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中的真实的师徒四人是怎样的?

秦长彬


第一个阶段,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进入团队之后,团队之间的矛盾其实很多,最主要的矛盾其实不是三个徒弟之间的矛盾,而是徒弟和唐僧之间的矛盾很深。


三个徒弟是谁,一个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把十万天兵天将干的叫爸爸的齐天大圣,一个是掌控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就连沙和尚,看起来只是个卷帘大将,好像没啥名气,但听听人家咋说的:灵霄店里我为尊。唐僧是啥样子个啥,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观音菩萨让三个自以为牛逼的神仙保护这个凡人,能服?肯定不服啊,所以前期这三个徒弟也是当面叫师傅,背后却并不承认这个师傅。

唐僧对于这三个徒弟也一样,他其实也自视过高,比较自负,觉得老子把你们拯救出来,而且还让你们皈依我佛,就好好的跟着我取经,听我的话就行的意思。而且这个时候唐僧并没有很明确的做好团队的定位,对他来说,孙悟空和猪八戒是一样的,也许强点儿,但交给孙悟空的事情交给猪八戒,沙和尚做都可以。这种想法不仅唐僧有,猪八戒也有。于是,三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第一次转折: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藏怒逐美猴王。总体上就是孙悟空太嚣张,猪八戒看不过去就说孙悟空使障眼法,唐三藏呢,以为孙悟空杀了无辜的人,觉得孙悟空就是个刺头儿,就逐出去了。孙悟空呢,对唐僧深怀感恩之心,基本上临走之前还交代了好多。

然后事情大家就知道了,黄袍怪那一话,国王让唐三藏他们抓妖怪,猪八戒就说,老子能捉,还表演了一番,出风头,结果和沙和尚去了被打成了狗,沙和尚还被抓了,然后唐僧就被变成了老虎,这时候猪八戒就想散伙,根本没有救人的想法,要不是白龙马死死的劝他去找孙悟空,他应该真能干得出这事儿来。白龙马形容孙悟空是有情有义的猴王,猪八戒也说了,他当时候骗唐三藏说孙悟空坏话是故意的。而且孙悟空回来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孙悟空经过大海的时候下去洗了个澡,因为身上沾了妖气,师傅不喜欢。这一难之后,唐僧就明白了,靠天靠地,也不如自己的大徒弟可靠,猪八戒也明白了自己咸鱼的身份,所以团队的定位清晰了。

自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师生关系,越来越默契。这时候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重新找到了组织,孙悟空开始摆正自己佛门子弟的身份,从野性,开始向人性转变。唐僧也开始认真的教导几个徒弟,传授他们做人的道理,虽然书中没有说,但是肯定有的,众人基本上都开始变化对唐僧的态度,基本上一片和谐了。

后来就来到了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真假美猴王。孙悟空这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猴性了,但还有一丝野性,如来认出假猴王的时候,孙悟空一棒打死了他,说已经除了二心,你该回去了。第三个阶段到了,这时候孙悟空彻底放下了自己的也行,开始向佛性转变,而这时候孙悟空和唐僧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师徒变成了亦师亦友,书中也写了好多,孙悟空给他师傅解惑,给他师弟们解惑,可以说,师徒两个人基本上是如鱼得水了,基本没隔阂了,差不多就这样了,是猪八戒和沙和尚也越来越服孙悟空,彻底心服口服了


麦克柯里昂V


我们就单说长相,唐僧暂且先不提,至少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长相绝对不像电视剧里那样,长得还有点可爱。原著里的相貌那是真的能把人给吓死的。

先看孙悟空,路人称呼其为“毛脸雷公嘴的和尚”,原著里对其相貌的描写是“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象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还有獠牙,你想象一下这得有多恐怖。原著迷们都比较公认《西游.伏妖篇》的孙悟空最为符合原著里的形象。

再看猪八戒,那更是比孙悟空还要丑得多,把原著中狮驼岭里太白金星扮作的老人吓得魂不附体,评价道:“爷爷呀!今夜做的什么恶梦,遇着这伙恶人!为先的那和尚丑便丑,还有三分人相;这个和尚,怎么这等个碓梃嘴,蒲扇耳朵,铁片脸,旂毛颈项,一分人气儿也没有了!”(和孙悟空形成对比)

八戒也迷之自信,嘻嘻笑道:“我丑虽然丑,但耐看,老公公多看两眼就觉得好看了!”

猪八戒在高老庄初次登场,作者是这么描述其外貌——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是一个野猪精的形象,并且也是有獠牙的。

八戒曾在第20回自夸道:“不瞒师父说,老猪自从跟了你,这些时俊了许多哩。若象往常在高老庄走时,把嘴朝前一掬,把耳两头一摆,常吓杀二三十人哩。

其相貌差不多如下图所示吧!

