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李鴻章:洋務派;李鴻藻:清流黨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李鴻章

李鴻章(1823-1901):安徽人。晚清“洋務派”重要人物。說是晚清第一重臣毫不為過,不知道李鴻章等於沒學過近代史。鎮壓過太平天國,經營過洋務運動,創建過北洋水師,經歷過多次對外戰爭,也簽訂了最多的不平等條約。雖然一度被歷史塑造為“賣國賊”,卻被清朝統治者倚為棟樑,也被西方人認為是中華“第一號人物”。雖然他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但他把中國這個老舊的國家多少向前推了一些,推得不夠前面,不是他一個人的錯。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李鴻藻

李鴻藻(1820-1897):直隸(今河北)人。晚清政治派別“清流”的重要人物。這一派別的特點是:成員通常是“清水衙門”出身,如言官御史、學政等,崇尚孔孟之道,強烈主張反抗外來侵略,一般為官比較清廉(其實也不盡然),但幾乎沒有辦實事的能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嘴炮。洋務派買洋槍洋炮、辦企業,經手的錢多了,手腳常不乾淨,清流就查他們的經濟問題;洋務派與西方國家接觸多,常有虛與委蛇、利益交換,清流就彈劾他們賣國。

“清流黨”和“洋務派”是死對頭,因此李鴻藻和李鴻章也是死對頭。

李鴻藻曾擔任同治皇帝的老師,從此平步青雲,長期在監察系統工作,官至禮部尚書、大學士、軍機大臣。多次彈劾李鴻章和其他洋務派大臣。但對慈禧太后修復圓明園這樣勞民傷財的舉措也能夠做到據理力爭。

丁寶楨、沈葆楨、陳寶箴:三個洋務派

晚清至少有三個名為bǎozhēn的大臣,巧的是他們都是洋務派,甚至是維新派。

丁寶楨、沈葆楨:洋務派;陳寶箴:洋務——維新派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位於四川都江堰的丁寶楨塑像

丁寶楨(1820-1886):貴州人。洋務派主要人物之一。《清史稿》對他的評價是“嚴剛有威”。長期擔任地方官,在貴州、山東、四川等地為官。鎮壓過捻軍起義,興辦過洋務企業,興修過黃河和都江堰的水利,為官清廉,死於四川總督任上竟無錢安葬。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宮保雞丁”這道菜與丁寶楨有很大關係:丁寶楨愛吃雞丁,他家的廚房做的雞丁很有特色,他常拿來招待客人。丁寶楨被清廷授予“太子少保”頭銜,因古代常用“東宮”稱呼太子,因此“太子少保”也被稱為“宮保”,這道菜便因此得名“宮保雞丁”。注意,可不是“宮爆雞丁”。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沈葆楨(1820-1879):福建人。很巧,沈葆楨和丁寶楨出生於同一年,也是洋務派。他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嶄露頭角,之後投身海防事業,是中國近代海軍和造船業的先驅。與左宗棠合作興辦福州船政局,這裡產生了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造船廠、第一支近代化艦隊(福建水師)和晚清90%以上的海軍將領。期間擔任欽差大臣,巡查東南與臺灣的海防,後出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組建南洋水師,為大局考慮建議朝廷以北洋水師為重,並派遣詹天佑等一批學生出國深造,後來他們都成為國家棟梁。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陳寶箴全家福

陳寶箴(1831-1900):江西人。早年受到曾國藩賞識,投入湘軍陣營。在多地擔任地方官,於1895年出任湖南巡撫。《清史稿》中說他“先後設電信,置小輪,建制造槍彈廠,又立保衛局、南學會、時務學堂。延梁啟超主湘學,湘俗大變。”戊戌變法期間,各地督撫對新法多持觀望態度,陳寶箴是其中唯一真心誠意推行新法的

。但是隨著戊戌變法失敗,陳寶箴也被罷免了官職,他的諸多舉措都被廢除。“寶箴既去,諸所營構便於民者,雖效益已著,皆廢毀無一存”。不久陳寶箴猝然離世,有說法認為他是被慈禧秘密賜死的。

陳寶箴有長子陳三立,也在清朝為官,戊戌變法後與父親一同被罷免。此後一直致力於立憲運動。1932年日寇進犯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陳三立白天閱讀報紙,夜晚在夢中高呼“殺日本人”。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平淪陷,日寇派使者請居住在北平的陳三立出山參加偽政權,陳三立手持掃帚將使者趕出家門。不久陳三立在憂憤中去世。

