掉渣,只能靠刷銷量靠增值服務賺錢,也是軟件思維,所謂的雷布斯,那還是布斯,為什麼別人不了喬軍呢,是吧。還有國內的企業,互聯網做得好的BAT,基本沒有研發成功的硬件,硬件做得好的,華為,大疆,美的,海爾,等,基本上和互聯網沾不上邊,仔細分析背後領導的個人基因就決定了整個企業的走向。


深圳呼啦啦


毫無疑問,谷歌在硬件方面確實屢敗屢戰、屢戰屢敗。

根據研究機構CB Insights的數據,自2001年以來,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已經進行了近200樁收購,從YouTube、安卓、Google Maps到Pixel手機,Alphabet通過收購和投資或鞏固現有技術、或涉獵新業務。其中不乏硬件製作商,比如摩托羅拉、Nest Labs、波士頓動力公司等等,然而產品一直在問世,卻難以在市場上佔據有效份額,更遑論在行業內掀起新潮流。

但谷歌卻一直不放棄硬件製造,這點從每年的新品發佈會就可以看出。為什麼谷歌有技術卻一直做不好硬件呢?

一則,軟件公司切入硬件市場,其實大多都不盡如人意,除了谷歌,像微軟、甲骨文以及國內的樂視、暴風,甚至包括阿里、騰訊都嘗試過進入硬件領域,可最後都草草收場,在這中間,谷歌和微軟也算是在硬件方向走得最長久的。這很難確定是否是基因問題,但軟件公司做硬件確實存在基因上的障礙。

一方面,直接面臨的是供應鏈等棘手難題,另一方面他們對於硬件的商業模式也不適應。一般情況下,通常的做法是通過“免費”模式去發售零(負)利潤硬件,然後打算通過廣告或會員等方式盈利,顯然這還是傳統的互聯網思維。就像樂視的手機和互聯網電商,都是硬件虧本、軟件承擔盈利壓力。

谷歌也有這個問題,在收購摩托羅拉之後,谷歌一直試圖把互聯網思維灌輸給摩托羅拉。模塊化手機和Project Ara計劃的產生,正是因為谷歌按照互聯網思維講究快速靈活、隨機應變、按需調整的要求,試圖讓一款產品滿足所有用戶需求,而當時其他手機廠商都在追求單點極致。

二則,谷歌的整個企業文化,其實和硬件製造的氛圍是不相符合的。谷歌在軟件開發過程中,非常鼓勵和推崇混亂,總是會出乎意料地邀請公司中的任何人開發一些東西,哪怕只是看看它是否起效。大部分硬件產品也是以同樣的方式誕生,往往只是員工靈感的產物,一開始不會考慮市場情況,這種方式和硬件製造講究規範化流程和管理方式完全相背。

因此能不能造出來是一回事,市場接不接受又是另一回事。

當然,有一部分硬件,谷歌起步也比較晚,這意味著想要追趕上去也必然要費很大力氣,但不得不承認谷歌的硬件還在成長當中,越多的失敗可能積累越多的經驗。


歪道道


為什麼google做硬件失敗?答案是大家對google硬件的成功標準定得太高。

google的手機做得成不成功?如果google手機是我個人做出來的,那自然是非常成功,因為我只是個人而已,如果是華強北某一個不知名廠商做出來的,那也是非常成功,如果他賣1699,那也是非常成功,但是他是google!大家把他對標的企業是蘋果,把google的手機和蘋果的一對比,就是完全失敗了!

同理蘋果的地圖為什麼失敗?因為他對標的是google啊!對於他們這種企業,沒能達到業內領先就已經是失敗了!


午夜雨不停


1.軟件和硬件是兩種不同的科技變現模式,軟件是數理邏輯,硬件是物理邏輯,前者是科學家文化,後者是工程師文化。

2.谷歌的基因是做軟件,做硬件是希望通過工程創新的探索,鞏固其軟件領域的優勢。既然是探索,那失敗就是必然,成功了才是偶然。

3.世界上軟件和硬件都成功的科技企業基本沒有,即使蘋果,其軟件也是封閉系統,還是以硬件為核心。

但谷歌,有可能創造奇蹟。

華為這張海報,形象地表達了探索的艱難。


貝爾路一號


[摳鼻]Google單說手機。

第一代,火腿腸,以後火腿腸大火。

第二代,三星為了代工,毀約屏幕訂單給火腿腸搶走,以後三星大火,又代工第三代。

第四代,第五代,為了平衡,給了 LG,可惜lg始終沒有搶過三星。

😏 前五代價格都可以對比同代小米,性能更是秒殺小米[摳鼻]

第六代 給了摩托,價格上升,但是有hifi等硬性配件的全面提升 ,機器除了重無任何缺點。

第七代分別lg和華為,之後華為一躍成為國產老大[摳鼻]

之後進入pixel.時代,lg的代工屢次出問題,火腿腸的反而不錯。

總結下 😏 Google產品無論貴和便宜,流暢性和耐用性都優於同時代蘋果,我幾乎每一代都用,所以別和我爭執了。

😜當然各種小問題蛋疼也是😡😡😡


白斬雞招誰惹誰了


誰告訴你谷歌硬件總是失敗了?谷歌現在是一個子公司,她的母公司Alphabet旗下經營了一系列產品,有互聯網科技、軟件開發、雲端應用、手機等智能產品、無人駕駛汽車等等等。

也許你看見的只是中國大陸的市場情況,由於谷歌的大部分服務都不能在中國使用,所以谷歌手機Pixel的市場份額很少。而其它互聯網智能產品,如智能音箱、平板、智能穿戴,由於也需要谷歌生態圈,所以也無緣與中國的消費者見面。但是,在歐美和日本,谷歌、蘋果、和亞馬遜在各自的智能互聯網生態圈內是可是三強鼎立。

還有一點,谷歌的雲系統筆記本,是與蘋果一樣,一同佔據北美教育電腦的首位。谷歌的目的不在硬件利潤,而是要年幼的孩童,一早就習慣使用谷歌的電腦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