至于沙僧,虽比猪八戒和孙悟空好看了点,但相貌也是凶神恶煞。

《西游记》第二十九回,唐僧向宝象国国王介绍时,有详细的沙僧外貌描写:

第二个徒弟姓沙,法名悟净和尚,他生得身长丈二,臂阔三停,脸如蓝靛,口似血盆,眼光闪灼,牙齿排钉。

注意一丈二的身高,换算成今天的单位就是4米,简直是个“巨人”。并且“脸如蓝靛”,也就是说他的脸应该是蓝黑色的。《西游.伏妖篇》的沙僧也更为符合原著形象。



绎小清


如果是询问人物原型的话,那么除了唐僧以外,其他都是不确定的。

唐僧的人物原型是玄奘。这个没有任何争议。玄奘是唐代初年时候的著名高僧,他本人也确实曾经前往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并且将佛经带回国内,之后一直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玄奘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有一定差异。小说当中的玄奘,有一些懦弱,又有一些记仇,还不辨是非。形象相对负面。这与玄奘的历史形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坚持取经的决心上,两者确实是一致的。

孙悟空的人物原型,主流说法认为是石槃陀。石槃陀是西域的一个强盗。在玄奘路经西域的时候,壹度以拜师为名接近玄奘,想要抢夺玄奘的财物。但是被玄奘感悟,之后主动离去。这是玄奘取经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学者们认为,石磐陀是胡人,后世讹传为猢狲,从而创造了孙悟空这样的人物形象。季羡林提出,孙悟空的人物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努曼。哈努曼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但问题在于,罗摩衍那传入中国的历史非常晚,解放以后才有完整中译本。而孙悟空的艺术形象,目前认为至少在唐代晚期或者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在这个时候,中国人根本不了解哈努曼的形象。所以这种说法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还有一些非主流说法,比如水猴子,在学界几乎没有认同。

猪八戒的人物原型,目前为止没有可靠的说法。猪八戒人物形象出现,最早是在元杂剧当中。后来被西游记所吸收。元杂剧的史料相当匮乏,所以研究这个人物形象的原型非常困难,目前没有可靠的结论。

沙和尚是一个相对边缘化的角色,出现的时间比孙悟空略晚,但是比猪八戒早。一般认为,宋代的时候正式形成了这个形象。沙和尚的原型也是有多种说法的。有人认为,这个人物形象源于河神。这是因为原著当中,沙和尚驻守流沙河,相关的描述与河神有一些关系。也有人认为沙和尚源于玄奘历史上真实的向导。这是比较大唐西域记和三藏法师传以及西游记之后得出的结果。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沙和尚的原型也是石槃陀。这种观点认为,石槃陀在演义的描述下,被分割为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成为了孙悟空和沙和尚。


zyb38537240


《西游记》有着太多的影视版本,在被大量改动的同时,原著的影响力和原汁原味也被削弱了。所以,《西游记》可以说是被大家误会最深的一部名著。


原著中,光是师徒四人的相貌和性格就与我们的固有印象有着很大不同。首先是唐僧。在影视剧中,唐僧是个细皮嫩肉的和尚,不仅仁爱天下,还有大智慧。但在原著中,唐僧却是一身脓包样,不仅多愁善感,还个性怯懦,每次被妖精抓住都要哭一次才罢休。


他也因此受尽了孙悟空的嫌弃。就拿第十五回来说,唐僧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说着说着,泪如雨下。孙悟空哪里忍得住暴躁,直接发作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然后是孙悟空。


在大家心目中,孙悟空一定是个油头粉面的美猴王形象。但在原著中,按照第二回和第三十六回的描述,他其实是一只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而且身高不足 1.28 米的“丑猴”,简直可以说是又矮又丑,长相可怖。


其次是猪八戒。在原著中,猪八戒也没有那么猪头猪脑,反而有着影帝和段子手属性。比如在第三十九回中,八戒道:“我且哭个样子你看看。”话音刚落就粘涎答答、眼泪汪汪,絮絮叨叨地哭起来,完全是影帝附身。在第七十五回中,在孙悟空被妖精一口吞下后,他埋怨道:“今日还是个和尚,明日就是个大恭也!”,实在是妙语连珠。


最后是沙僧。大家都以为沙僧是个任劳任怨、憨厚老实的好男人,但其实他也会拆队友的台,平时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并没有像剧中经常念叨“若是大师兄在”之类的话。原著和影视剧的差异远不止这么多,如果想还原真实的师徒四人,看剧是没有用的,读原著才是正解。


巴塞电影


从原著来看,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 他们都实实在在的妖,杀人吃人更是家常便饭,电视剧都是艺术加工美化之后的,反倒是星爷的电影更忠实于原著!如果根据原著重拍《西游记》绝对是大片,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