陳三立有子陳寅恪,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陳寶琛

還有一個人,與陳寶箴一字之差,他就是陳寶琛(1848-1935):福建人。清流黨巨頭,但是與一般清流黨人不同的是他並不排斥新學,與洋務派一些人物關係也不錯。曾應洋務派干將,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邀請到臺灣共事。曾任溥儀的老師,支持清朝復辟,卻反對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冒死去東北勸諫,險些被關東軍囚禁。後回到天津,鬱鬱而終。

丁日昌、丁汝昌:兩位海軍先驅

丁日昌:洋務派;丁汝昌:北洋海軍提督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廣東人。早年任江西萬安知縣,因轄地被太平軍攻破而被罷免。後來先後投入洋務重臣曾國藩、李鴻章麾下,主持建設“江南製造局”,到今天發展成中國海軍重要的造船基地——江南造船廠。根據《清史稿》記載,“鴻章倚以辦外交……調兩淮鹽運使……歲入驟增。同治六年,擢布政使,授巡撫。”光緒元年,丁日昌主持清政府老牌造船企業福州船政局的工作。此後還平定過臺灣原住民部族的起義。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安徽人。原是李鴻章的淮軍中的一員騎兵將領。李鴻章建立北洋海軍時因為高級將領幾乎全是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生而非淮軍嫡系,因此讓丁汝昌擔任艦隊提督。但丁汝昌不習海軍,諸將不聽指揮,遂致北洋海軍紀律鬆懈、訓練不嚴,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丁汝昌不能說沒有責任。甲午戰爭後期,北洋海軍被日本海軍圍困在威海衛,大勢已去。部分官兵和外籍顧問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簽下投降書後吞食鴉片自殺。為了不讓部下無謂送命簽下降書,情有可原。他的死能保全自己的氣節,但無法洗刷自己的責任

鄧世昌、徐世昌:北洋軍兩代將領

鄧世昌:北洋海軍致遠號艦長;徐世昌:袁世凱助手,中華民國總統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鄧世昌(1849-1894):廣東人。曾在上海就讀於教會學校,後入福州船政學堂。因為海軍急需人才,鄧世昌畢業後直接從軍,錯過了出洋留學的機會。李鴻章建立北洋海軍,將鄧世昌挖走。北洋海軍成軍後,鄧世昌任致遠號巡洋艦管帶(艦長)。因丁汝昌治軍無方,軍紀逐漸廢弛,諸將賭博、納妾、吸鴉片成風,爭相在劉公島軍港附近購置住宅,且常外出看戲。鄧世昌不愛看戲,無大事絕不離開軍艦,又不是福建人,遂被閩籍將領們排斥。

據《清史稿》,黃海海戰中北洋海軍戰況不利,鄧世昌對將士高呼:“今日有死而已!然雖死而海軍聲威弗替,是即所以報國也!”遂令致遠號加速撞向日軍的吉野號巡洋艦,不幸中魚類沉沒。沉船後拒絕救助,以身殉國。諡號“壯節”。

相傳光緒為他寫下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然而,有他真的可以壯海軍威嗎?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徐世昌(1885-1939):天津人。也是“北洋軍”將領,不過不是李鴻章的北洋,而是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這是清朝第一支新式陸軍。徐世昌是袁世凱重要的助手和盟友,也是北洋集團除袁世凱外在朝廷官職最高的人。曾任第一任東三省總督,推行新政成績斐然,令東三省面貌煥然一新。慈禧去世後,袁世凱被溥儀生父攝政王載灃排擠而暫時淡出朝廷。清朝宣佈“立憲”後成立由慶親王奕劻任總理大臣的第一任責任內閣,徐世昌依然能夠出任協力大臣(副總理)。袁世凱成為民國大總統後,多次表示希望徐世昌擔任總理,經過多次婉拒,在1915年出任國務卿。後來因反對“二十一條”和袁世凱稱帝,徐世昌退回老家閒居。1918年,徐世昌成為中華民國總統,五年後被曹錕逼退。晚年隱居在天津,日本人多次請他到偽滿洲國或華北傀儡政府任職,均嚴詞拒絕。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民國時的徐世昌

還有一個有類似名字的人,也是個將領。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徐永昌

徐永昌(1887-1959):山西人。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曾參加抗日戰爭,隨國民政府到臺灣後任陸軍大學校長、國防部長。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李鴻章有個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兩人名字卻像親兄弟

他最有名的事是1945年9月2日代表中國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接受日本的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